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摘自《最美的教育最简单》3上

摘自《最美的教育最简单》3上

作者: 蓝天白云XM | 来源:发表于2023-02-17 10:26 被阅读0次

    第三章 回归自然养育

    1,启蒙教育要做的两件事

    一个无中生有的生命突兀地来到世上,在平均25000天的人生中,必须在最初最弱的1000多天中,完成从混沌走向清朗的大飞跃。这是生命中最初的一次飞跃,也是最重要的一次飞跃。一个人将来站立在什么位置和高度,固然和他成年后的努力及机遇有关,但基础确实是在童年打下的,这就是启蒙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启蒙教育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影响深远。黄金期在三岁前,之后的十多年时间也是关键期。从出生到进入青春期,都可以称作启蒙教育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有极强的可塑性,教育在这一阶段最能表现它的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从前往后,逐渐递减。所以这项工作越是做的早,越是做得好,真正的一寸光阴一寸金。

    启蒙教育主要有两个方面:智力启蒙、情感启蒙。

    智力启蒙的第一要诀是语言输入。

    因为人是用语言来思维的,语言的清晰度和思维清晰度完全成正相关。落实到具体的操作上,其实非常简单,不外乎就是多和孩子说话,尽早带着孩子进入阅读和背诵。

    这项工作要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去做。

    婴幼儿和成人的语言交流有两种功能,一是刺激大脑发育,二是刺激心理发育。

    要注意的是,和孩子说话的目的是交流,所以不要过分刻意,以免变成唠叨和噪音。另外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分使用“吃饭饭”、“睡觉觉”之类的叠声词。同时注意口气的平和,避免语气、表情上的夸张,不要动不动就拖长音且高八度的说“是吗?”“真棒啊!”

    情感启蒙的第一要诀是多和孩子接触。

    这很好理解,无非是父母要尽可能多的和孩子相处,在相处中要多抱抱孩子,多抚摸孩子,避免孩子产生“皮肤饥饿”。父母温暖的怀抱是智力发育的东风,是情感发育的沃土,也是肌体发育的营养品。

    美国电视机大普及时代到来后,紧接着出现“自闭症”大流行,究其原因,电视保姆“功不可没”。电视虽然也“说话”,也有一定的知识内容,且能让孩子安静地坐着,但它跟孩子之间不存在语言互动,孩子只是被动接受,没有任何交流。

    电视也没有体温,不会向孩子传达任何感情。所以电视机前长大的孩子智力不会太出色,心里也容易出问题。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对几千个家庭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儿童的智力发展和母亲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有巨大的依存关系。

    尤其在三岁前,如果母亲和孩子交流的少,交流内容简单,孩子是在情感和智力活动都比较贫乏的状态中长大,那么孩子的智商就会偏低,行为也容易出现偏差。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是发展其智力,让其智力不单以加法增长,而是以乘法递增的最好、最简单的办法。

    从孩子一两岁开始,就可以尝试帮孩子建立语言和文字间的联系。尽早认字并进入阅读,这对儿童早慧作用十分明显。

    电子时代信息太多,吸引孩子的东西也太多,如果孩子基础识字任务完成得太晚,阅读兴趣没有在早期建立,很可能孩子会一直停留在不爱阅读、浅阅读的水平上。

    如果你的孩子从小培养起了阅读兴趣,长大后博览群书,那么父母对孩子的智力启蒙就不仅是合格,而是令人羡慕了。

    关于识字,3000汉字要学五六年的教学模式非常落后,它尤其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现在资讯这么发达,家长们几乎都识字,如果方法得当,孩子完全可以在学龄前不知不觉地轻松完成基础识字任务。

    这方法在我的另一本书中有专门陈述,在这里再次强调的是,千万不要用笨方法教孩子识字,否则会提前败坏孩子的识字和阅读兴趣。

    在选择图书方面:

    第一,内容大致从简到难、由浅入深,难度逐渐递进。但也不要过分考虑几岁的读什么,年龄和阅读内容没有严格的对应。

    第二,尽可能内容广泛,尊重孩子的兴趣。不妨多买几种,总会发现孩子喜欢哪些不喜欢哪些。

    注意,不管一次买多少,不要一下全推到孩子面前,每次只拿出一两本儿即可,适当制造短缺感。

    第三,最好不选择同时有几种文字的。不要在阅读之上附加学拼音、学英语的功能,那样会破坏阅读的乐趣。

    尤其是拼音,其实是非常容易学习的一种东西,因为它是为文字服务的抽象符号,本身毫无意义,所以并不适合太小的孩子学习。

    我一直反对用卡片来教孩子识字,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里不能有简单的挂图或卡片。其实挂图和卡片内容简单,色彩艳丽,孩子往往也喜欢。

    这里强调的是,只把这些东西当简单的玩具即可,不要当成学习工具,它承载不起教孩子认字的重任。文字不能孤零零地记忆,也最好不要只使用一种载体。

    散碎的文字,在不同的地方看到了,顺口读给孩子,比如包装盒上的字、街上的店铺名等,它们和卡片上的“鸡”或“苹果”一样,随时随地的读一下,让孩子在不同的地方看到这些字,经过不断重复,他很自然的就记住了。

    语言输入,背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一种能量储备。应该让孩子尽早进行母语经典背诵。

    把经典语言文化早早放进如白纸一样纯洁的大脑中,这些东西迟早会转化为孩子内在的文化财富。

    童年是记忆的黄金期,抓住这个时期让孩子背诵一些母语经典作品,既是一种智力教育也是一种人格培养。

    建议幼儿最好先背诵诗歌,因为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就是诗歌,诗歌是和童年最接近的文学形式,它文字精美,平仄押韵,朗朗上口,很容易被孩子喜欢。

    并且它比较短,容易记忆。如果一开始就让孩子背《三字经》或《论语》,恐怕会让孩子感觉为难,影响兴趣。

    记忆力也是用进废退,儿童时期的背诵,不但记得牢,背诵对记忆力本身也是一种训练。很多人记忆力不佳,这和他们早期缺少相关训练有关。

    关于幼儿诗歌背诵,我的另一本书中有专门论述,在这里补充三点。

    第一,这项工作可以做得更早一些,从孩子几个月就可以开始。把古诗当作普通儿歌,在和孩子玩耍或哄睡时,顺口背给他听。不要在意孩子理解不理解,这是一种潜移默化,记住没记住并不重要。

    第二,不要操之过急,目的性不要太强,对背诵应该有游戏心态,不要计较孩子花多长时间背会一首诗,也不要在意他背会又忘了,这些都正常,当做游戏经常做,反复做,慢慢就记得多记得牢了。

    第三,经常在某个固定时刻或固定场合下背诵,让孩子慢慢养成一种习惯。

    孩子成长是个比较长的过程,一切教育行为切忌操之过急,底线是不要让孩子感觉厌烦。一直有意识地做,但要做得随意些。

    智力启蒙的分支还有数理启蒙、艺术启蒙等,道理都是一样的,都最好在愉快的游戏中进行。

    圆圆小时候,我们和她玩“开小卖部”的游戏,锻炼她的数学计算能力。

    在早期教育中,还应该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爱运动的习惯。

    就像运动可以促进肌肉骨骼生长一样,运动也可以促进大脑新细胞的生长,促进智力发育。

    这方面兴趣的培养和其他兴趣的培养一样,要注意这几个方面:家长的表率做的如何,家庭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内容,是游戏还是任务,孩子从中感受到的是快乐还是压力。

    可能会有读者注意到,在上面的陈述中,我总是强调不管做什么,都要让孩子感觉愉快。这其实是涉及智力启蒙非常重要、又常常被人忽略的一个方面:情绪。

    心理学研究已证实,长期不快乐和压抑,会导致一些原本天赋很好的孩子越来越笨,“在糟糕的情绪下,我们的思维也更抑郁”。

    上面主要谈启蒙教育应该做些什么,下面简单谈谈要防止进入哪些误区。

    首先,不要轻易把启蒙教育委托给早教机构。

    其次,不要把启蒙教育和“提前学习”混为一谈。否则会导致走两个极端:早早逼孩子学习功课,令孩子厌学和大脑迟钝;或什么也不让孩子学习,误失启蒙教育的良机。

    孩子的大脑发展最适合的地方是温馨的家庭,最佳的营养是安全感,最好的刺激是父母的陪伴。有了这些条件,不必整天送孩子去上补习班或才艺班,他的大脑都会健全地发展。

    2,“隔代抚养”隔开生命间的联结

    亲密母子关系是亲密父子关系的前提,孩子与父母间亲子关系的质量,又决定了孩子未来和整个世界的相处质量。父母是否愿意和自己的孩子相处,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主角、配角还是客串,这在当下只是形式和数量上的差异,最终却是一个孩子生命质量的差异。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所谓母亲的技巧,我们指的是她和孩子合作的能力,以及她使孩子和她合作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无法用教条来传授的。每天都会产生新的情境,其中有很多地方都需要应用她对孩子的领悟和了解。她只有真正对孩子有兴趣,而且一心一意要引起他的情感,并保护他的利益时,才会有这种技巧。

    能有老人帮忙带孩子是一种幸运,坚持“隔代帮忙”而不是“隔代抚养”,其实也很简单,孩子只要基本上天天能见到父母,经常有和父母亲密接触的机会,这就可以。父母和孩子每天相处一小时,孩子获得的滋养就够正常成长了。

    3,“寄宿制”是个坏制

    我认为孩子在读大学前都不应该寄宿。当然,这种否定程度是随年龄增长而递减的。幼儿园和小学最不该寄宿,初中也不该,孩子到了高中阶段,寄宿制对他的负面影响会小很多,要不要寄宿,需综合各种条件来考虑,但仍然建议最好住在家里。

    孩子刚出生时只是个“小动物”,是个纯粹的自然人。要成为一个社会人,必须依循成长秩序渐次展开,宛如一粒种子必须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成长一样。孩子首先要获得温饱、安全感、爱和亲情等这些自然需求,然后才能发展出更高一级的自律、合作、利他等意识和能力。家庭的温暖,尤其是母爱,是一个儿童成长必不可少的心理营养品。

    许多父母不能够很好地理解孩子,不能很好地与孩子沟通,这与他们在孩子小时候和孩子相处机会少,建立的感情联结比较稀疏有关。

    我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说的非常好:孩子过早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会对其心灵造成一生难以弥补的创伤。这创伤程度,等同于成年人失去亲人时所经历的哀痛。

    寄宿制幼儿园非但不能让孩子更好地学会和他人相处,学会自立,反而更削弱了孩子在这些方面的潜能。当一个孩子在亲情体验方面非常欠缺时,他只能出于紧张更多地索取爱,而不是学会施爱于人于他人;当他在幼儿园或学校统一管理下只知道服从,他只能学会自我压抑,失去个性,而不能学会合作与体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摘自《最美的教育最简单》3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mvm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