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诗经》学习第114篇《唐风 蟋蟀》
【原文阅读】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mù。今我不乐lè,日月其除zhù。无已大tài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jù。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guì。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tāo。无以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译文参考】
天寒蟋蟀进堂屋,一年匆匆临岁暮。今不及时去寻乐,日月如梭留不住。行乐不可太过度,本职事情莫耽误。正业不废又娱乐,贤良之士多警悟。
天寒蟋蟀进堂屋,一年匆匆临岁暮。今不及时去寻乐,日月如梭停不住。行乐不可太过度,分外之事也不误。正业不废又娱乐,贤良之士敏事务。
天寒蟋蟀进堂屋,行役车辆也息休。今不及时去寻乐,日月如梭不停留。行乐不可太过度,还有国事让人忧。正业不废又娱乐,贤良之士乐悠悠。
【字词注释】
(1)聿(yù):作语助。
(2)莫:古“暮”字。
(3)除:过去。
(4)无:勿。
(5)已:甚。
(6)大(tài)康:过于享乐。
(7)职:相当于口语“得”。
(8)居:处,指所处职位。
(9)瞿(jù)瞿:警惕瞻顾貌;一说敛也。
(10)逝:去。
(11)迈:义同“逝”,去,流逝。
(12)外:本职之外的事。
(13)蹶(guì)蹶:勤奋状。
(14)役车:服役出差的车子。
(15)慆(tāo):逝去。
(16)休休:安闲自得,乐而有节貌。
【诗歌赏析】
这篇《蟋蟀》大约是最早的一首关于蟋蟀的诗作了,主旨是劝人珍惜时光努力勤勉的意思。
此诗作者,有人根据“役车其休”一句遂断为农民,其实是误解,诗人并非说自己“役车其休”,只是借所见物起情而已,因“役车休息,是农工毕无事也”(孔颖达《毛诗正义》),故借以表示时序移易,同“岁聿其莫”意思一样。此诗作者身份难具体确定,姚际恒说:“观诗中‘良士’二字,既非君上,亦不必尽是细民,乃士大夫之诗也。”(《诗经通论》)可备一说。
此篇三章意思相同,头两句感物伤时。
蟋蟀在堂屋,一年将结束,再不寻欢乐,时光去不返。诗人从蟋蟀由野外迁至屋内,天气渐渐寒凉,想到“时节忽复易”,这一年已到了岁暮。
古人常用候虫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来表示时序更易,诗人正有感于十一月蟋蟀入室而叹惋“岁聿其莫”。首句丰坊《诗说》以为“兴”,朱熹《诗集传》定为“赋”,理解角度不同,实际各有道理。所以,从“直陈其事”说是“赋”,从触发情感说则是“兴”。
诗的三、四句是直接导入述怀:诗人由“岁莫”引起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宣称要抓紧时机好好行乐,不然便是浪费了光阴。其实这不过是欲进故退,着一虚笔罢了,后四句即针对三、四句而发。
诗中三章的五、六句合起来意思是说:不要过分地追求享乐,应当好好想想自己承当的工作,对分外事务也不能漠不关心,尤其是不可只顾眼前,还要想到今后可能出现的忧患。可见“思”字是全诗的主眼,“三戒”意味深长。这反覆的叮嘱,包含着诗人宝贵的人生经验,是自儆也是儆人。
最后两句三章联系起来是说:喜欢玩乐,可不要荒废事业,要像贤士那样,时刻提醒自己,做到勤奋向上。后四句虽是说教,却很有分寸,诗人肯定“好乐”,但要求节制在限度内,即“好乐无荒”。这一告诫,至今仍有意义。
全诗是有感脱口而出,直吐心曲,坦率真挚,以重章反覆抒发,语言自然中节,令人心生共鸣。人生百年,太短,太快,流年似水,这是亘古以来困扰人类的无奈。
作为诗歌而言,无论任何一种感怀,越是不顾理智地写到极致,感染力就越强,但《蟋蟀》的作者理性得异乎寻常,流年似水让他得出的感悟是:及时行乐当然是很必要的,否则就会辜负这大好光阴,但行乐千万不能过分,还是要时常记挂着自己的本职工作,甚至连分外的事情也要操心一些才对,因为一位称职的贵族总应该有个勤勉的样子,不可以有任何懈怠。
【《蟋蟀》学习的反思探讨】
好乐无荒
周公东征平叛后,周室封武王幼子、成王的弟弟唐叔虞于唐,叔虞死后其子燮父又迁都于晋水旁,改唐为晋,《唐风》即《晋风》。“在历时六百几十年的漫长过程中,尤其是西周末至春秋,晋国的历史舞台上风起云涌,不断演绎着丛林法则和胜者通吃的逻辑。”“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这里得到了切实的应验,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之下,《唐风》不可避免地染上了艰难时势中的坚守和颓废,有远行者孤独的追问和苦役者的怨诉,也有时过境迁的伤逝和时不我待的警醒。
《唐风·蟋蟀》的诗作者是个热爱生活又忠于职守的有趣的人。他一面强作旷达,嚷着要行乐及时;一面又放不下雄伟志向,不甘沉沦。这种态度看似矛盾,却颇能反映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心态。
杜甫嘴里说“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心里念念不忘“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陶渊明虽有“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的快意时刻,也有“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的壮志豪情。这种态度前后不一,却矛盾得极其真实。“日月其除”教会我们不执迷,“好乐无荒”则令我们不至堕入虚无。“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想到我们只是光阴里的匆匆过客,就不可不“乐”;但“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毕竟还要“行”,要一步一个脚印活出有分量的生命来。
朱熹《诗集传》评价《诗经·蟋蟀》时说:“唐俗勤俭,故其民间终岁劳苦,不敢少休。及其岁晚务闲之时,乃敢相与宴饮为乐。而言今蟋蟀在堂,而岁忽已夜矣,当此之时而不为乐,则日月将舍我而去矣。然其忧深而思远也。故方燕乐而又遽相戒曰,今虽不可以不为乐,然不已过于乐乎?盍亦顾念其职之所居者,使其虽好乐而无荒,若彼良士之长虑却顾焉,则可以不至于危亡也。”
这段话概括了诗歌的原旨,古人面对休息享乐和辛勤劳作的分歧时,曾经会患得患失。但终岁劳苦后的岁末农暇,还是应该松弛有度。诗人本想畅快地休闲,而勤劳的本性又使他担心影响了来年的工作,所以他在诗中时时告诫自己要有节制地享受,“无已大康”“好乐无荒”,做到休之有节,休之有礼,保持自己的忧患意识,要及时行乐,又不要享乐太过。
这首诗在对时光流逝的伤感中又赋予了其动人的感染力,它不再是一篇生硬的教化之文,而是充满了人情和艺术的动人篇章。
【《诗经》学习的背景知识】
蟋蟀意象的文化符号意义
蟋蟀,又名促织、寒蛩,在古典诗词中,它是深秋最具代表性的昆虫。白居易“野秋鸣蟋蟀,沙冷聚鸬鹚”,杜甫“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岳飞“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皆由蟋蟀的鸣叫感叹秋意萧瑟。
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的30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文里,专家考证确定了60多种动物的名称,其中就有蟋蟀。
远溯至周代高远广袤的天空大地与先民思想的契合而来,人与自然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总是不断地去读懂彼此的眼神。华丽的语言在最质朴的感情面前总是苍白的,而当蟋蟀承载了千百年游子佳人的哀怨与彷徨、勤苦百姓的希望与愤慨、壮志大夫时不我待的渴求与失落款款出现时,我们会讶异这不过一寸的小小身躯里所蕴蓄的巨大的文化感染力。
蟋蟀意象由物候演变成为惜时的代表,由惜时而衍生出三种文化内涵:其一是因“悲秋母题”引起的伤感;其二是因“促织讽刺”激发的批判;其三是“生命意识”带来的反思。蟋蟀入诗,古已有之。
(一)蟋蟀意象与“悲秋母题”引起的伤感
蟋蟀喜栖息于阴凉、土质疏松、较湿的环境中,一般在立秋后开始鸣叫。蟋蟀鸣秋,严寒将至,故被称为秋虫。又因鸣声动听,且多发生在人类居住区附近,常入室昼夜长鸣,所以人们就很自然地把它当成了“秋声”的代言,在感叹秋风的萧瑟之时,瑟瑟而歌的蟋蟀在文人墨客的眼里便成了悲秋之虫,进入他们的笔尖纸端。在物质与精神生活相对贫瘠的春秋时期,在思念游子却“道阻且长”的无奈下,听到这蟋蟀之鸣,的确会令人陷入秋思。冬天快到了,蟋蟀在堂,常用来提醒深知惜时如金的重要,勤劳的妇女听到蟋蟀的催促,必将日夜加紧纺织,准备寒衣。
战国时楚人宋玉在《九辩》中有:“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的诗句,整篇辞的第一句第一个词就是“悲哉”,这种基调难免会在人的心里打下烙印,那些只有到了秋天才会格外感人的生物,带给作家敏锐的秋愁之感,蟋蟀夜晚活动,整夜哀鸣,诗人也是一整晚到天亮都没有睡着,心事谁知?失意的自己在异乡的孤独,在小昆虫的映衬下,楚楚可怜。
(二)蟋蟀意象与“促织讽刺”激发的社会批判
蟋蟀有时候也没有完全延续前人惯用的意象,除了作为秋虫来抒发秋愁,写离情别绪、空闺幽怨之外,还被当成谴责时弊的工具,用来讥刺社会现实,表达对普通劳动者的同情与尊重。例如晚唐张乔的《促织》:
念尔无机自有情,迎寒辛苦弄梭声。椒房金屋何曾识,偏向贫家壁下鸣。
诗歌同情劳动者,而讥讽椒房金屋之不劳而获。蟋蟀之鸣,见证了贫苦织女在寒冷的季节依然勤于女红,辛劳持业,而那些高贵的人呀,生活在“椒房金屋”里的有钱女子从不参与这些纺纱之事,只追求精美的华服,却不知其过程之艰。
(三)蟋蟀意象引发的人生反思
较之闻蛩悲秋和深重的社会责任意识而言,由蟋蟀而引发的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空间,那就是文人对于自身生命的反思意识,而这种意识的产生往往需要在作者曾经亲身经历之后,经过总结和回顾,才可能得出。而这又需要较长的时间积累和自身的阅历,要做到融入社会生活中,再提升高度,去反思社会生活与生命体验。一旦作者达到了这个生命反思的程度,他眼中所见、笔下所书就皆会使“万物著我之色彩”,看待大大小小的事物才有可能异于常人,且愈近暮年,这种意识愈强烈。
参考资料:
《诗说虫语:唐诗宋词里的昆虫世界》,李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6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