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喜爱的历史故事和人物
苏轼:千古第一旷达家,行走便是一道风景

苏轼:千古第一旷达家,行走便是一道风景

作者: 书简简 | 来源:发表于2020-05-31 11:18 被阅读0次

    文/张小晶

          自古出英才,当才华在众星中熠熠生辉,可谓人生得意。

          提起诗词及相关的文人比比皆是,然而提起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美食以及个人魅力等集大成者屈指可数,而苏轼(自号东坡居士)就是其中之一。他的作品可谓经久不衰,千古以来都有忠实的粉丝,为何老苏有如此神奇的魅力,让人不得不爱呢?

    爱其一:才华卓越,轰动天下

          像所有古代文人成名之路一样,苏轼21岁随父进京赶考参加应试,因其文风洒脱恣意,喜得作为大文豪的主考官欧阳修老先生欣赏:“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正如欧阳修老先生所预料的,苏轼日后名满京城,凡出一首诗文,必流传甚广,深得众人喜爱。

          老苏的粉丝上至皇族下至平民,最有名的莫过于宋神宗赵顼,他有边吃饭边看文章的习惯,每次若停下筷子津津有味的阅读,皇后必说:“此苏轼文章也。” 对于日理万机的皇帝来说,能在吃饭的时候阅读,可见其对苏轼文章的喜爱有多深。

          对于老苏,欣赏他才华的人不分年龄不分性别和职业。有一位叫吴复古的道家老人,90多岁的高龄数次千里迢迢奔赴去看望当时被贬谪的苏轼,可谓情真意切,得他人千里追随,可见苏老才华有多横溢。

    爱其二:为民挡风雨,重塑民风

          苏轼一生颠沛流离,但他每一次被贬或被升的地方都留下他独特的“财富”给老百姓。

          在古代,南方洪灾容易泛滥,苏轼每到一处,特别注重水利工程,为老百姓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驾护航。他一生带领军民筑过很多长堤,身先力行,因此有“东坡处处筑苏堤”一说。

        在他贬谪的儋州,古代属于蛮荒之地,在宋代一百多年里,这里从没有人进士及第。儋州流放的岁月里,他办学堂、介学风,开拓了这里的教育之风。

          北归不久,这里的姜唐佐中乡贡,苏轼亲自题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这里的人对他由衷充满感激之情,这里一直流传下来的有东坡路、东坡桥等,甚至流传“东坡语”都深深见证了东坡的印记。

    爱其三:佳人有约,深情自难忘

          苏轼,作为一个官员,他为老百姓做了无数贡献。关于他的感情自古以来,同样被人称颂。

          在古代属于一夫多妻制,苏轼一生钟爱过三位王姓女子,在他人生里分别给予了重要陪伴。一首《江城子》写尽对亡妻王弗的无数牵挂,闻之皆动容。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江城子》

          这是苏轼妻子去世十年后,对她深深的怀念。对于另外一半的离去每个人都会感觉悲凉,那么这首诗可谓道尽无数悲凉。回忆起年少美好的岁月,与妻子情深意笃的画面,对比今朝更觉心痛。

    爱其四:人生皆逗乐,生活皆有趣

          苏轼一生坎坷,但乐天派的个性加之有趣的人生态度,让他的生活充满无数情趣。

          他兴趣广泛,除了诗文书画,还很会玩,美食、音乐、旅游、交友无一不乐,特别是与他结交甚笃的人,常常像小孩儿一样和他们玩的不亦乐乎。

          苏轼和高僧佛印两人经常玩乐,为后世留下无数奇闻轶事。一次,苏东坡与佛印泛舟江河之上,老苏看见河上有一只狗在啃骨头,马上指着啃骨头的狗,叫佛印看,颇为得意。佛印一看,反应了两秒就把题有东坡诗的扇子丢进河里,这下东坡尴尬无比,原来他落败了。

          为什么呢?这是他们打哑谜,苏轼给佛印出了一条调侃对方的上联:狗啃河上(和尚)骨,而佛印扔扇子的动作回应了他:水流东坡诗(尸),颇有童真童趣的味道。我想人生如有一知己如此心领神会,那道行一定不比苏轼浅。

          后世都知东坡肉,那是苏轼在荒凉之地发明的美食。古代条件限制,很多食物不能像现代一样烹饪,苏轼爱吃,他便每到一处少吃少喝的地方,勤加研究,做出无数美食,呼一群好友品尝,事后教给街邻做法。

          据说他一人共发明60多种美食。现代文学家林语堂老先生赞其:“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此等乐趣,人生难得有几人。

    爱其五:伤痛过后,成长为超然物外的哲理家

          苏轼留给后人的形象大多是有趣风雅,乐观旷达的,然而43岁以后,他的人生发生重大变故,因《湖州谢表》被人捕风捉影,安上“乌台诗案”的罪状,后遭遇贬谪。

          他一生三起三落,经历无数磨难。在他的《题自金山画像》里写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三个地方分别是他被贬谪的地方,但这三个地方成就了不一样的苏轼。

          如果说年少京城是他起点的高光时刻,那么黄州、惠州、儋州让他经历了无数磨炼和苦痛。也许这三个是他政治生涯的至暗时刻,但在这里成就了他在文化领域的地位,在这里他分别写下脍炙人口的《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赤壁赋》、《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对物是人非的感慨也是对自我人生的感悟。“我自飘零足羁旅,更堪秋晚送行人”这是在被贬途中的飘零心境的抒发,自古强调男儿有泪不轻弹,但那时苏轼的心情没有那么洒脱甚至颇为伤感,受伤过后也需要自我愈合。

          只是他与很多官员不同,要么选择避世而居,要么趋炎附势,职场虽给了他无数磨难,但他仍旧坚持己心。“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需要强大的心志作为支撑,老苏做到了。

        他明白与其自怨自艾,不如接受人生赋予他的苦难,“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轻飘飘的一句诗道尽了他与命运和解的过程:你待我如此,我便随遇而安,江海寄余生无不可。

          苏轼一生奔走,阅历极其丰富,特别是在经历人生大起大落之后,苏轼的诗词更加大气磅礴,充满哲理,感受到人生如梦,但以超然乐观的心境去面对。“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这是苏轼对时光流逝,正确看待瞬间与永恒的理性思考。

        千古至今,很多人喜爱苏轼,更爱其风骨,他为人生找出了无数出口,而没有让自己在困境中消沉,这才是他经久不衰的真正魅力所在,斯人已逝,唯留精神在人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轼:千古第一旷达家,行走便是一道风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qlh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