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0日②
离开西安时,已经是黄沙漫漫,能见度很低。北方的沙尘暴,让我们赶上了。
经渭南,前往大荔。途中,空气清朗起来。
车窗外,关中平原上渭河两岸的麦田、杨树,阡陌纵横,大风车点缀其间。我们兴奋不已。
公路上觅食的鸟儿胆大得不得了,车到近前才从容不迫地飞离。
大荔冬枣很有名气,田野里枣树林成片成片的,都抽出了嫩芽,把田野点缀得春意盎然。
大荔冬枣是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特产,含人体所需的19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为“百果之冠”,被誉为“百果王”“活维生素丸”。大荔枣的栽培历史悠久,西汉时就有栽植,康熙年间成为皇室贡品,清乾隆时已具规模。2011年12月2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大荔冬枣”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22年5月,入驻“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形象馆”。
大荔的绿化程度非常高,花卉遍布,尤其是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畅家一带,路边已经庭院化、园林化。
大荔,古称同州,素有 “三秦通衢,三辅重镇” 之称。地处黄河、渭河、洛河三河交汇处,受黄河文化、沙苑文化及同朝文化的影响,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文化灿烂。关隘渡口、古道驿站、名胜古迹、烽火烟云等,都蕴含着经典故事。
驱车来到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朝邑镇南寨子村,且是慕慈禧皇太后朱批 “天下第一仓”之名而来。
这个建在黄河西岸老崖上的大粮仓,是目前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且仍在储粮的清代粮仓。2006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中央储备粮5000吨。
朝邑镇在清代为朝邑县,县内原有官属粮仓“常平仓”,每年新粮收获后要出陈易新,名曰“换仓”。在此过程中,吏胥为奸,贪污横行,农民负重,不堪其扰。在当地乡绅和儒士的不断呼吁下,1874年朝邑县令黄碧川禀准常平仓永不积蓄。1882年,时任东阁大学士阎敬铭(曾任按察使、山东巡抚、户部尚书、军机大臣等)倡议仿照苏州丰备义仓在朝邑再修丰图义仓,属官督绅办性质,始建于1882年,1885年建成。
晚清东阁大学士、户部尚书阎敬铭(1817年~1892年3月7日),字丹初,陕西朝邑赵渡镇(今陕西省大荔县朝邑镇)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晚清大臣。阎敬铭理财有道,为官清廉耿介,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理财专家之一,有“救时宰相”之称。
丰图义仓分内城和外城。外城目前只剩下一座城门。外城墙属于夯士城墙,外观虽然其貌不扬,就像个军事堡垒一样易守难攻,外城墙一圈占地面积达到了63亩,外边有护城河,易守难攻,攻防自如。
内城坐北朝南,砖砌周垣是仓城合一的封闭的堡垒式建筑,兼具军事防御的功能。内城东西长133米,南北宽83米,高约8米,占地20亩,南壁洞开东仓门和西仓门。
宏大的气势,让人惊叹!
内城依仓墙环列建仓厫总58孔,每个粮仓代表着一个村庄,每个村都有自己的粮食储备库。存取粮食互不拢累,互不影响。每仓进深11米、宽4米,每个仓厫可装18万斤、90吨粮食,总仓容1000万斤,5220吨。
在我们身后,有一处中式“广厦”,大约是聚会用的。
窑仓外有砖瓦结构的廊坊环绕遮风避雨;内部是拱形屋顶;前后窗相对,利于通风;墙体厚达90公分,保障仓内温度常年保持在10—20度之间。
仓底由木板铺就,之下距离地面还有40公分的空间,下设通风道,又叫猫道,以便通风、防鼠、防虫、防潮。小仓的门窗特别严实,可以达到最佳的自然密闭状态。义仓的管理人员循冬夏季节的不同,定期开窗开门通风,保障粮食的耐久性储藏。
正在翻修中的粮仓阎敬铭纪念馆内的情景塑像及实物,在默默地述说的古老的历史。
纪念馆内有两株距今130多年的石榴树,代表着多子多福;也代表着硕果累累,粮食丰收;还代表着日子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文字资料来自景点介绍及百度百科)
(下篇:《2023·春末,秦川晋水·文学之旅(4)黄河黄 黄河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