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这个题目,真正是最原始直白的一句话,因为一切看上去是从这里开始的。
故事是这样的:我一直在家里做各种断舍离和整理整顿,为了给自己一个更舒适的居家环境,之前几年虽然小有成果,但我自己很清楚,从整体布局上来说,可以称之为“原地打转”,某些局部细节有所调整,但距离我想要的场景,还差得远了。
然后是到了今年2023年的某个时刻,我灵光乍现,想着如果我把这间屋子腾空,重新构想,我是不是可以给自己构想出一个自己最想要的场景。于是,我给这间屋子拍了张照片,然后开始构想如果这还一年全空的屋子,我将会如何设计,我想要的环境在每个细节上是怎样的。
一切还在构想中,然而我心里已经有底气知道,这一次我真的能实现,因为一切都呼之欲出,只能我构想完,然后按照构想去实现,就是这么简单。
而之前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我陷入了各种我还没办法完全断舍离的物品中,数量之多,提量之大,已经超乎了我的整理规划能力。
至此,我以为我只是在规划一个旧房间到新房间的突破性过渡。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意识到,跨年演讲中罗振宇在第一个“失败老板给电瓶车补座椅重新创业”的故事中提到的两个观点,才是这个新居家方案思维模式突破性进展的根本:
“第一,最糟糕的是被困难定义,最好的就是我们赢了。”
“第二,随时摆脱存量,随时重启自己”
这两句话才是我今年在来回折腾了很多次的居家设计上没有彻底解决问题的根本。
也是我在重新整理出一个想要的新家的过程中的战略性思维:
“以最终我想要的家为导向,不受现状的限制,尽情的去实现。”
这也是我对这件事充满信心的根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