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三月底、四月初,我有一项例行但又要创新的工作——组织公司优秀主管外出考察学习。今年也不例外,在上次部门例会上领导还进行了强调,线路和考察都要有创新。
说实话,这项工作还是有些挑战性的,考察时间有限,还要兼顾考察和旅游、百货和超市,最要命的是费用预算少。根据往年的经验,一般是先联系合作多年的旅行社,搜集整理旅行线路;另外联系联商网,选择考察商场、超市。由于这几天工作较多,我把这项工作安排了部室的同事,并告知重点选择的几个城市以及工作思路。的确,同事这两天干的不错,与旅行社打电话,到网上搜索景点,翻看去年的方案(含备选方案),下午给我汇报了几个方案。
同事在做这项工作的同时,我就反思这项工作的内在规律。俗话说:打蛇打七寸,工作就要找关键点和突破点:因为考察是重中之重,那么这些工作的关键点和突破点就是商超的选择。我梳理的工作线应该是这样的:找到适合考察的商场和超市——定下城市——依据城市来定线路。再往下延伸:如何找到合适的考察对象呢?按照以往的经验,对象选择的来源主要是联商网的推荐,其次 问问领导的意见。但这样做是不是最佳的呢?不然。仔细想想,最应该有话语权的是一线的采购和营业领导们,因为他们就是研究商超的,熟知考察的类型、城市、风格以及特点,而且经常外出考察。
于是我今天就采取了不同于往年的动作,分别向百货、超市的采购总监咨询考察对象,可想而知,他们给我提供了我想要的答案。有了考察对象的选择,城市和路线再去找旅行社,两者结合,方案就有说服力和有效果了。
今天我的反思结论是:遇事先不忙,找规律、想办法,不能闭门造车,才会事半功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