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把思考作为习惯》
作者:韩焱
开始阅读时间:2022年8月12日
完成时间:2023年2月19日
摘录:
1、行动并不会换来回报,只有正确的决策才能。——沃伦·巴菲特
2、如今,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了对问题做出快速反馈,尤其在职场上,很多人都默认处理问题的时间越短越好,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取得更高的绩效。但是,这样做既会让你感到紧张和焦虑,也有可能导致忙中出错。除此之外,单纯从做事的效果来看,快速反馈也未必是最好的方式。
3、速度至上的原则并非适用于所有场景,选择延时最优化还是延时最小化,关键要看你是更注重时效还是更在意成本。如果时间是关键,就要尽快行动,将延迟时间缩到最短;如果成本更为重要,则应该稍加等待,伺机而动,把握最理想的延迟时间。
4、在追求延时最优化的过程中,你可以主动采取一种“延迟策略”。《慢决策》的作者、华尔街金融畅销书作者弗兰克·帕特诺伊(Frank Partnoy)认为,和被动的“拖沓”不同,主动延迟是一种战术性的“等待”。当你能巧用延迟策略的时候,反而可以达到后发先至的效果。
5、不过,要用好延迟策略,并不只是意味着等待,而是需要注意两点。
第一点,“何时出手”比“抢先出手”更重要,把握好“决策”与“时机”的关系。
第二点,“正确执行”比“快速执行”更重要,降低错误发生的可能,就能提高工作效率。
6、在任务清单上设置必要的延迟时间,能让你停下脚步来思考,减少错误发生的可能,为你节约更多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提高效率。换句话说,主动“慢下来”,反而能让你更好地“快起来”。
7、科学研究发现,关键性的顿悟往往会出现在你放松的时候,而很少出现在专心思考的时候。每一次意外的出现,都会让你产生更深刻的体验,而这种体验会清晰地沿着一系列内在历程一步步走到顶峰,这一步步的内在历程,在心理学上又被称为“创意灵感的抓取过程”。
8、孔子曾说过:“欲速则不达。”很多人习惯于在遇到问题后的短短几秒内就给出答案,而这些答案总是会受到无意识的深刻影响,常常漏洞百出。而当你能进行适当的延迟,习惯于先思考再行动之后,就能避免这些错误的发生,不让瞬间得出的结论误导你的判断和决策。可以说,延迟之道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有的时候,慢就是快,多等待一毫秒,也许就能改变一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