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讲介绍了《礼记》的基本情况,这一讲我们开始解读《学记》这篇文章。《礼记》共有49篇文章,《学记》是其中的第18篇。郑玄《三礼目录》说:“名曰《学记》者,以其记人学教之义。”也就是说《学记》主要讨论学习和教学的问题,所以才有了这个篇目名称,这篇文章的作者已不可考,写作时间也存在争议。
当代学者吕友仁先生认为《学记》是战国后期思孟学派的作品。王锷先生的《礼记成书考》中认为《学记》成篇应该在战国前期。还有学者认为《学记》是汉代人所作,从文字风格和文中引用其他文献的内容来看,《学记》写于战国时期的可能性比较大。
《学记》全文共1500多字,篇幅不长,但讲述的内容比较驳杂。文中不仅总结了许多教学原则和学习技巧,也蕴含着一定的思想道理。宋代思想家程颐曾说:“《礼记》除《中庸》、《大学》,唯《学记》、《乐记》最近道。”可见这是《礼记》中思想性较高的作品。
我们这里主要讲解文中有关学习的几个问题。共分两部分来说,本讲为第一部分,主要解读《学记》中有关学习意义和学习志趣的讨论。文章开篇用了不小的篇幅讨论学习的意义。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一一《礼记·学记》
一个人如果不学习,也许能做到考虑问题符合法度,亲近贤能的人,但只能取得一些小的名声,或者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影响力,还远远达不到“化民成俗”的效果。要想实现教化人民,改善风俗的目标,必须重视教育,让更多人参与到学习中来,才能提高整体国民素质。
可见,学习无论是对个人素质的培养,还是对于一个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提升,都有着决定性影响。这主要是从统治阶层的角度来考虑。从个人角度来说,“化民成俗”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影响大众的能力,这是人格魅力的一种体现。
学习更重要的作用还在于使人明白道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一—《礼记·学记》就像玉器需要经过雕琢一样,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明白道理。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一一《礼记·学记》
假如不学习,再好的道理摆在那里,我们可能也难以懂得其中的奥秘。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一一《礼记·学记》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能够自我反省和提升。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能发现自己没有完全理解透彻的地方,从而提醒教师加强学习。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相长”。
第二个问题 学习的志趣和志向
比如你想学什么专业,希望通过学习达到怎样的效果?我们来看古人怎么看待这些问题。
这是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在不同等级的学校里,每年会有适龄学生来入学,每两年要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随着学习年限的增长,考核要求也越来越高。“一年视离经辨志”,对那些入学一年的学生,要考核他们两方面的情况。一是“离经”就是断句读经的能力。二是“辨志”要考察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志向。
这个类似于我们今天高中的选择文理科。大学选择什么专业?是否要读研究生等问题?这些都是比学习本身更为重要的问题,必须在学习的初期考虑清楚。否则,误入自己不感兴趣的学习领域,必然会影响学习效果,对我们的人生规划也会产生很大影响。
三年视敬业乐群,
五年视博习亲师,
七年视论学取友。
这一系列考核的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能做到“敬业”“博习”,对学习年限较长的还要考察他们谈论学问的情况。二是考察他们的师友交流情况,是否能与同学和睦相处?能否亲敬老师,结交什么样的朋友?这些都考核通过的,才算是学业小有成就了。
从这一系列考核内容来看,学习不仅仅是掌握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交友,尊师重道的道理。只有达到脱离老师的指导而能触类旁通,遇事能独立思考而不疑惑的状态,才算是学业大成。
总之,无论是提升整体国民素质,还是追求个人发展,都只能通过学习来实现。尽早发现自己的学习兴趣,确立学习志向,做好目标规划,对提升学习效率至关重要。此外,掌握有效的学习技巧,预防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也能让我们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