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半撇私塾新媒体创意写作项目里程碑作品二
半个小时前,她又和我谈起她大学里青梅竹马的前任男友。她说,那个没有勇气反抗父母的男人觉得很对不起她,他说无论将来怎样,他会管她的。这一次,她谈论的云淡风轻,没有了纠结和埋怨,通身散发着坦然和洒脱。
上大学那会,互联网正方兴未艾,几乎每个人乐于认识更多的网友,而他们也不能免俗的在网上认识了彼此。一开始,他们只是关系很好的朋友,她甚至见证了他初恋的甜蜜和分手的痛苦,直到这种陪伴发酵成了对彼此的爱慕,走到一起便成了水到渠成的事。在热恋开始的两年里,他总在周末带着外地的她回家吃饭,“那时候觉得这段感情终究会开花结果的,双方父母也都认可了我们的感情”,每每讲到这里,她总会若有所思的停顿一下,仿佛仍不能理解那一刻对感情的笃定是如何便成了后来的若即若离。
读研究生的时候,他们一起去了次上海。他们都沉醉于这个光鲜无比的城市,并憧憬着一起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城市去打造属于他们的希望。毕业后,男孩选择了继续读博士,而她作为先遣部队,在上海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一切都那么波澜不惊的顺流而行,直到她在上海工作一年后,男孩提出了分手,理由竟然是性格不合。“其实是他父母不想让他来上海。”男孩本来可以考取到外地更好的大学读博士,甚至是出国深造,但终究无力违抗父母替他做的选择。“当他告诉我他爸妈要他在本地读博士的时候,我就隐约感觉到了什么。”他从小到大习惯于父母为他做决定,这样的习惯让他慢慢丧失了对父母说不的能力。
当初两个人对未来热切的憧憬,如今变成了她一个人无力承受的失望。她甚至不敢告诉自己父母他的失约,即便面对母亲在去世前百般关切的询问,她依然强忍着眼泪说,一切都好。
博士毕业后,他在一所大学当老师。她依然与他保持着联系,“这么多年,觉得他已经是亲人般的存在了,而且,我知道他心里一直都有我。”她总是鼓励他多出来看看,特别是上海。她用自己在上海多年累积的人脉,为他寻求参与项目的机会。他来上海,她挤出所有能挤的时间陪着他。对于他们,她仍抱有希望。
他得了一场大病,半条命都没了。她当下就请了长假,飞回去看他。她是个非常传统的人,即便跟他热恋的那几年里,也仍然坚守着自己的底线。而那一次,她为他献出了第一次。“我觉得我没什么能帮到他的,或许这是我唯一能为他做的。”
她的付出并没有改变什么,即便他后来又来过上海几次。“我觉得他活得越来越拧巴,他想搬出来单独住,却始终没有勇气跟父母讲。”一而再的事实,让她对他不再抱有任何希望。
如今,对于曾经为爱情的种种付出,她不再有任何埋怨。“毕竟,那些都是我自己的选择。”
转眼间,她就成了别人眼中的剩女。她也试着与别人介绍的相亲对象交往,但总是没有爱的感觉。“与其为别人而活,不如取悦自己。”她说这话的时候,平静而又自信。不拒绝,不主动,是她当下对感情与婚姻的态度。在她的认知里,只有奠基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才可能是幸福的,所以,她宁缺毋滥。
她说,今年过年回家,她会和她的父亲进行一次开诚布公的沟通,她想让家人知道她过得很好,即便一辈子都只是一个人。
终究,她没有赢得那场看似平淡却让她刻骨铭心的爱情,她也不再介意别人给她冠以剩女的称呼。她觉得自己从未活得如此的透彻和洒脱,没有愉悦的爱情,依然有愉悦的人生,这是生活给予一个勇敢的剩女的胜利。
勇敢的人,总是值得幸福的,无论是两个人,还是一个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