周六的早上,我浸淫在一个文学社区里,饱览了一顿文字大餐。
文友们,才华卓越者固然有之。
但更多的,是礼尚往来的点赞,评论之举。
文学社区APP的大体算法是:
点赞和评论越多,那么被举荐到大池子的次数就多了。
大池子里出现的次数多了,被人点开来看的机率就大了。
而被阅读的次数的多少,则决定了这篇文章可载入的广告量。
广告量,就是这篇文章的收入。
在这个商业循环里。
APP大体负责编写这些算法:
. 甄选文章
. 甄选作者
. 广告招商
. 往被甄选出来的文章投放广告
. 给每篇文章结算钱
文人们则负责:
. 写写写。美其名曰:“日更”;
. 抱团点赞和评论,以激活APP算法中的最低广告投放基数。美其名曰:“消零派”。
读者负责阅读。
至于广告嘛,瞧上了就买咯,反正,我从头到尾,一个广告也没记住。
倒是有几个卖写作课的广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差点没捂住钱包。
每日名列前茅,成绩卓越的作者,一篇文章便可得6,70大洋。
我细细品味其中佼佼者的作品-一篇关于金庸先生生平与情史的文章。
博古通今,旁征博引,仿佛我与TA不是生活在同一个世纪里。
要是我能写上这样的文章,我得重新阅读金庸先生的所有著作,调查所有与金庸先生同时代的著名女士的来龙去脉,气质风华。
还得至少花上两天萃取所有的细节,以完成文章的构思。
那末,这60大洋,我方能取得妥当。
图:金庸先生文章读罢,内心五味杂陈。
一方面,我感到自惭形秽。
我于两年前开始,在此社区陆续投放我所喜的文字,至今也将近10字,卖炭两载,得钱80。
而我这两年所得收入,仅是佼佼者一文2000 字的所得。
那背后,当然是我那浅薄的学识,不能与TA之浩瀚深渊相比。
笨狗兄的一碗清汤面另一方面,我感到愤慨无比。
为什么这么好的文章,才值60?!
今天,天气特热。孩子嚷嚷去游泳和买雪糕。
两张泳票,几根雪糕,50大洋就没了。
文人翘楚呕心沥的一篇文章,也就仅够一次口腹之欲。
若是我那写作两年的文字拿来营生,也就够几根雪糕,两张泳票而已。
最后,我更感到生而维艰
我的写作速度,小时千字。
10字作品,耗损了我多少个珍贵的休息日,
得钱还不够充饥呢。
与网络盛行的日入百万的明星比,与动辄亿元豪宅曝光的明星比,与IPO吸金动辄数十亿的创投者比。
我这点收入,文字的这点收入,连做零头的资格都没有。
诶诶诶~
好久没这么丧过了。
我曾梦想有一天弃工从文,以文为生,仗笔天涯。
没想到现实如此惨淡。
指导我写作的老师,
也曾立志以文为器,为普通写作者赋能,让写作者们都能体面营生,解苍生之大艰。
图:诺贝尔奖获得者: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作者;也曾潦倒半生
诶诶诶~
五味杂陈的滋味不好描述,那就用一首《卖炭翁》代我表达吧!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土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图:卖炭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