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今天说的概念来说,自己看自己,是“内部视角(inside view)”;用别人的结果判断,则是“外部视角”。那为什么外部视角更好呢?
卡尼曼说 [2],这是因为你用内部视角考虑问题容易不周全。拿编写教材这件事来说,用内部视角就是用自己在开头的工作进度去预测后面的工作进度。如果你计划总共写 10 章,而你四个月就已经完成了前面两章,那你很自然地就会认为自己两个月就能写一章,就算考虑到后面可能会遇到意外耽误时间,估计两年时间也够了。
这个做法其实就是“外推” —— 而我们专栏前面刚刚讲过“外推谬误”。事情往往不是按照固定的速率直线发展的。可能前两章比较好写,可能我们开头最有干劲,更可能后面会遇到极其严重的困难。事实上卡尼曼的教材编写组后来遇到了各种困难,有人离婚了,有人病了,各种管理问题,再想如同一开始那样协调全组顺畅工作十分困难。
而这些困难的特点是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你没做过你就想不到,而做了的人基本都遇到了。正因为这个特点,问自己会如何就不如问别人都是如何。外部视角能看到内部视角看不到的关键信息。
但是这还不能完全解释为什么那些投资者不能公平判断自己的项目。要知道卡尼曼他们并不经常编写教材,对困难估计不足完全可以理解 —— 可那些投资者可是经常要看项目的啊。
这就引出了另一个效应。
洛瓦罗等人发现,那些投资者如果对自己投资的项目细节了解越多,他们自我估计的回报率就越高。也就是说,内部视角看到的信息越多,你的判断就会越极端。
这个道理是如果一个人不去收集一些客观信息,只根据自己这边的信息坐在那干想,就容易越想越觉得要做的这件事儿能做成。你会一厢情愿地脑补一些东西,你会不自觉地假设事情按照你想要的方向发展。你越想,你设想的那个画面就越鲜活。你越想,你对自己的信念就越深。你越想,你的判断就会越极端。
内部视角容易让人走极端。为啥孤独的人容易产生仇恨社会的极端思想呢?因为他头脑里只有一个声音 [3]。遇到一点挫折,没有人从另一个角度帮他分析,他会越想越觉得这个太严重了,他会钻进去出不来。
这大约是一个普遍的认知规律。
如果我们把只用内部视角考虑自己已知的这点信息的行为叫做“思”,把使用外部视角多了解一些外边的事物和别人的看法这个行为叫做“学”,那么这个规律就是 —— “思而不学则极端”。
反过来说,只有外部视角也是不行的。如果一个人读书很多说起什么东西来都头头是道,但是没有自己的主见,这也不行。现实是不同的人总结的规律和看法往往都是互相矛盾的,你看书可能会觉得怎么今天一个说法明天一个说法,感到无所适从 —— 这就叫“学而不思则矛盾”。
拿做事来说,学而不思则矛盾,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只是听说了很多道理,但是自己从来不上手,没有过利益攸关,他就不会有好的判断力;思而不学则极端,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什么道理都没听过,就自己在那一厢情愿地瞎想,他一定会做出离谱的判断和荒唐的举动。
小马看到前面有条河,他没有根据自己以往的过河经验就直接决定过不过,而是先问问别人的过河经验。老牛说河水很浅,松鼠说河水很深,小马并不觉得这两个说法是矛盾的,它把自身情况跟他们做了对比,得到一个判断,然后亲身试探才知道河水的深浅。
小马,就是菲茨杰拉德说的那个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还有正常行事能力的、有一流智力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