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一位文人在遭受了巨大的羞辱后忍辱负重,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史记》,此后的2000年,《史记》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一座高耸的丰碑屹立在滚滚历史长河中,而《史记》的作者便是有名的司马迁。
司马迁的身世其实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公元前145年,他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史学世家,其父司马谈便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史官。司马谈去世后,司马迁继承了父亲的职位,继续在汉武帝的朝堂上担任史官。
尽管年轻时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也因为家世师从过当时的许多老师。但是对于一个史学世家来说,这些经历其实并不罕见。司马迁究竟经历了什么让一个史官变成了开天辟地的史学大家呢?曾经我们的历史课本中我们已经知道了答案,因为宫刑。那么究竟是什么让司马迁获罪至宫刑?也许还是我们所不知道的事,司马迁获罪源于一个人——李陵。
李陵,字少卿,西汉对抗匈奴的著名将领,飞将军李广的长孙,李当户的遗腹子。
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他的宠姬妾李夫人和宠臣李延年的长兄李广利带领军队攻打匈奴,汉武帝的本意是借由军工为其宠妾和宠臣的哥哥加封爵位。而为了让李广利顺利攻打匈奴,他派了智勇双全的李陵为李广利进行后勤补给。而李陵对于李广利的指挥作战能力并不认可,因而提出自己率领五千补兵单独出征以降低李广利的军事压力。这件事情让汉武帝非常不满:本来我是想给我爱妃送个大礼讨她开心,李陵你这么不配合我,你想去你去,但是我没别的东西给你,你自己带你五千步兵去打吧你。
武将出身的李陵许是不明白汉武帝让李广利出征的本意,见汉武帝答应自己的条件后,对于汉武帝的喜怒也不加揣摩,带着自己的军队便启程了。
在晋军途中,李陵路遇匈奴单于的三万大部队。李陵不愧为作战奇才,以五千步兵对阵三万匈奴骑兵,不光没吃亏,反而将匈奴的三万军队折损了几千。匈奴觉得丢了脸面,一怒之下,又安排了左右贤王调拨了八万大军。一个十万骑兵对抗五千人的步兵,李陵反而越战越勇,最后打到匈奴都觉得这仗打得实在太亏,于是准备撤兵。
就在这时,李陵营中一位士兵由于与上级理念不合跑去投降了匈奴。告诉了匈奴李陵这支步兵的两个重要的军情:其一,李陵没有后援部队,尽可全力歼灭;其二,李陵的军队之所以所向披靡源于他们有一样与匈奴不一样的兵器——连发连射的弩机,可是连弩的弓箭快用尽了。
此后,在匈奴猛烈地围攻之下,李陵的军队终于扛不住只得分散突围,最终仅有四百人逃回汉朝,李陵的副手阵亡,而李陵也被俘了。
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汉武帝耳中,本就对不听安排而对李陵不满的汉武帝十分震怒,大臣们为了缓解汉武帝的怒气,纷纷附和要严惩李陵。
汉武帝扭头看了看需要参加朝议的太史令司马迁有什么看法,司马迁选择了与其他朝臣完全不同的路:
第一,李陵为国士,一心一意都为了国家;第二,李陵的五千步兵曾让匈奴十万军队陷入窘境,功过相抵;第三,李陵绝不是真降,若有机会,定会回朝报效国家。
令司马迁没有想到的是,汉武帝与李陵的嫌隙在出征前已定,他更没有想到的是这番话后汉武帝龙颜大怒,将其定罪为死刑。
李陵事件对于司马迁来说变成了李陵之祸。自己短暂的一生也因死刑即将走向终点。
摆在他面前的是三条路:伏法受处;花50万买命;宫刑。
司马迁的选择让他逃脱了死罪,但也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也成就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功绩——《史记》的问世。
欢迎关注品熊小姐的《品熊品历史》板块。品熊小姐,每日在此恭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