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柒米
前段时间和杨一起吃饭,席间发散性的聊了许多,对我来说获益匪浅。而这一场受教的起源则是中西医之间的不同思维方式,或者说,理论体系。对于中医,许多人觉得玄之又玄,有的甚至把中医归为玄学,毕竟中医的许多内容都是现代医学所无法解释的。我是中医药文化的学习者,而杨则恰好是现代医学的学习者,她希望我用现代医学的内容来解释中医的内容,例如经络的实质 、治病的原理等,然许多内容至今尚未有定论。交流过程中,难免有争论、有意见的向左,而之后杨的一席话才真正令我如醍醐灌顶,开始反思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
图片来自网络1.有些冲突,是因为我以为你会懂
人很奇怪,总是对亲近的人不假颜色,而对不熟的人和颜悦色。以前只单纯地以为只是因为关系好所以才会不加收敛自己的脾气,稍加细想,则将其归为安全感,因为知道自己无论多糟糕对方都不会转身离开。现在想来,那些莫名其妙的“戾气”与攻击性,其实是因为你觉得能够懂你不需要解释的人反而需要你花费更多的精力去解释,你觉得失落、疲惫,然后这些负面情绪又不需要压抑克制而爆发,所以在面对亲近的人的时候,我们其实下意识地变成了一个任性自我的孩子,你觉得对方就应该是你认为的样子,不需要过多言语,一个眼神、一个词就能够知道,一旦他们没有符合,你变失望了、生气了,蛮横的将一切过错都归咎到对方头上。其实真的没有人可以一直懂你,时间和距离会增加你们之间的距离,即便心还贴近,你们的思维已经走远了,因为你们的人生经历已经不再一样了,那段让你们如此贴近的同行路已经成为了过去时。
造成这样的现状,谁都没有错,错的是自己。我们没有看清现实的距离,固执地活在自己的回忆和憧憬里。认清事实吧,人总要学着成长,而成长,应当是一种包容。包容所有不同于自己的存在,包容自己能理解的,更要包容那些自己不能理解的,甚至是被自己反感排斥的。我们求同,更应当存异,这样才能更好发展,甚至创新。
杨说得没错,我们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不应该越来越具有攻击性的,即便有过愤青的时候,到现阶段都要读研究生了,我们应该越来越包容。读书,应是为了更好的包容这个世界,尤其是包容那些你所不喜欢的事物,这才是成长。
图片来自网络2.要享受孤独,但不能孤僻
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立场。大概从中学时代起,我就开始了一个人走,期间当然也曾与人相伴而行,“独行侠”的日子则更加多一些。倒不是因为性格的内向或者孤僻,只是不想花时间在一些自己觉得没有意义的事情上,许多女生津津乐道的话题都没有兴趣参与,也就渐渐淡出了那些圈子。这并没有什么不好的,不用迁就任何人,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要敢于一个人走。很多人会觉得一个人是一件抬不起头的事情,当然也有一些人觉得这很酷。无论哪一种想法都是不正确的。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价值观自然存在着差异,总有时候是只有自己踽踽独行的,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人生而孤独,不要怕面对孤独,而是享受它。当一个人的时候,我们有更充足的时间可以停下来,问问自己的内心,“我需要什么?”、”接下来我要怎么走?“、”我希望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学会独处,不要因为一个人而不知所措,不要因为一个人而焦虑烦躁,找件事情让心静下来,培养一个爱好或是发展一项兴趣,看会儿书或者发会儿呆,慢慢地,你会喜欢谁独处的时光。尤其是在这个电子产品泛滥的信息化时代,我们要学会摆脱手机、电脑的掌控,没有朋友圈、没有微博,我仍能安然自处,从容自得。
当然,人也是一种社会动物,我们不可能和社会脱离。该入世的时候就坦然入世,不论何种场合,该应对的应对,该融入的融入,不能因为享受独处而失去社交的能力。喜欢的圈子就欢喜地加入,不喜欢的圈子就静静地围观和倾听。年幼的时候,世界可以只有黑和白,对不喜欢的事物可以远远逃开。而人不可能一直活在自己喜欢的环境里,随着年龄的增长,儿时大人们给予的保护罩会渐渐出现缺口,而不能再让我们随心所欲。成长,是学会待在不喜欢的地方,包容那些不被我们喜欢的因素。
图片来自网络3.内心焦虑却知道自己无力改变才是真正可怕的东西
人有时候会非常具有攻击性,当他/她想守护一样东西的时候,这种现象在动物界我们普遍称之为“护犊子”。当听闻身边的人反对、质疑、攻击中医,我有时也会出现具有攻击性的表现,当然,这是在和杨吃完饭之前。深究其原因,一则我认为对方理应站在支持中医的立场而对方却好像站在了对立面;二则是因为我内心深深的焦虑,却又无力改变现状。虽说如今国家正大力扶持、倡导中医药文化,但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中医仍是不被理解的。有的人标榜自己站在现代医学的角度,认为中医的东西完全无法用实验证明;有人抓住了“巫医”这一源头,认为中医毫无科学可言;有人被社会上曝光的一些庸医所误导;有人说中医没有标准太过主观缺乏可信度……
中医药文化流传千年,却被受益千年的子孙后代所质疑,传承的不易可想而知。现代人对于其最基础的理论都已经少了耳濡目染的过程,更为深入的内容更是一无所知。而学习、从事这一方面的人实在少得可怜,仅有的少部分人也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无法学深、学精,科班化教育出来的中医人大部分连皮毛都不曾摸透便上了临床,也难怪民众对于中医会有这样那样的误解。然,真正学习过的人,便会觉得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恨自己穷尽一生都无法学得其一毛。越是接触,就越觉得学习得不够,就越觉得涉猎的内容太过狭隘。
我正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度过了大学最后两年的时光。面对自己即将从事的事业遭遇否认,难免心浮气躁。正因为了解,才更免不了焦虑。焦虑越来越浅显的继承,焦虑越来越多精华的失传,焦虑不被信任、不被理解的现状,焦虑种种种种不利因素。但是这又恰恰适得其反,使自己更不易被理解。杨说得没错,正因为不被了解,才更需要包容与心平气和,这才是更有利于弘扬和传承的做法。
图片来自网络4.要多读书,以弥补内心的空虚与浮躁
杨说,要多读书,不论是哪方面的书,无论和专业是否相关。这样,你就会和谁都能聊得来,包容各种不同的观点请。当然,读书不是为了增添谈资,更多的是充实自己的内心。
人有时候的焦虑、容易被激怒,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底气不足。底气虚则想通过虚张声势来为自己打气或是镇住对方。就像老话说的,“喉咙响并不能说明占理”,有理的不需要扯着嗓子说话就能站得住脚。生活中的很多事物也是如此,肚子里空空如也发出的声音却震耳欲聋,比如鼓,比如哨子,实心的东西发出的声音往往显得沉闷。这个原理我在生活中观察过许多回,屡试不爽。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人活一世,追求的应是内心的充实,表面的华丽、所谓的面子实在是没什么意义。风光又如何,落魄又如何。想你风光时众人巴结吹捧又有多少人等着看你没落的笑话,而你落魄时又怎见得没几个知心好友为你雪中送炭让你感受平凡的感动与真情。“吾心安处即是家”,求,也不过求个心安而已,何必为一时意气争个面红耳赤。内心空虚的人才亟需外界的肯定,内心充实,外人于我又何干,我自有一方净土。一直很喜欢一句话,“孩子,你要多读书,那是你通向世界的路”。忘记了从何处而得,却一直深信不疑。
图片来自网络5.承认自己是一个普通人
杨说,我的焦虑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平凡。小的时候,我们都曾梦想过自己是盖世英雄,改变世界,成就一番伟业,有一个轰轰烈烈的人生。随着年岁的增长,当年的壮志早已磨砺殆尽,但如果一直觉得自己是个优秀的人,又会觉得或许再努力一些有可能会影响世界,毕竟这是一个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任何人都有可能出现在大众的视野,文化传媒不再如以往那般困难。因而对祖国某些传统文化、习俗的失传以及故址遗迹的拆毁,总想努力一把挽回一些。“承认自己就是个普通人又能怎么样呢?”这是杨反问我最多的一句话。“何必总是用你做不到的事情来为难自己?”“说到底,还是不肯承认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
哈佛大学的“幸福课”前两年非常火,里面有一句话Tal也曾反复提到多遍——“Permission to be human”(允许自己为人)。我们都不是神,我们都会犯错,我们都有力所不能及的事,要允许自己是一个普通人。我总是因为自己的错误或者能力不足而责怪自己,经常被自己的无能气哭,而对他人则总能谅解,所以对于我这一类人,这世上,最需要包容的人是自己,不要太过于追求完美,给自己为人犯错的权利。
图片来自网络6.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没有发言权
毛主席有一句名言——“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这也是我一直以来信奉的教条。当我们不了解一件事物的时候,任何的评判都是片面、有失公允的,带着自身主观色彩的。因而大部分时候,我习惯于沉默地倾听,而不是侃侃而谈。连带着,我也不喜欢听别人妄加评断一些他们不了解的东西,很多时候我听到对中医的质疑声都是持着这样一种态度,尽管现在的我学会了继续倾听而不是不耐烦地打断。因为我同样认同伏尔泰那句“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句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每个人都有言论的自由,如果要反驳,我会选择对方论述完了之后再发言,我觉得这是对发言者最起码的尊重,打断别人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我自己也很不喜在说话时被打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的做法最常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从头到尾讲不完一句完整的话而后没有了继续参与的兴趣。
但我并不想改变这一习惯,每个人要成为的不过是更好的自己罢了。还记得我小学时候的座右铭便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不过想成全自己,最终发言与否并不重要,能在有限的参与中有所收获才是最重要的。发言不过是表达自己的一种观点而已,随着阅历的增加,人的观点是在时刻变化着的,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接近客观。
同时,人只愿意接受自己愿意相信的观点,或者说,符合自己期望的观点。当相反的观点在对方脑海里根深蒂固,你又没有充分的证据佐证自己的立场时,无论将对方辩驳得如何哑口无言,结果都是一样的,对方仍不会改变自己的立场而赞同你的观点。更何况还不排除一些人只相信自己相信的,事实也会被对方歪曲成你说服他的伪证。
在这个信息传播飞快的社会里,我还是希望大家在评判一件事物前能够有一个充分的调查了解,尤其是在传递一些负面信息的时候。言论虽是自由的,也是需要为之负责的。人云亦云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有个成语叫“三人成虎”,盲目评判一件事物未免对自己也太过不负责任了一些。
图片来自网络7.朋友就是那个看你走偏的时候会毫不留情给你当头棒喝的人
人越成长,会变得越发圆滑而没有棱角。大家都变得不愿意出头,不愿意得罪人,也习惯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长大后,家人和师长会与你渐渐有了距离,朋友成为了你身边为数不多的愿意为了你好而开罪你的人。杨是为数不多的能给我当头棒喝的人,在我孤傲而不自知的时候。尽管我不知道她啥时候学会了微表情,读出了我眼里自己都不曾察觉的鄙视与不屑,但我知道,她比我更为充实,更为博学,有更多的阅历,虽然我比她还年长些许。
小的时候,我们做错了事,会有父母的责备、师长的规劝。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从父亲口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便是“你自己定主意就好”,他们知道你长大了,有自己的判断,不需要再多加干涉,而很多事情他们也无法再像小时候那样插手,是非对错全凭自己判断。
我始终认为能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是我最大的优点,当然,有个前提,得让我感到信服。而我也是向来对事不对人,不管当时处境如何难堪,只要对方说得有理,我都能接受,事后也会进一步反思,包容他们恨铁不成钢时的口不择言,感激他们及时的提醒,而绝不会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瞬间炸毛,之~后耿耿于怀。这也是我能够一直进步的原因。一个人所能经历的毕竟有限,有人愿意规劝你,对你不假辞色应当是人生的一大幸事,至少说明你在对方眼中是重要的存在,至少说明有人愿意帮你进步。
朋友不在多而在真,他们应当是一面镜子,让你“明得失”。人生路上从来不会少喝彩的人,少的是那个敢于在你行将踏错是直言不讳的人,少的是那个敢于在你沾沾自喜时一盆水将你泼醒的人,少的是那个看你走偏时毫不犹豫给你当头棒喝的人。嗯,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朋友”。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