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蓝橙
在江南地区,自古有个习俗:
哪户人家若是添了千金,父母便要在其卧室旁种上一棵樟树,樟树陪着女儿一起长大。待女儿出嫁那天,将樟树砍下来,用其木做成一个樟木箱子,作为女儿的嫁妆。
虽然古时女子地位很低,但是女子出嫁前,娘家会有很多种方式来纪念女儿的成长,比如樟木箱,比如女儿红,时间越久,越弥足珍贵。这件物品,会裹挟着父母的爱,陪伴其一生。
而如今,我们可以随意拍照,可以随时买买买,但却很难真正有一件东西,和女儿同年同月同日生,同年同月同日嫁。
1
女儿出生后,我就一直在思考可以给她准备些什么,陪着她一起长大。虽然家里有孩子佩戴的金银饰物,但我总觉得,它们无法完全承载这份沉甸甸的爱。
直到女儿一周岁时,我一张一张翻看她出生以来的照片,忽然萌生了一个想法:我用她每一个月的照片对应相应的年月做一份台历,一直做到出嫁,那个时候,这几十本台历中,每一个月的照片,就是她这一年这一月的模样。
于是在每一年的年初,我都会用上一年的照片,在网上做出一本去年的台历。
做台历的时候,客服总是会问我,这一年都过去了,还做台历干嘛?我会自豪的告诉他们,这份台历不为使用,只为记录。
因为我有一个女儿,所以她值得这样的纪念。
2
有这样一则感人的新闻。
35年前,一位26岁的年轻爸爸华允庆,带着1岁的女儿在镇江金山塔影湖边留下了他们第一张合影。由此拉开了一个长达30多年的合影序幕。
此后,他们每一年都会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位置留影。在一张一张照片中,我们看到了女儿的逐渐长大,也看到了父亲的逐步老迈。
最后几张近照,父女两人的合影,变成了祖孙三代4人的合照。对比第一张的黑白照,昔日的小女孩已经长成了美丽的妈妈,年轻的爸爸也已头发花白步入花甲。30余张照片,不止映衬着时代的变迁,它浓缩的都是父亲对女儿的爱。
“就算我以后不在了,我还要我的女儿和外孙女将它延续下去!”华允庆说,他不仅还要一年一年拍下去,而且还希望后辈也能拍下去。
现今,华允庆的女儿已经定居日本,但是每一年生日这天,依旧会回到这个地方,守护着这个坚持了几十年的规矩。
坚持三年容易,坚持三十年很难。
都说,生活需要仪式感,其实这种陪伴女儿长大的方式,何尝不是一种仪式,它关乎亲情,关乎爱。
3
我总是觉得,现在很多事情都太过直接。
结婚:一栋房,一辆车,一张卡。
女儿离开生活了二十几年的小屋,父母虽然几乎可以给她重新塑造一个家。
但,总归少了点味道。
代与代之间,传承变得越来越少,代沟变得越来越深,我们渐渐都失去了那样一种可以承载生命的寄托。
朋友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讲完后我俩都唏嘘不已。
她的外婆在弥留之际,丧失了对所有亲人的认知。那时的外婆,口不能言,但眼神却清澈有力。
她环顾了一圈站在身边的所有亲人,最终,眼神定格在了自己的女儿身上。虽然女儿也已经年过半百,但是外婆居然撑起最后一丝力气,从手腕下摘下戴了一辈子的银镯子,拉住了女儿的手,紧紧地塞到她的手里。然后,安详的闭上了眼睛。女儿握着这只银镯子,泣不成声。
朋友说,她妈妈后来告诉她,这个银镯子是外婆的陪嫁。外婆小时候生活苦,是外婆的妈妈从她出生起,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直到她出嫁时,才积攒出一副银镯子的钱,费劲力气哀求一个银匠免费给敲了一只镯子。
这只镯子外婆出嫁那天戴上后,就一直没有摘下过。她妈妈说,外婆老了以后,很多次要把这只镯子传给她,外婆和妈妈说,这只镯子就是我的妈妈,她在里面一直守护我,等我走了以后,我也要继续守护你。
外婆用最后一口气,完成了这个心愿。
4
如果说,一个儿子,可以成长为家庭的山,那么女儿,则是温润整个家庭的水。
而我,也在生了女儿以后才明白,拥有女儿的父母心有多么柔软。
她的每一次撒娇,每一次流泪,都会激发你所有的温柔,让你心甘情愿一滴一滴灌溉,遮风、挡雨、呵护、陪伴。
就如同那香樟和女儿红,就如同那一只并不好看的镯子。
因为里面不止是心血,还有一生的寄托。
当女儿嫁为他妻,为别人生儿育女的时候,当有一天父母离开人世的时候,唯有这样一个融合与血水的东西,才可以继续带给她面对生活的勇气。
因为是那样娇柔的女儿啊,所以她值得我们这么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