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艺术发展论(四)

艺术发展论(四)

作者: 赵黑白灰 | 来源:发表于2019-01-23 09:43 被阅读9次

    第十五章 艺术发展动力论

    第一节 前人对艺术发展动力的探讨

    一、“绝对理念”论。

    黑格尔认为,艺术是发展的。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艺术。艺术发展变化的原因是因为在客观世界产生之前存在着一种神秘的客观精神,叫做“绝对理念”。客观世界的一切,自然、社会和人的精神,归根到底都是由绝对理念决定的。

    艺术也是由绝对理念决定的,绝对理念是艺术发展的动力。绝对理念是运动的,艺术也是运动的;绝对理念是包含内在矛盾的,艺术也是包含内在矛盾的。

    黑格尔说:“绝对理念,本来就是理论理念与实践理念的同一。”“理论理念”就是概念,精神;“实践理念”就是存在、客观精神。这就是绝对理念的内在矛盾,也就是普遍理念与感性形式、内容与形式的矛盾,正是这个矛盾推动着艺术的发展。

    艺术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艺术内部物质因素逐渐下降、精神因素逐渐上升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浪漫型艺术。

    在绝对理念发端的初期,物质压倒了精神。这时理念是抽象的、缺少定性的、不明确的。他本身不能产生适合于自身的感性形象,只得在自然和人类的物质性外壳中寻找表现自己的形式。而纯然物质性外在形象不能完全的、恰当的表现理念的内容。由于理念的抽象性就造成了形象的物质性、象征性、暧昧性。

    绝对理念发展的第二阶段是精神与物质的和谐。理念已经不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包含差别的,因此,理念自己规定自己,使自己外现于形象。

    绝对理念发展的第三阶段时精神摆脱了物质的干扰。古典型艺术中,借外在感性因素来表现精神仍然与精神的本性不符,因此精神要享受到它无限的自由。

    黑格尔的功绩在于把艺术的发展看作有规律的客观过程,而缺点在于把艺术发展的动力归之于神秘的绝对理念。黑格尔的理论虽然包含对精神在艺术发展中的推动作用的有益的猜测,但整体看来仍然是唯心主义的妄想。

    二、人性论。

    人性论是随文艺复兴而产生的一种唯心主义的历史观,也是一个时代的艺术哲学,认为艺术发展的终极原因是人的本性。

    普列汉诺夫说:“如果人的本性决定着他的思想的全部发展,那么很明显,它也决定着文学与艺术的发展。”如果人的本性是静止的,它如何能推动艺术的发展呢?所以他们提出,人的本性在一定限度内是变动的。

    斯达尔夫人这样描述希腊文学的发展,人性的童年以感觉、记忆、幻想为主,因此,文学童年发展的高峰是诗歌,如荷马时期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人性的青年没有童年那么丰富的感觉与幻想,特点是热情奔放,因而产生了伯利克里斯时期的埃斯库罗斯等的悲剧;人性的老年期特点是理性思维的发展,亚历山大时期希腊哲学发展的高峰,而文学和艺术走向衰落。

    丹纳认为,艺术的发展变化“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而这是由环境决定的,环境又是由种族决定的,这里的“种族”是“以人种形式出现的人的本性”。总之,艺术是有精神决定的,精神是由环境决定的,环境是由人性决定的。按他的逻辑,人性是艺术发展的“永久的本能”和“永恒的冲动”,但意大利人的本性是不变的,为什么文艺复兴不能提早或延续500年呢?

    普列汉诺夫依据唯物史观纠正了丹纳的解释,说:“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决定的,它的心理是由它的境况所造成的,而它的境况归根到底是受它的生产力状况和它的生产关系制约的。”

    三、“艺术意图”论。

    19世纪奥地利艺术史家里格尔把艺术发展归结为艺术家的主观意图。他认为,艺术的发展无所谓前进与倒退,高峰与低谷,艺术的发展史是在“视觉的”与“触觉的”对立两极之间的变化史。而正是艺术意图推动着艺术的这种转变。

    什么是艺术意图?里格尔并没有严格的理论界说。但人们可以体会到,所谓的“艺术意图”就是一切带有创造性的艺术家的自觉意识,是人们精神上对艺术的需求而引起的创造意识。这种主观的、精神的艺术意图并非客观世界的产物,而是主观的、先验的。

    20世纪初瑞士美术史家沃尔夫林也认为艺术史是描述性的,整个艺术发展过程是在五对对立范畴之间的不断转换,它们是:从线描到涂绘,从平面到纵深,从封闭形式到开放形式,从多样性到统一性,主题的绝对明晰和相对明晰。关键是第一对,其他四对都是第一对的派生物,而第一对的含义实际上就是;里格尔所说的“触觉的”和“视觉的”。

    把艺术发展的动力归结为精神,不管是人性、艺术意图等等,都是主观唯心主义在艺术发展动力上的体现,它不能说明人们为什么恰好有这种艺术意图而没有那一种,因而是错误的。

    第二节 经济是艺术发展的终极原因

        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了历史唯物论,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为我们解释艺术发展的规律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种观点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而“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

    一、经济决定艺术的发生。

        这里的“艺术的发生”不仅指原始人的创造,还包括文明人对某种新的艺术风格的创造。

    二、经济决定艺术的性质。

        在阶级社会中,经济决定了阶级。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思想感情,表现不同的思想感情就有不同的艺术。表现统治阶级的思想感情的艺术是占统治地位的艺术,表现被统治阶级的思想感情的艺术是占被统治地位的艺术。

    三、经济决定艺术的发展。

    艺术是发展的,推动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的繁荣带来艺术发展的鼎盛。经济繁荣是动因,艺术发展是结果。

    如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没有剥削、阶级、压迫的社会结束了,陶器上轻松活泼、稚拙淳朴、和谐自然的纹饰也消失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确立后,一个充满了剥削、压迫、流血的社会产生了,青铜器上狞厉恐怖的饕餮纹张开了它的大口。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要求自由的劳动力,但农村的领主和城市的行会束缚着自由的劳动力,大师们把世俗的经济要求用抽象的理论形式表达出来:自由、平等、博爱、人性、理性等,艺术上也要求以人的形象代替神的形象。

    四、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艺术繁荣与经济高涨,并不是如影随形、亦步亦趋的绝对平衡关系,而是复杂的、包含差别的关系。

    表现在:

    首先,对历史发展不同时代做纵向比较,艺术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今天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希腊或莎士比亚时期,但今天的艺术未必高于希腊艺术或莎士比亚的戏剧。

    其次,对同一时代不同地区、国家作横向比较,艺术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再次,对艺术内部不同艺术种类做比较,艺术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或地区,它的经济发展状况像艺术的土壤,在这片土壤上开放出多种艺术门类的花朵,但往往只有一个艺术门类达到鼎盛时代,开出最绚丽的艺术之花。

    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没有否定经济决定艺术的原理呢:

    首先,任何艺术,就算是魏晋六朝艺术,仍然以一定的经济发展为前提,不能否认“经济发展对这些领域的最终支配作用”。

    其次,平衡与不平衡是辩证的统一。如果把经济的发展看做一条中轴线,把艺术的发展看做另一条轴线,那么从微观上看,任何一个时代和国家都可以发现两条轴线的偏离;从宏观上看,考察一切时代和国家,“研究的时间越长,研究的范围越广,这个轴线就越接近经济发展的轴线,就越是跟后者平行而进”。

    最后,艺术对于经济而言,就是“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艺术的发展,不仅有经济的决定作用,而且有先驱者传给他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即艺术的创作理论、方法、风格、流派以及技法、手法等等。

    第三节 政治对艺术的发展具有直接的、深刻的、重大的影响作用

    恩格斯一方面肯定了经济归根到底对包括艺术在内的整个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另一方面又肯定了上层建筑各部分“互相影响”和“互相作用”。

    关于政治在艺术发展中的作用,有两种错误观点:

    第一,认为“政治是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政治决定艺术”。

    首先,把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归结为政治,也就是归结为思想关系,从而陷入历史唯心主义。

    其次,从实践来看,政治不能决定艺术,被政治所贬斥的艺术作品的生命力未必短暂。

    第二,认为“政治不是艺术发展的任何动力,政治与艺术无关”。

    不管艺术家本人的主观意愿如何,“为艺术而艺术”只能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整个上层建筑的核心,政治要求艺术为自己服务,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政治与艺术相互影响,但两种影响的力量是不平衡的。政治对艺术的影响是重大的、直接的、深刻的。

    为什么说政治对艺术的影响是直接的?因为在上层建筑内部政治与艺术的联系是直接的,艺术灵敏的对政治做出反应。阶级大搏斗直接促进了艺术的繁荣,绚丽的艺术之花生长在用鲜血浇灌的苦难土壤之中。这是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艺术史表明:创造艺术在动荡、搏杀的苦难时代,欣赏艺术是在和平宁静的幸福时代。

    为什么说政治对艺术的影响是重大的呢?因为政治集中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它拥有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和强大的物质力量。因此政治既可以成为强大的动力促进艺术的繁荣,也可以成为巨大的阻力导致艺术的衰败。

    但政治对艺术的作用不是决定性的:

    首先,政治阻碍艺术的发展不是长期的。如文革后的艺术又空前繁荣。

    其次,政治对艺术的阻碍不是绝对的。如周朝禁酒导致青铜酒器的衰落,但崇尚礼乐制度又促使青铜乐器的发展。

    为什么说政治对艺术的影响是深刻的呢?因为政治影响艺术的诸多方面,包括艺术的性质、风格、内容、形式,甚至差创作方法、流派等等。如建国初期向苏联的“一边倒”政策。

    第四节 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对艺术发展的影响作用

    一、宗教对艺术的发展有促进和阻碍互相矛盾着两个方面的影响作用。

    在原始社会,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是混沌未分的混合体。在阶级社会,宗教与艺术虽有短暂分道扬镳的时刻,但更多的是互相渗透、共存共荣。东西方都曾有一个宗教艺术的时代。黑格尔说,最接近艺术的就是宗教。

    宗教对艺术只能起影响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这互相矛盾着的两方面的影响是共存的。

    首先,宗教阻碍艺术的发展。

    从根本上说,宗教是对艺术的否定。因为宗教与艺术确实存在根本对立的方面:

    第一,宗教是对社会生活的颠倒和歪曲的反映;而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的反映。

    第二,宗教要求对彼岸世界的心灵感悟;而艺术要求对现实世界和世俗感情的形象表现。

    第三,宗教的对象是神,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人们在神面前感到自己的渺小;而艺术的对象是全面的社会生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们在艺术面前感到自身的力量、智慧和美。

    第四,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劝人到彼岸世界去寻找精神的慰藉;而艺术是生活的教科书,鼓舞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去实现自己的自由创造的本质,它是对人心灵的净化。

    第五,宗教相信自己的对象超自然实体即神灵的真实存在;而艺术却不相信自己创造的对象的真实存在。

    总之,宗教的根本特征是对神的信仰和崇拜,艺术的根本特征是对人的表现和反映。在宗教看来,神与人是对立的:神是永恒的,而人是短暂的;神是全能的,而人是软弱的;神是智慧的,而人是愚蠢的;神是至善的,而人是有罪的。因此,宗教反对任何艺术,甚至反对艺术所创造的宗教膜拜的偶像。

    其次,宗教促进艺术的发展。

    宗教与艺术又有许多共同点:

    第一,宗教与艺术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上帝、圣母、天使等都是生动具体的形象,尽管是虚幻的,但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对社会生活的抽象。

    第二,艺术与宗教都蕴含了感情与幻想的成分。宗教不仅要相信作为人们幻想产物的超自然实体即神灵的真实存在,而且对这些超自然实体抱有强烈的感情,不是恐惧与虔诚,就是赞美与欢欣。宗教与艺术不仅有强烈的情感,而且把这种精神追求置于眼前的物质利益追求之上。

    第三,艺术与宗教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全面的反映。宗教也是社会生活的全面反映,不仅反映社会的经济,而且反映社会的政治、法律;不仅反映社会的物质关系,而且反映社会的思想关系;不仅反映人们真实存在的思想和情感,而且反映人们的虚妄的幻想和愿望。

    第四,艺术与宗教都能使人的精神得到抚慰,产生愉悦与希望。

    宗教推动艺术的发展表现在:

    第一,宗教促使艺术突破教义的局限从而得到发展。宗教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就必然要利用艺术营造膜拜的氛围;从感情上感染信徒,也就必然要求艺术表现世俗的情感。

    第二,宗教为艺术提供题材。在欧洲中世纪,宗教是处于支配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但在中国不是宗教支配政治,而是政治支配宗教。但是总叫维护政治,政治支持宗教,则是相同的。

    第三,宗教往往是艺术生产的组织者。在马克思看来,生产不仅有物质生产,还有精神生产,其中包括艺术生产。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宗教以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组织大规模的艺术生产活动。

    宗教对艺术的肯定与否定,促进与阻碍这两方面的作用也是无法分开的。“宗教艺术”突出的表现了这种复杂的关系。一切宗教艺术都包含着不可解决的内在矛盾:一方面,宗教要求艺术根据教义创造膜拜对象,这就扼杀了艺术;另一方面,艺术要求创造具有审美价值的、表达内心情感的、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这就否定了宗教。

    由此可见,所谓宗教艺术是游离于此岸性和彼岸性之间,介乎宗教与艺术之间的精神产品,兼而具有宗教与艺术两种因素。

    有一些宗教艺术,尽管表现了宗教题材,放置在令人膜拜的教堂之中,但表达了人们的世俗情感和审美情趣,此岸性压倒了彼岸性,因此实质上是世俗艺术的特殊表现形式。还有一些宗教艺术,彼岸性压倒了此岸性,显示出神的崇高与伟大,人的卑微渺小,虽然使人产生膜拜的冲动,但不能使人获得审美和愉悦,这已走到了非艺术的边缘。

    二、道德给艺术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

    关于道德在艺术发展中的作用,有两种错误的观点:

    (一)、认为道德与艺术是绝对对立的,道德与艺术无关。

        这种观点认为,道德的评价标准是善与恶,艺术的评价标准是美与丑,这是毫不相干的两回事。西方许多艺术理论家认为,艺术与道德是水火不容的,如果艺术反映道德,那就是伪艺术或非艺术。

    (二)、道德与艺术是完全同一的,一切艺术都是道德教育的手段。

    帕克说:“善的形式与美的形式是同一的。”劳伦斯说:“艺术的基本功能是道德的,没有审美,没有装饰,没有娱乐和消遣,只有道德。”

    上述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道德与艺术既不是绝对对立的,也不是完全同一的。艺术与道德的本质区别在于:

    第一,它们反映社会生活的方式不同。艺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道德用行为规范反映社会生活。

    第二,它们反映社会生活的内容不同。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道德仅反映人与人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第三,它们的评价标准不同。艺术的评价标准是美与丑,道德的评价标准是善与恶。

    艺术与道德不仅有本质的区别,还相互影响,道德成为艺术发展的动力或阻力。

    当艺术作品表现进步的道德准则和高尚的理想情操时,往往产生持久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促进艺术的发展。18世纪英国画家贺加斯说,艺术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艺术告诫人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他的《时髦婚姻》。

    落后的、腐朽的、丑恶的道德准则对艺术的发展起另外一种作用。如莫泊桑,托尔斯泰说:“一个没有明确而固定的新世界观的作家,尤其是那种认为甚至不需要有世界观的作家,是不能创造出艺术作品来的。莫泊桑的长篇小说就是这种情况。”

    三、哲学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艺术与哲学有着本质的不同:

    第一,它们在精神世界中的地位不同。艺术是感性的最高形式;哲学是理性的最高形式。

    第二,反映社会生活的方式不同。艺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哲学用最一般的范畴和逻辑体系反映社会生活。

    第三,反作用于社会生活的方式不同。艺术以情感人,通过情感的感染影响人的行动进而影响社会生活;哲学以理服人,通过方法论影响社会生活。

    哲学怎么样影响艺术的发展呢?

    (一)、哲学通过美学的中介影响艺术的发展。

    古希腊的哲学是朴素唯物主义,他们把世界的本源归之于物质的某种具体形态,肯定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客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质归之于神秘的理念,肯定了被理念所决定的现实世界在个人的主观意识之外。这就决定了古希腊的美学思想:美在于比例和谐,艺术模仿自然。

    中世纪宗教统治了一切,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美学也发生了变化,认为美在于鲜明。所谓鲜明,含有光辉、光芒、照耀、闪烁的意思,美就是上帝光辉的照耀。

    文艺复兴时代,唯物主义恢复了自己的权威,比例和谐再次成为美的理想追求。

    (二)、哲学通过创作方法的中介影响艺术的发展。

    首先,哲学思想决定艺术创作方法的产生。

    从根本上说,艺术的创作方法来自艺术思想,艺术的创作方法就是艺术思想在创作中的体现。艺术思想从根本上说又来自哲学思想,艺术思想就是哲学思想在艺术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运用于艺术领域就会产生艺术是社会生活反映的艺术思想,就产生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运用于艺术领域就会产生“艺术不是也不可能是再现性的,艺术是情感的表现”的艺术思想,就产生了西方形形色色的艺术创作方法。比如唯理主义产生古典主义的创作方法,机械唯物主义产生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其次,哲学思想决定艺术创作方法的选择与改变。

        任何艺术家都会面临着形形色色的艺术创作方法,选择哪种创作方法是由艺术家的哲学思想决定的。艺术家的哲学思想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哲学思想的转变会带来创作方法的转变。

    最后,哲学思想的矛盾决定艺术创作方法的矛盾。

    哲学思想是复杂的,它包括自然观、社会观、政治观、宗教观、道德观等等,艺术家的这些观点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有矛盾的,创作方法的矛盾导致了艺术作品内容的矛盾。比如托尔斯泰,社会观是正确的,对俄国经济制度、国家制度激烈批判,采取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但道德观是不正确的,提出“勿以暴力抗恶”和“爱的宗教”,认为坏人可以“忏悔”罪恶而得到“宽恕”,背离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艺术发展论(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eb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