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日那年给自己买了把小提琴报了兴趣班,比我大一点点的小姐姐一点点的从头教我,她很好奇为什么零基础的我突然报兴趣班。刚学会了如何拉一闪一闪亮晶晶的时候就进入了高三,后来小提琴就不了了之了。
高二暑假的时候觉得鼓浪屿很漂亮,和胡凯说起他也想起去,我们就在网上找了家青旅订了车票坐大巴去厦门。这是第一次自己出远门,骗爸妈是跟团后来被发现不是,妈妈试图阻止但是我执意要去,她最后跟我妥协让我注意安全。和胡凯坐上大巴的时候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其实那趟厦门说不上很好玩,但是印象很深刻。
大二的时候认识一个师兄在招募李宗盛演唱会的志愿者,工作不外乎就是验票之后就可以进入场馆听演唱会。体育馆在德臻学校附近,和他还有俊凯觉得没什么事就报名参加了。工作结束之后站在山顶听李宗盛唱 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 这是我第一场演唱会,那个时候开始喜欢听他的歌。结束之后因为太晚旁边的酒店都没房了,和他们两个躺在德臻学校的操场,觉得真好啊。
大二下学期家麒跟我说要毕业了,好可惜啊都没去旅游过。我说那陪你去一趟毕业旅行吧。他说想去云南,我说好。我们就决定明天出发,刚好周五。网上看已经没有火车票了,第二天一早出发去火车站。和一群大叔大妈排着队,离我们想要的班次火车还有二十分钟的时候买到了票,拿了票我们开始狂奔进站,生怕错过了火车。边跑我们两个边笑,那是第一次坐火车,那是大学里第一次逃课一个星期去云南。接下来的所有旅程都是在火车上决定的,现在想想真的是哪来的勇气哦。
高三下学期每天上晚自习都很烦躁,离高考还有不到几个月的时间。那时候《致青春》上映了,朋友问我要不要去电影院看,我答应了。这是我第一部在电影院看的电影,我觉得很好看。电影里的情节道理,时隔几年后我终于才明白。
我后来没有碰小提琴了,倒是演唱会看了很多场,今年大概有七场了。电影看得更多了,那会在卖电影票的时候有什么新上映的电影都会去看。去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了,时不时突发奇想一个周末都可以闪现到另一座城市吃东西。但是第一次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那种很奇妙的感觉却一直存留在脑海里,都很深刻。仿佛它们都是打开我新世界的一部分,让我去接触更多有新鲜感的东西。
其实我不否认我是妈宝男,上次刷屏的事件有人说现在大学生不至于连个番茄炒蛋都不会吧。我内心os就想说我真的不会。出身在一个很传统的潮汕家庭,有很多哥哥姐姐,一切都很循规蹈矩。最小的总是会被疼爱的,被爸妈疼爱,被哥姐疼爱。很小的时候我就意识到这点了,但是可能我小时候就很喜欢看书,知道这样不好,就还是很容易心安理得地去接受这一切。
但我也没有过得很差劲吧,可能归功于初中就开始住宿读书,如何在外头生存还是很早就学会了,我总觉得相比于其他人我还是略微比较独立的。现在也不至于毕业了在外头有多么苦。我知道自己不好,懒惰也好自私也好甚至胸无大志也好,生活低能微博。都是我,从来没有否决。
我其实很羡慕那些从小就在大城市里长大的人,他们很早就接触到了我等到高中甚至大学的时候才接触到的东西。你不可以否认有些东西或者见识从小就会耳濡目染,所以在接触这些新事物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走在了前面。我总觉得我审美不行,穿衣也没什么风格,谈吐举止也土土的,看的书不够多,去的地方也不够多,甚至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意识到这个的时候也很开心在接下来的岁月也开始去接触我更有兴趣的地方。
我知道拍照怎么拍可以更好看,我知道吃东西可以适当的有讲究,我知道听演唱会可以很享受,我知道听音乐剧不要打扰别人,我知道看哪些书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安静,我知道写些什么东西大家会爱看。
我从来不敢觉得自己是一个有趣或者爱生活或者会生活的人。即使身边的人对我这样说,我还是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我也不否认心底里带着一点点的自卑感,我觉得世界太大了,而我真的太渺小了。缺乏一种力量在这个世界里取得平衡。
我自己无所谓,其实什么大学毕业我并不是特别在乎。心里有个疙瘩,没有让爸妈骄傲有个孩子毕业于重点大学。以前在小城市的时候总是佼佼者,那时候经常得第一,老师夸同学羡慕。后来不断换城市,去到更大的地方,一步步接受了自己的平凡。我才不是什么佼佼者。于是爸爸想让我重读的时候,我还是拒绝了。我很怂,我输不起。
我有点扯远了,总之啊,明天又是周一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