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李时珍的故事有感

读李时珍的故事有感

作者: 心_声 | 来源:发表于2020-01-20 13:13 被阅读0次

    2019年1月20日

    近日阅读了一些关于李时珍的资料,让我深有感触。

    首先,他是有一种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支撑着他。

    虽然这项工作十分辛苦,他前前后后花费了将近三十年时间,但是因为这项工作对人民有利,所以,他凭借着这样的使命感一丝不苟的坚持了下来。深入山间地头,走过千山万水,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实地考察。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经典。

    相比之下,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没有非常清晰的使命感,甚至出现了所谓的“去圣化”现象。简单地说,所谓“去圣化”就是:因为受挫或者对现实的不满而放弃了对真、善、美的追求,以至于流于平庸,虚度光阴。比如说,选择专业是盲目的选择最热门的专业,就业也是盲目地选择所谓的好工作。但是这样并不一定是适合本性的选择,也并不能激发内心最强烈的动力。

    所以,我更应该多探索自己,关心社会,唤醒内心深处的使命感,让生命更有意义。

    其次,李时珍身上体现了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

    李时珍不是在书斋里做学问的人,为了了解蕲蛇的属性。他向当地老百姓学习,虚心求教。从蛇贩那里知道了真正蕲蛇的出处,于是,他冒着巨大的危险亲身实地调查。在《本草纲目》中有着详细的记载“多在石南藤上食其花叶,人以此寻获。先撒沙土一把,则蟠而不动,以叉取之。用绳悬起,刀破腹以去肠物,则反尾洗涤其腹,盖护创尔,乃以竹支定,屈曲盘起,扎缚炕干。”①

    而我本人在上大学的时候,就很不注重一线的实践环节。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研读教材上面。特别可笑的是,我学习了电机理论一个学期,但是,对一些常见的电机操作还不熟悉。目前,我和一些朋友自学一些心理学读物。虽然很用功,也了解了一些概念。但是最近有一个朋友十分焦虑,我读了那么久心理学的图书,却并不能给予支持,这让我很难过。

    这两个例子都说明了我很多时候并不是从实践中学习,而是只从书本学习。这样的方式并不利于脚踏实地的做事,也违背了科学的精神。

    总的来说,我更应该向伟大的前人学习,学习他们身上优良的品格,让自己更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① 钱远铭.<本草纲目>精要[M].450页,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1988-08.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李时珍的故事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csjz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