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双赢者把生活看作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个角斗场。一般人看事情多非此即彼,非强即弱,非胜即败。其实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视为自己之失。
人际交往的六种模式
双赢不是什么技巧,而是人际交往的哲学,是六个交往模式之一,这六个模式分别是:
1、利人利己(双赢):这种模式会促使人不断地在所有的人际交往中寻求双边利益。双赢就是双方有福同享,皆大欢喜,这种结果会让所有人都愿意接受决定,完成计划。双赢者把生活看作合作的舞台,而不是竞技场。
2、损人利己(赢/输):这是双赢相对的另外一种模式,秉承这种信念的人习惯于利用地位、权势、财力、特权或个性来达到目的。
3、舍己为人(输/赢):这类人没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信念,总是服从于别人的意志。若是一味压抑,不能把愤怒情绪加以升华,自我评价日趋低落。到最后依然会危及人际关系,使原先委屈求全的苦心付诸流水,得不偿失。
4、两败俱伤(输/输):两个损人利己的人交往,由于双方都固执己见,以自我为中心,最后一定是两败俱伤,因为他们都不服输。
5、独善其身(赢)独善其身的模式是多数人的处事方法,他们只在意自己的利益无损,别人的就留给他们自己去保护。
6、好聚好散(无交易)
最好的选择必须依情况而定,关键是认清形势,不要教条地把某一种模式应用于每一种情况。长远来看,不是双赢,就一定是两败俱伤,所以我们才说,只有双赢才是在相互依赖的环境中唯一可行的交往模式。如果实在无法达成共识,实现双赢,就不如好聚好散。
双赢思维的五个要领
双赢的原则是所有人人际交往的基础,包括五个独立的方面:双赢品德是基础,接着建立起双赢关系,由此衍生出双赢协议,需要双赢体系作为培育环境,通过双赢的双赢过程来完成,因此我们不能用赢/输或者输/赢的手段达到双赢的目的。
双赢品德
双赢品德有三个基本特征:
1、诚信:诚信定义为自己的价值观,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明确的价值观,能积极主动地以此为核心安排活动,信守承诺,就能够逐渐培养起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
2、成熟:这是敢作敢为与善解人意之间的一种平衡状态。成熟就是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信念的同时又能体谅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
3、知足:即相信资源充足,人人有份。富足的心态源自厚实的个人价值观与安全感。
公众领域的成功并非意味着压倒旁人,而是通过成功的有效交往让所有参与者获利,大家一起工作,一起探讨,一起实现单枪匹马无法完成的理想,这种成功要以知足心态为基础。
双赢关系
双赢关系以双赢品德为基础,我们才能建立和维护双赢关系。双赢的精髓就是信用,即情感账户。没有信用,我们最多只能妥协;缺乏信用,我们就无法开诚布公,彼此学习,互相交流和发挥创造性。对双赢的态度越坚持,越真诚,越积极,越投入,对他人的影响力就越大。
双赢协议
关系确立之后,就需要有协议来说明双赢的定义和方向,这种协议有时被称为“绩效协议”或“合作协议”,它让纵向交往转为水平交往,从属关系转为合作关系,上级监督转为自我监督。
双赢过程
按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双赢过程:
首先,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真正理解对方的想法、需要和顾虑,有时甚至比对方理解得更透彻。
其次,认清主要问题和顾虑(而非立场)。
再次,确定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
最后,找到实现这种结果的各种可能途径。
双赢并非性格魅力的技巧,而是人类交往的一种模式。双赢来自诚信、成熟和知足的人格,是高度互信的结果;它体现在能有效阐明并管理人们的期望和成就的协议中;在起支持作用的双赢体系里蓬勃生长;经由必要的双赢过程来实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