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从事管理工作的时候,读过德鲁克先生的《管理的实践》,当时觉得好,但说不出好在哪里。几年的实践下来,再读这本书,就能品出一些味道了。
《管理的实践》被称为企业管理的开山之作,该书的出版标志着管理学的诞生。我以为,如果要做类比的话,《管理的实践》在管理界的地位,就和《孙子兵法》在军事界的地位差不多。英国空军元帅约翰·斯莱瑟评价《孙子兵法》:“孙武的思想有惊人之处———把一些词句稍加变换,他的箴言就像是昨天刚写出来的”,也有人评价《管理的实践》:(今天)仍然很难找出德鲁克说的“不够好”的地方。《管理的实践》,我觉得也可以用“管理的思想”命名,德鲁克在书中所阐述的,是基于实践总结出来的原则和思考,而非管理案例剖析与条条框框,更接近于管理哲学而不是管理方法,也许这正是本书生命力长青的秘密吧。
来看看全书吧。
概论--管理的本质。作者探讨了管理层的角色与职责,把管理工作分为三部分: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管理员工和工作,算作是全书搭框架。在这部分,德鲁克认为二战后美国的崛起,与欧洲相比较,其实是得益于企业管理方面的先进。
第一部分--管理企业。阐述了企业只有一个目的:创造顾客;企业只有两个基本功能:营销和创新。德鲁克在这部分提出了他著名的三问: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简单的思考一个问题就能明白这三问的含义:星巴克卖的真的只是咖啡吗?德鲁克认为企业一定要采取目标管理,重视贡献(产出)而非付出,注重长期的绩效而不只是短期的成果。关于新式生产和旧式生产的不同,作者花了一章专门论述,当然,60多年前的所谓“新式生产”,到今天实在不新了,无需累述。
第二部分--管理管理者。德鲁克用福特公司的实践告诉我们,老式的家长式管理,忽视管理层(群)的作用,是无法驾驭大企业的,现代企业需要管理层。德鲁克把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当作是管理的原则,强调道德的力量,提出“只有靠道德力量才有可能获得高于投入的产出”,“道德不是告诫、说教或良好的愿望,重要的在于实践”(这点有些理解不了,难道说公司制度要符合道德准则?但德鲁克的管理思想来源之一是西方民主制度)。德鲁克认为平庸是危险的,绩效评估必须坚持高标准,必须有合理的升迁制度。针对当时企业CEO与董事会的职责和关系,德鲁克也做了专门的描述,最后,则论述了企业该如何培养管理者。
第三部分--管理的结构。德鲁克在这部分告诉企业应该通过活动分析、决策分析、关系分析来确定企业需要哪种结构,并给出了以绩效为目标、尽可能的减少管理层级、能培育和检验未来的高层管理者这三个要求。论述了联邦分权制和职能分权制两种结构的优劣和采用规则,论述了企业结构必须随着企业成长而调整,以及成长中的陷阱。有意思的是,德鲁克强调:企业要建立共同的公民意识。当然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各类结构五花八门,错综复杂,已经超出了德鲁克当时的眼界了,只能借鉴一些基本思想了。
第四部分--管理员工和工作。德鲁克反对只把人当作资源,当作特殊的机器,强调人性的力量。根据IBM公司等几个生产增加的案例,德鲁克论述应该激发员工的参与感、荣誉感、责任感,这是对卓别林电影《摩登时代》中描述的工厂管理的颠覆,也是今天硅谷高科技企业文化的雏形。人工应该用在需要整合的的工作上,那些简单的机械式的流水线工作,应该尽可能的机器化、自动化。德鲁克认为,要达到最佳绩效,唯一有效的方法是加强员工的责任感,而非满意度。关于如何培养责任感,作者也进行了论述。在这一部分,德鲁克还专门论及了对主管和专业人才的管理,在我看来,到今天也有些过时了。
第五部分--当一名管理者意味着什么。德鲁克为管理者定义了两项不同于其他人的任务:第一项任务是创造出大于各部分总和的真正整体,创造出有生产力的实体,而且其产出将大于所有投入资源的总和;第二项任务是协调每个决策和行动的长远的需求和眼前的需求。我的理解是,身为一个管理者,我们应该问一问:有我和没有我,企业会有什么不同?我给企业带来了哪些改变与贡献?德鲁克为管理者的工作梳理了五项基本活动:首先,管理者设定目标,决定目标应该是什么,也决定应该采取哪些行动,以达到目标;其次,管理者从事组织的工作;接下来,管理者还必须激励员工,和员工沟通;第四项工作的基本要素是衡量标准(也就是做绩效评估);最后,管理者必须培养人才。在谈到未来的管理者时,德鲁克最后强调的一点是:诚实正直的品格最重要。“无论管理者接受的是通才教育或管理教育,由于将来情况将会与过去的情况不一样,在将来最起决定性作用的既不是教育,也不是技能,而是一个人诚实正直的品格”。唯一的不变就是变化,所以说,通用的原理原则都差不多,能做到什么程度,最关键的还是看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