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操论》是英国苏格兰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的传世经典作品之一(另一部是《国富论》)。
他的一生大部分心血都倾注在《道德情操论》的修订上,从1759年首版到去世,他先后对《道德情操论》进行了6次修改。
2024年,我决定精读这本经典作品,给自己足够的时间,慢慢啃下这块硬骨头。
《道德情操论》全书分为七卷。
第一卷:论行为的合宜性。
第二卷:论优点和缺点;或,报答和惩罚的对象。
第三卷:论我们评判自己的情感和行为的基础,兼论责任感。
第四卷:论效用对赞同情感的作用。
第五卷:习惯和风气对有关道德赞同和不赞同情感的影响。
第六卷:论有关美德的品质。
第七卷:论道德哲学的体系。
此处学习并了解:第二卷(共三篇)中的第二篇——论正义和仁慈。
以下为个人整理的部分观点及学习延伸。
01 两种美德的比较
1、仁慈总是不受约束的,它不能以力相逼。仅仅是缺乏仁慈并不会受到重罚,因为这并不会导致真正确实的罪恶。
2、如果一个人有能力报答他的恩人,或者他的恩人需要他帮助,而他不这样做,毫无疑问他是犯了最丢人的忘恩负义之罪,但他仍然没有对任何人造成实际的伤害。如果他的恩人企图用暴力强迫他表示感激,那就会玷污自己的名声,任何地位不高于这两者的第三者加以干涉,也是不合适的。
3、违背正义就是伤害,对正义的尊奉并不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意愿,它可以用压力强迫人们遵守,谁违背它就会招致愤恨,从而受到惩罚。
4、虽然违反正义会遭到惩罚,但是遵守那种美德准则似乎不会得到任何报答。正义只是一种消极的美德,它仅仅阻止我们去伤害周围的邻人。
学习延伸:
第一,不能强求别人对你仁慈,那是不现实的,甚至都不能用道德规范来强制。所以,一个仁慈对待别人的人才会那么稀缺,才会得到别人的真诚赞美。
第二,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人情社会,跟亲朋好友及其他们的人情联络中,免不了有关照帮助、提携施恩及礼尚往来之事。
君不见,有多少亲戚朋友之间为了利益的不平衡而撕破了脸皮。有所求,有所欲,是人情社会复杂的世间百态的充分表现。
另一方面,“升米恩,斗米仇”,如果别人在危难的时候你给他很小的帮助,他会感激你,在他心里,这个恩情他是能够回报的,也就没有很大的压力了。可如果给的帮助太多,让其形成了依赖,这时,一旦停止帮助,反而会让人忌恨。要么他就会主动疏远你,因为你就成为了他的债主,他没有能力回报了。
第三,违背正义是触范底线的事,对所有的人都不公平,必须受到严惩。否则,这就是对大众的伤害。
第四,在生活中,身边若遇到了身具美德的人,那是你生活里的光,请多多珍惜吧。
02 论对正义、悔恨的感觉,兼论对优点的意识
1、虽然对他自己来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整体世界,但对其他人来说不过是沧海一粟。
2、剥夺我们已经占有的东西,比使我们对只是希望得到的东西感到失望更坏。
学习延伸:
第一,把个人放在芸芸众生的背景之下的确显得极其渺小了,常用这样的心理暗示或是渲染,则会削弱个人的力量,使其变得从众、随大流。但一个人若内心强大,能够意识到自我的力量,不进行无谓的对比与损耗,能坚守内心做自己,的确,他就更能成为自己的主人。
第二,“一鸟在手,胜过两鸟在林”,抢夺了我们手上已有的东西比美梦破灭更具有更大的破坏作用。
03 论这种天性构成的作用
1、人只能存在于社会之中,天性使人适应他由以生长的那种环境。
2、行善犹如美化建筑物的装饰品,而不是支撑建筑物的地基,因此作出劝戒已经足够,没有必要强加于人。相反,正义犹如支撑整个大厦的主要支柱。如果这根柱子松动的话,那么人类社会这个雄伟而巨大的建筑必然会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
3、我们对大众的关心是由一种特别的关心混合而成的,而这种特别的关心又是由我们对不同的个人所产生的同情组成的。
4、当对某一个人的保护与大众的安全发生矛盾时,偏重多数最为正确。然而这种惩罚无论怎样必要,总显得过分严厉。
5、在每一种宗教和世人见过的每一种迷信中,都有一个地狱和一个天堂,前者是为惩罚邪恶者而提供的地方,后者是为报答正义者而提供的地方。
学习延伸:
第一,人在环境中的适应能力是很强大的,会根据环境的各种限制来调整自己的情绪及所有感观,否则就只能崩溃被淘汰出局。
第二,行善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只能作道德上的影响和建议,而不能强加规范。正义则是针对大众群体而言,都要遵守的规则和规范。
第三,大众群体的影响可以塑造一种主流文化,但这种文化又可以被媒介或舆论所控制引导。个人的见解很容易被这种大众文化所淹没。
第四,“法不责众”体现的是大众群体的力量,但个体与大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或矛盾时,就很容易发生“杀鸡儆猴”的事件,对个体的惩治会采取更严厉的方式。对个体所付出的代价,则只能成为些特殊时期特殊事件的牺牲品了。
第五,地狱和天堂都是人为界定的,整体而言,是为了维护一个相对稳定有序的,而假想出来的一套守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