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运营小咖秀@IT·互联网大学生活
若你还想成长,请逃离互联网

若你还想成长,请逃离互联网

作者: 旅行瓶 | 来源:发表于2016-11-15 22:51 被阅读895次

    在此提出一个观点,5年内应验,立贴为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我们将永远活在自己狭隘无知的世界中,成为一只彻彻底底的井底之蛙。

    先不要着急反驳,看完再说。

    1.

    大家都知道,人只有突破自己的舒适圈,开拓视野、探索未知、不断尝试,才有可能经历更多、得到成长、变得更好,不负此生。如果一直呆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就永远活在自己狭隘无知的世界中,就是一只傻愣愣的井底之蛙。

    舒适圈,是指,在这个范围内,你可以很好地处理所有的事情、不用太费脑子和精力。比如处理工作中最简单的问题,打印复印、复制粘贴,是你的舒适圈。在舒适圈里,都是你熟悉的、擅长的、喜欢的、感兴趣的、赞扬你的、捧你的。

    跳出舒适圈,是指,做一些你不会做的、不擅长、不喜欢的事情,并努力完成。比如工作上突然让你去和日本企业谈判,你不擅长,但被逼无奈只好去了,结果很好,你也多了一些经历、学到了一些谈判技术。在舒适圈的外面,都是一些你没见过的、不擅长的、不能理解的、不喜欢甚至厌恶的东西。

    当你每次试图跳出舒适圈时,你挑战、完成的事情越多,舒适圈也会越来越大。上小学时只会加减法,后来初中学了乘除,高中学了无理数,大学学了微积分,虽然学习的过程总是痛苦的,但你的舒适圈正在不断扩大,越大的舒适圈,说明你胜任的事情越多、成长越快。


    2.

    互联网的出现,一开始,确实帮助人们跳出了舒适圈。它为你带来全社会、各行各业、各阶层的信息,开阔了你的视野,甚至“颠覆三观”。但随着互联网社会日趋成熟,互联网、数据挖掘、用户画像等技术的进步,互联网世界已经完全改变了。

    和现实社会一样,互联网世界里充斥着想要盈利的企业。而在互联网社会的丛林生存法则中,企业争夺的核心是“流量”。流量,俗称“用户的眼球”。互联网经济,俗称“眼球经济”。掌握了用户,等于掌握了利益。互联网界有一句很流行的话:“用户每天12个小时醒着,8小时工作,剩下的4小时属于谁,谁就是互联网世界的王者。”  淘宝、微信、百度、网红、直播、新媒体,为了你们的眼球,互联网企业想尽办法。

    最后,他们发现,“人们只喜欢自己喜欢的东西,只认同自己认同的事情”于是,满足人们虚荣心的朋友圈出现了,满足人们窥私欲的直播出现了,满足人们购物欲望的双11出现了。这还不算完,刚才提到的数据挖掘、用户画像是更关键的“黑科技”。

    数据挖掘,帮助互联网企业记录你们在互联网上的每个动作,点击、停留、购买、观看、点赞,记录你们在互联网上的每个观点,买的商品、发表的评论、社交网站上的信息、打的目的地,然后,把这些信息通过数学模型汇总加工,生成它们对你们的了解。

    用户画像,在数据挖掘的基础上,对你们生成标签,就向下面这个图一样。只要技术成熟,互联网企业一定比你亲妈还要了解你,100倍。

    这里必须有张图(来自一点感悟)

    最关键的就是,在用户画像的基础上,互联网企业会为你推荐信息

    3.

    为了争夺你的注意力,互联网企业自动为你推荐信息,这是你成为井底之蛙的元凶。

    互联网企业根据什么为你推荐信息?“你只喜欢你喜欢的东西”。

    ·某搜索引擎下面的新闻,我总想点开看,因为那是我最近搜索过的关键词的相关帖子。

    ·某电商网站给我推荐的商品我就想买,因为这是我最近浏览最多的品类。

    ·某新媒体,根据你点开最多的内容,不断地推送新内容,看到的一切,都是和你心意的。

    ·视频网站,首页就显示着你最近看的几部片子更新了,你自然手痒就点进去了。

    ·周末了,你突发奇想想看书,却被某些APP打断,因为它给你发放了你最爱的电影优惠券。

    ·无法好好上班,因为炒股软件不断地在更新你的自选股信息。

    ……

    互联网的一切都围着你转,舒服不舒服?

    它们把你不关注的、不喜欢的、不熟悉的东西,统统“智能”过滤掉了。等它们再智能一些,会过滤地更好,更讨你欢喜,还会懂得如何“引诱”你深陷在井中。

    呈现在你眼前的,是一个狂欢而又虚假的世界,一个狭隘无知只会迎合你的世界。

    不想做一只井底之蛙,只有跳井逃生一条路。一次跳不出,那就两次。

    (欢迎留言)有什么逃离互联网的好办法?

    (PS:

    我感觉简书是意识到这一点了,所以把“首页投稿”改版,呈现的信息越发丰富多彩、体裁话题非常多样,而不是根据用户的喜欢程度推荐排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2cd4da0d4097:没什么干货 都是为了赚钱而已
        旅行瓶:@anywayliu 商业的目的是赚钱,但我们的目的是成长
      • 非洲难民:这样的话,怎么看简书
        非洲难民:@旅行瓶 :yum:
        旅行瓶:@CoderRain 简书暂时不是推荐制的,我觉得可以看噢!
      • LemonTk:能被“定向广告”套在圈里的人你能指望他在社会上混得风生水起?只能说大部分人并不像你说的那样,无脑逃离还是太偏激了。
        旅行瓶:@LemonTk 若是如此,那是正好,我想以此文让没有意识的人警醒,让有意识的人更好地安排互联网上的生活。
      • FatLL:只推荐喜欢的东西现在已经引起用户的反感,个人认为算法的更新,可以起到开阔用户的视野,而且很多的游戏就是建立在探索机制上的。
        旅行瓶: @FatLL 恩恩,说的对,非常希望推荐算法的更新,不要仅仅围绕用户现有喜欢的东西,而是可以带用户一起探索,如果真的能做到这样,我的担心也不复存在了
      • 9f5b8d30789a:我并不赞同你的观点,互联网让我们的生活更加高效。假使你不关注互联网的咨询,你也离不开报纸,杂志等信息资源。至于你所说的信息的广度问题,我想大可不必,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高效剔选出有用的信息显得格外重要。还有作者认为互联网会影响正常生活,我只能说因人而异
        旅行瓶:@王子先生_ 您说的情况一定存在,但前提是大家必须有意识地去接触额外的信息,否则,只看推荐,视野迟早会变窄,会变得不会思考
      • 叶显::+1::+1:
        旅行瓶:@叶显 谢谢你的支持!:heart_eyes:两个赞好感动哇
      • 心儿悠悠人自醉:其实互联网根据你的喜好推荐并没有什么错。东西太多了,能关注自己喜好的东西也不错,真正想了解多方面内容的人,不会仅仅局限于推送,自己会主动找内容。比如看新闻,我关注的只有一两个方面,但是其他方面我也会花一点时间快速浏览一遍。
        旅行瓶:@心儿悠悠人自醉 说的太好了,如果不想有局限,就必须自己主动走出去,而不是只看推荐信息。你的办法挺好的:smile:
      • 23979adac69a:每天尝试一个新事物
        旅行瓶:@Ralin 哈哈!这是一个好办法!怎么去实践比较好呢?

      本文标题:若你还想成长,请逃离互联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sl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