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期致知2班3组第四封家书
姓名:夏雨
地区:湖南娄底
时间:2023年7月26日
主题:心在求索,致良知在等我
亲爱的41期致知2班3组的家人们,大家早上好。今天轮到我写家书了,每天在学习中收获,在收获中践行,在践行中反思,在反思中也会滋生困惑和惊喜。一路生活,一路求索;一路鲜花开放,一路收获成长,我今天家书的主题是“心在求索,致良知在等我”。 这几天我在经历中思考一个字,就是“圆”。 小学在数学课上开始认识“圆”是一种形状,○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一样,是数学图形的一种,模样不同而已,并无其他认知。 中学时代,开始相信某些东西可以带领自己走出那个再辛苦劳动也不会给我我想要的生活,那是学习,并且坚定地去做。当时认准的事情就如阳明先生所说的“立志”之后会不断责志,任何干预志向达成的都会毫不留情地放到一边。就这样,慢慢地,性格也开始定性,直来直去,说话直爽,不会拐弯抹角,并且自认为这是一种非常真实的、不虚情假意的好性格。用一个词说,当时的理解就是“不会圆滑”,而且认为“圆滑”就是耍嘴巴子劲,不是真才实学,(现在这么说着我都想偷偷捂脸躲墙角)——可是,那真的是“圆滑”吗? 读完大学,参加工作,一切都顺风顺水,凭着考试过关斩将,到了自己想要的单位。在工作了这么多年,终于从正门,很正的门,到了自己比较喜欢的单位,心里面还是窃喜的。在新单位,仍然凭着自己的一股子冲劲,能不费多大劲地将工作业绩做到很好看的地步。回家跟我父亲说这事时,父亲一方面对我的工作业绩不着笔墨的“嗯”了一句,然后说“树大招风”。我不理解。现在懂了。我家先生也跟我提醒说“低调,低调”。我也不理解,会不知不觉喜形于色。现在想来,那个时候应该是生活会给我上一课的时候了。之后,我的一些以前不以为然的小毛病被郑重其事地提出来 ,不影响工作也被提出来。。。。。。我内心无数个八爪鱼在抓挠着我心,“为什么呢?”——如此种种,却不得其解。 一场意外,让我重生。这场意外,受伤的是我,担心的是我父亲,陪伴我的是我先生,和请假照顾我的幺妹儿。休息第一年,孩子正直初升高,受伤后需要静心休息的我正好半工作半休息,专心陪伴孩子。专心的陪伴和孩子心连心,给到必要的生活上的照顾,学习上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学会了做儿子喜欢吃的菜,教会了房东家大孙子挺起脊背走路;在这个过程中,我和儿子的时间无缝对接,每天晚上晚自习回家——>做一套题目——>我批改——>标记错处——>第二天早上儿子起床纠错——>熟悉正确做题的知识和理解必背技能/我出门买饺子皮(因为很早,近处没有,要骑车出去才能买到来回20分钟>——>我做早餐,儿子洗漱和晨读,一切井然有序。 在这个过程中,没到周末,我和儿子回家照顾住在我家的公爹,我做饭,儿子端饭到床边并叮嘱爷爷“在床上吃舒服就在床上吃哈,我在这儿陪您,吃完我来收拾就行啦”。就这样,半年不到,五个月不到,孩子考试成绩没有考到我们这儿最好的学校,其他所有学校随便选,但是儿子的音乐特长让他可以进入最好的学校。成绩出来,他父亲,我先生完全不相信成绩,数学题那么难,不可能110以上,80+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但事实上,超出了他父亲的预期很多。
尽管如此,我仍在思考,我现在需要的是什么。求索中,我发现,我需要的都会如约而至,向书本学习,提高认知,践行认知,笃定终身成长。
其实我只在两个平台上学习过,一是樊登老师的平台,在那里学习了一个月,认识到“没有人想成为烂苹果”,理解到沟通的本质是尊重和满足需求,和书友们在读书过程中继续扩大认知,有一天我们的晨读视频会议来了很多高能量的人,就在那里,或者什么也不说,或者打个招呼,我能感觉到他们的能量在传递给我,他们无论职业,无论身份,无论年龄,都是自信满满,自带光环,我想,那个平台是我想要的。就这样,我想要的,在我的心心念念中,款款向我走来。
在致良知平台上,我学习了整整355天。我不仅学到了“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也学到了“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对于责善,““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 ”。在这里,阳明先生告诉我,“ 诸君功夫,最不可助长。上智绝少,学者无超入圣人之理。一起一伏,一进一退,自是功夫节次”;又说:“ 依此良知忍耐做去,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毁谤,不管人荣辱,任他功夫有进有退,我只是这致良知的主宰不息,久久自然有得力处。一切外事亦自能不动。” 阳明先生在和每一个弟子的对话当中,所谈之事,几乎无所不包。我从中不断反复地咀嚼他的文字,他要赋予我的意义,阳明先生不遗余力,告诫诸生,一切始于心上,终于良知。
非常感恩我五百年前的老师,阳明先生。我愿匍匐在您面前,做您的学生。
非常感恩尊敬的博仁导师,为我们搭建如此有爱的公益平台!
非常感恩平台上无数的志愿者家人们,是我们这些志愿者家人们的大爱付出,我们才得以在平台上坚持学习的机会!
非常感谢我的同修同学们,我们一起砥砺夹持,携手前行!
此致
敬礼
谭娴 敬上
2023.7.26
期待明天孙红菊老师的优秀家书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