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很多篇文章中读到这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淡淡的文字,读到的是对人生必经一幕的理性思考,痛楚、无奈、隐忍、不舍……
人生在目送中渐行渐远后来才知道,原来这是龙应台《目送》中《目送》这篇文章中的一段话,早已被大家认可。因为喜欢这段话,所以去网上了解了相关内容。原来以为这本书都是写关于目送的事情,但事实不是这样。每个故事之间都没有多少联系,也许因为是散文吧。这只是个人理解。《目送》这个独一无二的书名是什么意思?带着满心的疑问,我开始探索这个奇特的书的世界……
人生在目送中渐行渐远作者简介:
龙应台,1952年生于台湾,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33岁着手写《野火集》抨击时弊,21天内再版24次,对台湾甚至大陆发生深远的影响。34岁第一次做母亲,自称从此开始上“人生课”,且至今未毕业。龙应台“人生三书”《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是这堂“人生课”中的三本“作业”。
书中的好多事,我们每个人也都曾或多或少经历过,在这里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这里的“我”又是多少个我们的写照。这本书与其说是龙应台对自己生活的回顾和反省,到不如说是照出了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照出了我们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贵的事物,那就是爱。
如果你看过《安妮日记》,你就会学会坚强;如果你看过《老人与海》,你就会学会坚持;如果你看过《夏洛的网》,你就会学会真诚;如果你看过《目送》,你就会学会关爱和孝顺。是的,关爱和孝顺,这本书里无疑体现出了作者对儿子的慈爱,对父母的孝顺。
《目送》全书七十三篇散文,写父母占了近半篇幅,陪苍老的父亲念着诗学走路,为父亲细心清洗眼屎、清理失禁;陪失忆的母亲耐心摆布“胭脂阵”,像带孩子一样把被子裹好她的身体,油条分成小块,放到热豆浆里浸泡,泡软了,再让她慢慢嚼。当忙碌成为我们生活的主题,这些平凡的细节总被有意无意忽视,触动的不光是我心中最软的角落,而让我静静反思,这些年,我以“忙”的名义错过了什么……
《目送》是全书的首篇,描写的是目送孩子的成长,目送父亲的远去。读完想起送娃上学的情景历历在目。每次送到校门口,娃背着书包走了,我一直目送着她,她偶尔也会回头摆摆手说,妈妈慢点,直到看不见了她的背影我才离开。渐渐地长大了,有时候知道惦记着爸爸妈妈。记得上学期,有几天腰不舒服,没往家打电话,她怕爸爸妈妈惦记。班主任让跟家长说说,她说没事,我爸也没空,还要照顾我妈呢。因为我做了腰椎手术,需要照顾。娃非常孝顺,放假时一直在照顾我,特别是做饭,色香味都不错。在煮的那碗面里,肯定有一个荷包蛋隐藏在碗底,好感动……真的长大了,能自己担待一些事情了。
妈妈知道以后的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你要学会自己处理。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鸟儿虽小,但玩的是整个天空。妈妈希望你就像一只羽毛丰满的小鸟,展翅飞向那蔚蓝色的天空,用你的辛苦和汗水,赢取你灿烂美好的明天。
《目送》所描写的都是人们所经历的,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时候是我们承受父母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依依不舍的、他们不放心的、满眼期待的目送。
依稀记得每次去看望父亲,他都会早早的在大门口等我,等我走时他同样会坐在门口目送着我渐渐远去的背影……
每次回老家的时候,总能远远的看见婆婆站在门口望着我们来的方向,有时候还会到村口等着儿女的到来。进了门总是有说不完的话,记得一次饭后,我们娘俩聊了近五个小时,好多时候你只要洗耳恭听就OK了。要走的时候还要跟在身后千叮万嘱,让你拿上这个带上那个…………,在婆婆的眼里我们永远就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这也操心那也操心,放心不下。
每天上班出门后,我在前面走,婆婆在后面叮嘱:慢点,路上小心。然后一直站在楼下目送着我离开直到转弯,满是慈爱和惦记让我心里暖暖的,心里默默的祈盼:愿时光慢些走,愿这样的岁月长留!
时光匆匆,岁月无情。婆婆年纪大了,听力不太好了,她经常会安静地坐在你的旁边说,我没事、你们说你们的,我就在这儿坐坐……我知道婆婆的心里是怎么想的,这时候,我和老公都会和婆婆开心地聊上一阵,婆婆会高兴的把今天在楼下溜达听到的事统统讲给你听,什么家长里短,新闻联播里的新闻等等,而这温暖的一幕一幕埋藏心底的记忆,成为幸福回忆。回忆总是美好,思念总是伤感。
少年不识愁滋味,更不懂站在家门口远眺我们离去的父母心里想些什么。为人父母之后,对父母的叮咛不胜其烦,认为他们的话多余,无甚用处。每次离开时,他们会更长久地站在家门口,目送我们渐行渐远。有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直到有一天,这种目送真的成了最后一次目送……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我们这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后我们也会目送着我们的孩子健步地离开。 “养儿方知父母恩”这句老话,是要你亲身感受之后才能深刻体会的。
读《目送》让我懂得了挽留不住的是匆匆的生命脚步,能留下的就是记忆;读《目送》让我懂得了对于生命,最好的态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读《目送》让我有更深的感悟:再多的遗憾不舍都不过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只能往前走,用现在来填补过去的空白和伤口,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和解。
人生在目送中渐行渐远,我们每个人都在时光的洪流中渐渐长大,我们眼前的背影从高大到佝偻,自己也慢慢变成了别人眼里的背影。我们的一生都在目送,不管走到哪里,背影永远是我们最美的回忆;目送永远是我们最温暖的惦念。
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们只是个过客,在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角色转换后,在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与被目送后,我们慢慢地成长着,也慢慢地更深层次地感受生活,给予爱也收获爱,时光无情,纵然有再多的留恋,也挽留不住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而我们所能做的,唯有目送,唯有珍惜。
最后与大家分享几段喜欢的文字:
相机,原来不是那么重要,它不过是我心的批注,眼的旁白。
一只沙漏里细沙流完是一段时间。一炷馨香袅袅烧完是一段时间。一盏清茶,从热到凉,是一段时间。钟表的指针滴答行走一圈,是一段时间。
“妈妈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递区号,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而面对父母的日渐衰老,我们是无力的阻止的。
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
母亲,是个最高档的全职、全方位CEO,只是没人给薪水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