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今天如何做教师
“懒惰”爸爸,还是“懒惰”语文

“懒惰”爸爸,还是“懒惰”语文

作者: 6a817e5370ed | 来源:发表于2018-11-06 21:26 被阅读105次

    那堂课过去快一个月了,可是还耿耿于怀围绕《寒号鸟》那一番师生对话。

    “寒号鸟是一只什么样的鸟?”

    “非常懒惰的鸟!”

    “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人吗?”

    “我爸爸就是懒虫,下班一回来就躺在沙发上睡懒觉,妈妈就做饭。”

    听课的老师和其他孩子一阵哄笑,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学生们以为是鼓励,更是纷纷曝光起爸爸或妈妈的家丑来,好有揭批会的味道。好不容易升温起来的氛围自然被上课老师当做了契机,为揭丑活动加温,以为这就是课堂生成。

    “只知道玩”很关键

    寒号鸟被冻死的懒惰归因,对于二年级的孩子自然是不难理解的,但懒惰的表现却是值得思考的。玩是懒惰吗?累了回家睡觉是懒惰吗?什么样的状态才是懒惰?是得过且过缺乏长远眼光?还是贪玩?能不能在教学中让孩子们透过表象看到真相,培养深入思考的品质?

    下班回家躺沙发一定是懒惰吗?也许是爸爸一天劳累的结果,也许是爸妈互爱的表现,也许是爸妈的分工,如果只要看见躺沙发就判定为懒惰,这是一种什么思维?

    王开东老师认为语文教学必须要突破简单的肤浅的热闹,深度语文教学应该有三重境界,即由审美到审智最后到审心。“注重审美到审智的过程观,就是要以对话、实践和创新为抓手,强调学生的思维暴露,展示学生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由审美向审智转化,让学生的心灵舒展,把课堂变成审美的灵性的智性的,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学生暴露出来的简单化思维问题,正是课堂生成的课程资源,正需要教师通过追问,把他们的思维由表象引向深入。那么,孩子们的“懒惰爸爸”的结论的可靠性就会被动摇,孩子们对懒惰的真正内涵的探究就能获得动力与方法。

    而面对如此常识的错误,教师视而不见,甚至完全没有觉察到,其实暴露的就是语文课堂的懒惰。这种懒惰就表现在对文本的理解停留在词典意义;也表现在对教学的设计停留在文本的翻译:或读,或知识记忆,或摹写,表面也能够热热闹闹,但思维是停滞的;还表现为课堂上对出现的没有纳入备课范围的问题的无视。说到底就是教师把思维交给了课标和教参,失去了独立的思维能力的懒惰。

    其实,深度语文也好,传统语文也好,语文最需要的就是独立思考力,这也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有人说,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但有专家研究发现,大脑通常却是用来躲避思考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课就是要让师生从思维惰性的泥淖走出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懒惰”爸爸,还是“懒惰”语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bep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