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讲授:彭富春 整理:祝 青
第一节
现在我们进入到海德格尔关于诗意的思想的最后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这一部分我们在以前预先说过:一是讨论思想的学习,二是讨论思想的放弃,三是讨论思想作为建筑。这几个方面实际上是跟我们在座的各位自身的学习密切相关的。其中有一些是讲的关于存在的学习,但是事实上呢,又跟我们学习哲学、学习知识也是密不可分的。
我们先进入第一个方面,就是思想的学习。关于思想的学习,海德格尔在他的整个论述当中主要强调了三个方面:第一个,要学习居住。第二个,要学习思想。在这样一个前提下,那作为给予去思考的存在就会成为我们思想的一个重要任务。大家注意,这是我们要讲的思想的学习的三个方面。当然为了把这样一个学习的本性弄清楚,我觉得我们先可以脱离海德格尔,自己思考一下这个学习意味着什么。我们在座的各位,无论是本科、硕士、博士,都有一个学习的任务;对于我作为教师来说,也有学习的任务。但是我们对于这个学习的本性思考过没有?这里要请我们的同学思考一下,什么是学习?我们这里讲的是中文,我们这里不考虑这个海德格尔所处西方语言中学习意味着什么。我们首先看看这个学习的结构。学——学什么?你比如说我们孔夫子《论语》中的第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个“学而时习之”的这个“之”在宋明理学中都把它解释为“道”,当然对于我们现代来说,还有很重要的,就是学习技术,“技”。但是对于古人来说,或者对于古典教育来说,学这个“道”是最重要的。这个“道”让我们能够安身立命,让我们成为一个人,甚至成为一个理想人格的人。因此这是我们“学”的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学习“道”,学习“技”。那么这里就有这样一个问题:怎样学?如何学?
如何学这里就牵扯到一个“教”与“学”的问题,大家注意。那么“教”与“学”又有什么关联呢?是什么让“教”与“学”联系到一起的?很显然,我们可以说是“知识”,关于“道”的知识,关于“技”的知识。这是它们的联系点。但是差异在什么地方呢?差异在于这个所谓的“教”,教师,或者是学者、专家是“已学过”,这就是教师、学者、专家跟一个正在学习的学生不同的地方。一个是“已学过”,一个呢,是“正在学”,或者是“要学”。这是这个“学什么”之后,这样一个结构。第二个是“如何学?”“如何学”就牵扯到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但是这个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又被前面“学什么”,就是“道”的知识和“技”的知识所规定的。与此相关,“如何学”还有另外一个关系。我们刚才讲的只是两个。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关系是什么呢?就是“学”和“习”的关系。我想请同学们说一下这个“习”在这里意味着什么?练习!对。练习又意味着什么呢?我们有练习本。大家想过练习是什么?还有什么?重复——对同一个事情的重复。练习,很简单的,就是对同一个事情的重复。但是这里,大家就一定要注意:为什么需要对同一个事情进行重复呢?这都有奥妙的——实际上很简单,但原来我们都没有思考过。但是一旦思考出来以后,大家会觉得如此地简单,如此的简明。为什么要重复?因为那是永远存在的同一性。如果用哲学的话来讲,它是永远存在,它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才需要对它进行重复。关于这个“练习”作为对同一个事情的重复、训练,是我们所有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只有把这种同一的、重复的练习做好以后,其他的东西就很简单了。
这是我们对中文当中的“学习”进行的大致的分析。大家注意这个环节:首先是学什么,是因为知识又可以分为“道”的知识和“技”的知识。然后是如何学的问题。这如何学的问题又牵扯到“教”与“学”的问题。就牵扯到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牵扯到“学”和“习”的关系。这是我们中文的学习的意义。但是这个地方,如何我们按照《说文解字》或者传统训诂学的套路的话,就会发现这里面有这样一个东西:“学”——“子”,有人在里面,而且是小人。所以这个“学习”说到最后就是成人之道,如何使这个儿童变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真正的人,或者按照我们中国传统的说法,成为一个君子、一个圣人。这是我们中国讲得这个学习。那么我们还可以附带回顾一下我们过去所讲的西方的学习。我们知道西方这个关于学习的研究,是所谓的教育。“教育学”的德语“Pädagogik”中,“Päda”是儿童,我们也可以说是“子”。西方的教育,或者说学习,在根本上也是如何使一个儿童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样一个问题。那么这个学习,除了我们传统的关于经验型的学习之外——就是所谓手把手地教,这样师傅带徒弟的方法之外——一个很重要的是什么?就是我们讲的阅读经典文献。因为所谓的“道”和“技”都是表现在文献当中的。因此这个学习就具体表现为对经典文献的阅读。
这个阅读我上次已经说过,在德语当中阅读就是“采集”(lesen),把古今中外的这些东西如同是美妙的果实一样采集过来。当然这个采集不是不分好坏、不分良莠,而是什么呢?还有“精选”(erlesen)。因此这是我们同学对这个“学习”应注意的这样一个本意,它在中国的语言和西方的语言的基本意。在这里,我再重复一下,我们同学们要学习思考,学习学习的话,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进入到语言本身所既有的思路当中去。这些东西并不是我的什么发明创建,我们中国的语言和西方的语言,关于这个学习已经早就说出来了,只是我们由于受到各种偏见的影响,根本没有去听,或者听了以后我们把它给忘了。这是我们讲的一般学习的意义。
那么海德格尔这里讲的学习的一个基本的态度是什么呢?海德格尔这里讲的学习,首先一个前提是我们还不知道如何学习。当然这个话,还可以把它具体化。所谓不知道学习,是我们还不知道学习居住,还不知道学习思想。那么现在对于我们一个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学习居住、学习思想。
下面我们进入到文本,这个文本我在前面已经预先勾勒了一下:首先是学习居住,然后是学习思想,最后在这样一个关联之中,那给予去思考的存在就会给予我们。当然我们首先要注意到,学习居住与上面的关联,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前面第一个讲的是家园的本性,而这个家园的本性主要是从语言作为家园的本性来进行阐释的。这里讲的语言——我再三强调下,请同学们注意——这里的语言不同于我们日常所讲的语言,这里的语言是作为“道”的语言,在海德格尔那个地方,就是所谓“纯粹语言”,或者“诗意语言”,只有这样一种语言,才能成为我们的家园。如果按照现代的话来说,只有这样的语言才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才是我们安身立命的地方。
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也有很有趣的例子,我们知道孔子对“美”有个很著名的规定,叫“里仁为美”。“里”就是居住,或者是临近,居住在仁的地方,或者临近与仁的地方就是美,或者是美本身。那么这就被他的弟子——孟子,追随者——进一步扩充为“居仁由义”。是什么意思呢?孟子就讲人真正居住的家园是在“仁”里面,人真正行走的道路——“由”作为道路——是“义”。行走在正义的道路上,居住在仁爱的家园,这是孟子的原话。那么我们可以从所谓的“里仁为美”、“居仁由义”,来应证海德格尔的说法,所谓的语言作为我们的家园。当然我们知道,他所谓的“纯粹语言”,或者“诗意语言”,在根本上讲的是一种智慧,就是告诉我们怎么生活、居住在这个世界中。但我们中国的这个“里仁为美”、“居仁由义”并没有把它理解为一种语言,同学们注意,这是我们中西对这个家园的理解有共同的地方,也有差异的地方。海德格尔把家园理解为语言,但是我们中国人把这个“仁”理解为什么?孔孟理解为什么?这里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所谓中西思想的差异。孔子将其理解为“情”和“心”。孟子在这里理解为“心”,我们上次讲的“不忍人之心”、“测隐之心”,就是孟子讲的“仁”。那么在孔子那个地方呢?主要是亲情,他是从人的心灵出发的,而不是从一种由神或者由诗人所说的一种大道的语言出发的。这是关于家园的统一性和差异性,尤其是中西的差异性,这是对我们上次讲的简单重复一下。这样一个无家可归的问题,尤其是在技术时代下的无家可归的问题,得到了彰显。当然我们还可以补充一下,在历史上有没有无家可归的问题呢?也有无家可归的问题。比如说基督教就认为人们,尤其是那些犯罪的人们,是在荒原上漫游的,因此才有归依基督教的问题。有所谓迷途的羔羊重新回到正路上的问题,回到他自己的真正的家的问题。那么对于我们的孔孟之道也有这样的问题。孟子讲得很清楚“居仁由义”,大家注意这个“居仁由义”居住在仁爱的家园里,行走在正义的大道上,这不是后天赋予的,是天生赋予的。我们知道孟子讲的“良知”是天生赋予的东西,但是我们有很多人却抛弃了它,抛弃了仁,抛弃了义。“抛弃”在孟子那里叫做“放心”,就像我们在农村的同学有经验一样,放鸡、放猪、放牛:那些牧童坐在那里玩,让那些鸡、猪、牛跑了。这里放心是什么?让仁义之心跑了。所以孟子讲,我们要返回家园,返回家园的一个很重要的事业是什么呢?就是所谓的学问。孟子讲“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所谓这个学问就是要找回跑掉和丧失了的心。当然“心”在这里还要具体化,就是仁义之心。我们这里讲中西历史上都有无家可归也都有返回家园的问题。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像海德格尔一样,突显了无家可归的主题,并且把当代思想的一个使命看成是还乡,明确地用这样一个语言把它形成主题。我们可以说前面这样一些东西都是前主题化的。那么现在还乡首先就意味着要居住,也就是把握存在,把握居住的本性。你只有把握了存在和居住的本性,你才可能真正地居住于其中。你如果连居住是什么都不知道,你怎么可能去居住呢?那就像我们日常语言中所说的“认贼作父”。
文本:
3.3.3.1.思想之学习
如果还乡在此意味着人从无家可归转入家园的话,那么,它在此需要一思考:“在技术化的同一形态的世界文明的时代里,家园是否和如何可能”(D,183)。家园是否是可能的,这已经变得清楚,凭借于无家可归唤醒了乡愁。家园如何是可能的,这却必须依赖于:人如何学习和准备居住。
人为什么必须学习居住?虽然人一直认为他已经居住于世界上,但是,他却还不知道居住的本性。与此相应,他还不可能经验到无家可归。“那居住真正的困境在于,要死者总是首先又要追寻居住的本性,他首先必须学习居住”(VUA,156)。还乡作为通往家园的道路首先成为可能,只有当人学习了居住的本性的时候。
这里是承接前面的思路,但是不是承接我们上一个文本,而是承接哪里呢?承接无家可归。承接无家可归走向家园,在这样一个大的思路当中。这个无家可归到家园,还乡这样一个路程同时还要把它具体化,是何时代的无家可归,是何时代的还乡。那么海德格尔明确地指出是在技术化的时代里还乡如何可能,家园如何可能。这里就有这样一个问题:技术本身可不可以成为家园?对于罗蒂和美国一批所谓海德格尔主义者认为:其实家园并不远离技术,家园就在技术当中。所以,他们认为拯救在美国已经发生,就发生在美国的这些实用主义、技术主义当中。因此同学们要注意:对同一个事情的思考是有不同态度的。美国人并不这么认为,非要像海德格尔一样,技术化的时代无家可归非要寻找一个家园。美国人觉得技术已经给这个世界提供了一个家园,而且是更美好的家园。这是所谓的美国主义对技术化的态度。那么美国这种技术化的态度把现在的家园设想成为什么呢?民主加技术。与此相关的是海德格尔当时所面临的另外一个意识形态,就是所谓俄国主义,也就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什么?就是电器化加苏维埃。一个是美国主义,或者是资本主义;一个是俄罗斯主义,或者是共产主义。这两个东西是不一样的,但是在海德格尔看来,是同样一个东西。这同样一个东西,首先是技术,一个是电器化,一个美国讲的技术;第二个是苏维埃,就是人民政权加上民主。海德格尔是反对民主的,海德格尔比较赞同所谓的精英政策。当然社会采用什么样的制度我们另外不谈,这里我们主要是考虑到海德格尔所反对的美国主义和俄国主义,它们都有一个共通的东西就是对技术的崇拜,觉得技术可以拯救我们这个时代,提供一个美好的家园。那么我们中国人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知道,中国人过去是学苏联的,现在学美国。这种技术至上,或者技术主义的观点在我们中国可以说是无孔不入,我们其实在毛泽东时代就有这样一句话,叫做“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多”、“快”、“好”、“省”,其实就是技术主义的绰号。
当然我们现在的人文知识分子觉得这个技术之国有它的危险性。因此就有人引来了基督教,有人要回到国学、回到儒学。这个具体的套路我们就不讨论了。这里我们只是为理解海德格尔的返回家园提供广大的、开阔的背景。那么对于海德格尔来说,很简单,是不同于美国主义,也不同于俄国主义,当然我们还可以再加一句话,也不同于毛泽东主义,不同于我们中国主义。他是觉得在这个技术化的时代里,要寻找一条与技术不一样的道路,给人提供一个家园。这里附带讲两个趣闻:海德格尔一生是不开汽车的,大家知道——可以坐汽车,但是不开汽车。第二个,海德格尔是不穿西装的,他穿的是他自己民族的服装。他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把他的理念是贯彻到他的日常生活当中去了,他不止是口头上讲这些,他是付诸行动。所谓的汽车,大家知道,是最典型的一种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那么所谓西装,我们现在所讲的西装——并不等同于欧洲哪个国家的民族服装,我们甚至可以说它就是全球化,一种技术化的结果。海德格尔就觉得,在技术的时代里,在无家可归的时代里寻找家园是可能的。但是关键就是如何建立这个家园。如何建立这个家园,对于海德格尔而言,就是学习和准备居住。当然这句话我们可以把它翻译成另外一句话,就是学习和准备存在。我们讲学习和准备存在,我们可以考证下中西历史上也有学习和准备存在吗?也有。但是差异又在什么地方吗?
比如说,在西方,我们要准备上帝的再临。但是如何准备好上帝的再临?你必须清扫好房子,准备好神殿,或者是教堂,以提供一个地方,上帝才可能再临。当然我们讲这个教堂、神殿除了外在的之外,还有很重要的是我们内在的,因为我们的身体就是上帝的殿。保罗在他的书信中就讲得很清楚:我们要等待上帝的到来,如同等待小偷到来一样。因为他是在不知不觉的时候到来的,所以你时刻不能放松,否则他就跑了。那么中国呢?也有。比如说,中国的道,中国的禅,也是要给神提供一个地方。当然这个神不是西方的神,而是精神的神。那么我们如何能给精神提供一个地方呢?我们要虚静,只有当人虚静的时候,精神才会来临,神才会来临。这里和海德格尔的套路是一样的。我们要还乡,我们要学习和准备居住。我们要给还乡和家园提供一个可能性。但是这里我请同学们考虑下,海德格尔和西方的基督教和中国的道教、禅宗有什么不同?我们前面已经说过,我们讲家园,海德格尔讲家园是语言,我们讲家园是亲情,是仁心。当然西方可以是讲上帝。那么这里学习和准备居住这个差异在什么地方?就是我们所讲的无论是道家和西方的基督教,他们都把这个学习和准备的过程精神化,是个精神性的东西。虽然海德格尔在他的哲学里也谈到过精神,但是他最根本的是存在。当然这个存在不能被理解为物质的存在或者现实的世界,他这里的存在是语言性的存在。因此,一个人找到所谓的家园,对于海德格尔而言——我刚才前面只是比附的,大家注意——并不是所谓的精神家园,也就是说并不是所谓的灵魂的修炼。而是什么?进入到语言之中,并且居住于其中。所以像海德格尔这样的思想家,他不是灵修大师。大家注意这样一个问题,他不是不主张灵魂的修炼,他不把所有的问题都还原于这个灵魂和精神的修炼。因为什么?语言的问题,尤其是他所讲的“纯粹语言”、“诗意语言”是远远大于我们的灵魂,大于我们自身的精神。我们可以说这个灵魂和精神的问题是内在性的问题,语言的问题是——如果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来讲——就是比内在还内在。还有一个是什么?比外在更外在。这是对海德格尔对如何学习居住、如何准备居住的一个大致的阐释。
当然我们注意到学习和准备居住设定了一个前提——就是人还没有学习居住,还没有准备居住。那么如果人们还没有学习,还没有准备居住,就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他不知道居住的本性。虽然我们居住,但是不知道居住的本性。第二个,他不能意识到无家可归。虽然是无家可归,但是他不能把无家可归当无家可归。因此,很简单,第三个问题,他也不可能返回家园。所以这是海德格尔对居住问题,或者说是学习居住所具有的一个前提的一个大致的分析。这样一种思路,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时常发生的。你比如说我们这一时期的口号,提出“和谐社会”,那它前提是什么?前提是不和谐。就像我们现在提出的“抗震”这一口号,如果没有地震,何来“抗震”呢?因此,我们讲要学习居住,首先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们还没有学习居住。这就要请我们同学自己在进行思考的时候,不要把自己所说的东西当做一个绝对的前提,而要注意你这个语词,这句话所蕴涵的还没有说出的东西。而这个还没有被说出的东西是需要有人把它说出来的。
第二节
我们在上一节课主要是追随海德格尔,讨论了如何学习和准备居住的问题。那么这个如何学习和准备居住又预设了一个前提:我们还不懂得居住。也就是我们还没有真正地居住过。这个如果我们追溯一下海德格尔,他整个一生的表达是很有意思的。我们说“虽然我们居住,但是我们还不懂得居住”,这句话可以变成“不懂得存在”。因为居住在他那里就是存在。这是第一个“虽然……还没有……”。第二个“虽然”,虽然我们是理性的动物,我们是思考的动物,但是我们还不懂得思考。第三个“虽然”,虽然我们是理性的动物,是会说话的动物,但是我们还不会说话。那么海德格尔讲的这几点,是从几个已给予的事实出发,也就是说是海德格尔自身所面临的困境。正是他意识到这个困境——“不懂得存在”,所以才追问存在;“不懂得思考”,所以才追问思考。什么召唤思考——翻译成中文叫“什么召唤思”,“什么叫做思”——实际上,应该是“什么召唤思考”,或者“什么命令思考”;虽然我们是说话的动物,但是我们不懂得说话,所以我们才要聆听语言,并且对应语言。这是海德格尔对应我们所讲的哲学的主题所做出的判断,并且得出了他自己的一个思路——他的思路是跟一般人是不一样的。这个思路有一个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是什么?一个是“已思考”。大家注意,海德格尔的出发点,他的思考,他的创新,他的求新意识,是从“已思考”出发的。这个已思考是什么?已给予的——大家注意,“已给予的”就是摆在这里的,对于海德格尔而言,即从古希腊一直到他之前的各种哲学问题、思想问题。因此我特别奉劝我们一些求新的同学:新的东西都是从旧的东西里出来的。没有旧的,就没有新的。海德格尔所讲的都是已思考的,然后找出其中未思考的。那么这个未思考的,是要思考的。一个是“已思”,一个是“未思”,一个是“要思”。那么这个“要”,大家注意,不是你要,我要,而是思想本身要——因此这里的“要”一定要克服那种主观主义、意识哲学的那种主观想法——是事情本身要,而不是我的一种欲求。如果明白了这样一点,就会懂得他在思考存在的时候,思考语言的时候,他其实也有他的套路,就是我们所讲的海德格尔的套路。这我在过去也是经常讲过,我们学习哲学一定要摸清他的套路,就像你看一个所谓的武林高手,你先不一定要打倒他,你首先要搞清楚他的套路。你把他的套路搞清楚了以后,他那个千奇百怪的花招就好懂。而且你甚至可以判断,他的那套东西是不是花拳绣腿。如果这个哲学,你能搞清它的套路,它所讲的那些玄妙的东西,就不玄妙了,因为它一切东西都是按照那个套路去弄的。
我们接着从海德格尔讲,从学习和准备居住这个问题出发,回到一个预设的问题:就是人还不懂得居住,不知道居住的本性。那么现在就要学习居住。学习居住,大家就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知道过去在批判康德的时候,就讲我们是先把这个游泳的姿势学的滚瓜烂熟再跳到水里去,还是边学边干。当然康德不一定是这个意思。我们当时批评康德的时候,说他总是要先批判人的理性的能力——先在岸上把这套游泳的花招,手怎么动,脚怎么动,这些东西弄好,然后再去游泳。那么对于马克思来说,这种理性的能力不需要你去批评,理性的能力已经在实践当中发挥了它的作用,而且就在实践之中,我们才能知道理性是什么样的。那么这里就有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学习居住,是先学习居住的知识,还是已经在居住之中?同学可能已经知道答案。我们这里所谓的学习居住,实际上我们已经在居住之中。只不过,我们要去经历,要去经验——海德格尔讲“经验”——这个居住的本性。去掉关于居住的各种遮蔽,而显现居住自身的本性。因此同学这里一定要注意,这个学习居住的本性并不是外在于居住自身的,而是我们已在居住之中再去思考它,再去经验他的本性。好,下一段:
文本:
为了经验居住的本性,思想必须居于语言之中,此语言是人的家园。“语言是开端性的维度,立于其中,人的存在首先才可能对应于存在和它的要求,并在对应中从属于存在。独特地完成此开端的对应,这正是思想”(GA79,71)。这刚好也是学习的意义:“将所作所为在对应中带入那每次向我们所根本劝说的”(ÜS,5)。以此方式,思想之学习便是让居住。在此居住中,人倾听并从属于居住的劝说。
我们注意下海德格尔的思路。人学习和准备居住,这是第一。第二,人还没有学习居住,人还不知道居住的本性。现在我们就是要去“经验”它。大家注意一下这个词在海德格尔思想当中的非常重要的地位。海德格尔使用“经验”这个词,是不同于体验的。经验和体验在英语当中都是一个词,但是在汉语和德语当中,是很奇妙的。“体验”主要是什么?身体的经验,个体的经验,个人的经验。而“经验”是存在的,因此这个存在的经验是要去掉你的个体化的东西。那么对于海德格尔而言,我们现在学习居住,就是要我们经验居住的本性,也就是要我们经验存在的本性。在这样一个经验存在和居住的时候,存在的本性直接向我敞开,这也就是所谓的经验比一般的思想,比一般的理性更重要的地方。因为经验对于海德格尔而言是一个本源的思想,而不是理性。当然这里的经验——我刚才所讲的,不同于体验——也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讲的“经验”、“尝试”、“感性经验”和“理性认识”,不是这样一个意义。因为“感性经验”和“理性认识”这样一个关系当中,“感性经验”是比较低级的。但是对于海德格尔而言,这样一种经验就是一种最根本的、最本源性的思想。经验居住的本性,就等同于居住于语言之中——因为我们说过,居住就是居住在家园之中,居住在家园就是居住在语言之中。要经验语言——但是这里又预设了这样一个前提——我们已经在语言之中,因为没有语言这种开端性的纬度,我们是没法生活的。也就是说我们人作为人,就已经生活在语言之中。这是大家注意的第二点。第三点,这种生活在语言之中,人跟语言的关系是什么关系呢?是一种言说和对应的关系。也就是语言向人言说,我们对应它,回应它。但是海德格尔的这个言说——大家注意——海德格尔将其称为“劝说”,这个劝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被想起是给大家做政治思想工作,或者是心理安慰、劝慰。但是“劝说”在这里主要是什么?是指引性的,指示性的。就是指引人如何去存在。那么人的思想不过是对这样一种指引性语言的倾听和对应。大家注意到,当我们把存在或者是居住理解为存在居住于语言之家的时候,思想在这里得到了具体化。思想在这里就是倾听语言,对应语言。那么也正是在这样一种倾听和对应的时候,让居住发生,让居住成为居住。因此在这里,请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思想和居住本身是有差异的,但是它在语言的言说和对应之中,它本身有达到了合一,或者说,聚集在一起。
前面我们所讲的都是学习居住的问题。但是学习居住的时候,就已经带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学习思想。下一段:
文本:
如果思想要经验到居住的本性的话,那么,人必须首先还要学习思想。因此这已经设定了,人尚未在思想中思考。作为理性的存在,人是在存在着整体中能够思考的。假使人还不能思考的话,那么,思想对他来说首先只是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不是不可能的。但是,这种可能性却是如此地脆弱,以致于在技术的世界里甚至存在着无思想性。于是,人不思考,而是计算。凭借于计算在技术世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思想只是拥有消失的意义。这种无思想性源于人在思想前的逃亡。“但是,归属于这种在思想前的逃亡还有如下,亦即,人既不愿意看到逃亡,也不愿意承认逃亡。如今的人们将甚至毫不犹豫地否定在思想前的逃亡”(G,12)(本文由微信公众号“慧田哲学”推送)。人为什么逃避思想?因为思想是存在的思想,但是存在却作为虚无虚无化。如果无之无化规定了存在和思想的话,那么,思想到达了无根据。这正是其原因,为何畏惧在世界中畏惧,为何本原性的真理在历史中被遗忘,以及为何信息语言的无思想性存在着。
我们前面主要是讨论学习和居住的问题。但是在学习和居住的时候——正如我在前面所说,学习居住就是学习存在——但是学习存在同时又相关于学习思想。因为存在和思想同属一体。那么这里讲学习思想跟前面讲学习存在和居住的思路是一样的,就是我们要学习思想的话,是因为我们还不会思想。这里请同学们注意,这个不会思想是如何产生的。不会思想来源于人的一个基本的规定:而且这个规定是西方的一个独特的规定,就是“人是理性的动物”,当然我们同学还可以考虑下,我们中国对这个人是怎么规定的。“人是理性的动物”并不是中国人的说法,这是西方人的说法。你比如说,我们刚才讲到中国,讲到孔孟的时候,尤其是在孟子那个地方,讲得很绝:如果人没有仁的话,就是非人也。那么反过来怎么说?如果人有仁,那么人就可以是一个真正的人。因此可以讲这个“仁”是中国对人的一个基本规定——至少在孔孟那个地方。那么这个“仁”还要把它转换为仁爱之心,而且这个仁爱之心是天生的,是人的良知、良能。那么这个“仁心”跟“理性的动物”有什么不一样?按照西方的说法,“人是理性的动物”。按照中国的说法,“人是具有仁心的”。“仁心”跟“理性”差异在什么地方?我们上次讲课特援引了孟子讲的人有“测隐之心”,人有“不忍人之心”,这个“心”,“仁心”在孔孟,尤其在孟子这个地方还不是理性的。因为我们知道理性表现为是一种思想的能力。理性是什么?理性的最基本的规定就是思想的能力。人有能力去思想。那么这样一种思想的能力在形而上学那里就是追问根据,提供原则。其实有的同学经常援引我们的标签“无原则的批判”,“无原则的批判”就是反这个理性,超过这个理性的。而且这个“无原则的批判”是整个现代、后现代思想的特点。回到“理性”,“人是理性的动物”,这是讲人有思想的能力,他提供原则,追问根据。那么这里,“仁心”是缺少这种能力的。“仁心”主要是什么?主要是一种爱,还可以具体化一点,怜悯、同情、关爱——而不是理性所讲的思想自身的,建立根据,提供根据这样一种东西。这是关于“人是理性的动物”的基本说明。我们知道在现代社会,对人的基本规定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包括上次讲卡西尔理性神学的时候,在理性动物之后,我们又有了很多规定,工具的动物、符号的动物、劳动的动物。那么对海德格尔而言,把人跟动物扯在一起,尽管你说他具有理性、符号、工具,或者其他的能力,都不是对人的提高,而是对人的贬低。
那么我们讲这个现代社会不再讲“人是理性的动物”,是不是完全否定人的理性呢?不是这样的。这里只不过揭示理性的限度,并且为理性寻找一个更本源的东西。那么对于海德格尔而言就是存在自身,或者是对存在的经验。当然这里我们不谈,我们只是谈“人作为理性的动物”它对思想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对于海德格尔而言,“人作为理性的动物”证明人是能思想的,但是,这里一定要注意,这里能思想还只是一种可能性。而且这种可能性,在海德格尔那里是以一种弱的形态表现出来的,这种弱的形态就是说不是不可能的。就像现代思想曾经追问的“允诺”,就是许诺。大家知道许诺,有各种各样的许诺——一定、可以、可能、不是不可能,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许诺。你比如说人结婚的时候,过去是在教堂里,那么现在是在餐厅里,结婚主持人冒充牧师,要新郎和新娘在这里许诺。这里注意这个许诺,中文是“我愿意”,英文是“Ido”。这里“我愿意”是一种什么形态?当然“我愿意”中文这个词,就它单独而言,还没有强化这一点。是通过什么强化的呢?是通过上帝所允诺的是不可分开的而强化的这么一个东西。也就是说,强化它的必然性,强化它的永久性。但是事实上,这个允诺,我们知道还有其他一些弱化的允诺和许诺——可以的,是不是?甚至“愿意”这个话,很多也是包含了不愿意的。那么这样一个最弱化的允诺和许诺,就是说,不是不可能的。对海德格尔而言,这样一种现代思想,对于人的这样一种思想的能力——人作为理性的动物去思考,它只剩下一个最弱的形态,就是不是不可能的。不是不可能的到最后会变成一个什么呢?变成不可能。那么不可能就会导致人作为能思想的动物最后变成“不能思想”。这个不能思想是我们“人是理性的动物”这句话所包含的,但是在现代思想当中,这个不能思考——大家注意,变成了“计算”。思考跟计算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这样一个意义上,海德格尔说“科学是不思考的”——当然这句话还可以把它具体化一下就是:自然科学是不思考的,技术科学是不思考的。因为什么呢?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它就要“计算”、“算计”。这种算计当中就有所谓的推论、考量,最简单的一种——最后会把它数字化、数量化。就像我们所知道的,前不久大家一直在批评的GDP的问题。GDP最后把一个地方的政绩工程,或者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都简化为它的经济总量的增长数。但是同学们注意,有些地方的GDP虽然增长的很好,但是人民生活的并不幸福。因此,一个国民的幸福指标,或者幸福的感觉,并不是只是通过GDP,通过计量所能实现的。大家想想,这个感情是能被计算出来的吗?就像我们日常语言中的一个话:“良心值多少个钱?”是不是?大家知道说“良心值多少个钱”的时候,正是在用一种计算性的思维在否定良心的存在。良心当然是不能说是多少钱的,良心超过了这个东西。但是,在我们这个时代里,由理性的不思想——由“人是理性的动物”变成不是思想性,而使思考不再思考,而变成了一种计算。那么这里海德格尔就要追问这样一个原因:为什么人们作为理性的动物不思考,而去计算?原因在于人们逃避思想。那么人们逃避思想又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存在自身的原因。这个存在自身的原因——根据海德格尔的表达,就是“存在作为虚无”。
如果存在作为虚无的话,人们就不可能去追问这样一个存在,也不可能去追问这样一个思想。因为我们知道,过去所有的存在都是关于存在者的思想,而不是关于存在的思想。因此,这里就具体的表现为几个形态:一个就是海德格尔在他早期思想当中所谓的“畏惧”,那么在中期思想当中,所谓的“对存在的遗忘”,那么在他现在的思想当中,思想变成了计算,变成了信息语言的交流。这是海德格尔对于还没有学会思想这一点从两个方面来谈的:人是理性的动物,只是具备了这种可能性,但是他最后可以弱化为不是不可能的,以致于是不可能的。第二,是这样的一种思考,在现代,完全变成一种计算,变成一种信息语言的交流。那么对这样一个思想的状况,海德格尔追问它的原因,是在于人们逃避思想,而这个逃避思想,又在于存在自身它的虚无化的问题。这是对于这个无思想性的基本说明。
那么下面海德格尔对此还要进行进一步的探讨。这个进一步的探讨,一个是思想的意愿。第二个呢,思想的能力。对于海德格尔而言,我们在目前所探讨的,主要是从存在自身出发,存在自身遮蔽自身,存在自身虚无化,因此导致了大家逃避思想。但是如果从人这个角度来讲,导致这个无思想性,主要是人有意愿,而没有能力。因此下面两段主要讨论人的这种意愿,尤其是这种强烈的主观意愿如何阻碍了人们去思考,同时人们如何获得一种思想的能力,真正可能地去思考。
文本:
在这种意义上,无思想性本原地立于人的存在之中并最终甚至立于存在自身。正是因为人能够去思考,所以,人也可能不思考。人是如何可能不去思考的?“作为理性的动物,人必须能够思考,如果他只是意愿的话,但是,也许人意愿思考却不能思考”(VUA,123)。为什么?因为思想的意愿阻止了思想的可能,所以,人再也不能思考。人如何能够学习思考?“我们学习思想,凭借于我们注意,什么是那给予去思考的”(VUA,124)。那给予去思考的,是那令人思虑的,这又显露为无思想性自身。“那最主要地从自身出发给予去思考的,即最令人思虑的,应该在此表明,我们尚未思考”(VUA,126)。
但是,思想之所以尚未思考,并不是因为思想是无能的,而是因为那要思考的自身反离而去。只有当那要思考的从人转离,人才不可能思考,虽然人要思考。这却在于:那要思考的向人给予了“思想可能”,这却不能把握为人的能力,而是为思想的元素。通过思想可能,人能够在思想中思考。但是,当那要思考的自身转离的话,那么,思想的元素将丧失掉。于是,思想也是不可能的。
我们注意一下关于“要学习思考”的基本思路。在前面我们已经说了,我们刚才所讨论的是源于存在自身的原因,人们逃避思想。那么这两段主要是从人的角度讲,为何我们还不会思考,还不能思考。这里请大家注意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意愿”,一个是“能力”。对于海德格尔而言,因为人意愿去思考,所以人不能去思考。这个意愿阻止了人思考。那么思想如何才能发生呢?思想必须考虑到思想的可能,考虑到能力。而人们有意愿去思考的时候,正好丧失了他思考的能力。当然这里就请同学们要根据海德格尔的思路进一步探讨,他在这里讲的这个“意愿”、“能力”,跟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意愿和能力是不是一回事。
首先我们注意“意愿”,意愿去思考。这个意愿,在海德格尔和西方思想上,就是所谓意志,就是人的意志。我们知道意志有很多种,但是在这里我们要把它具体化,是种什么意志?意志有很多种:求生的意志,乃至求死的意志,但是在这里是什么?是思考的意志。思考的意志,我们把它变成一句话,怎么表达?我要去思考。但“我要去思考”,还不对,还要具体化。“我要去思考”并不是我在这里想入非非,白日做梦。这是什么?“我要去思考”什么东西?我要去思考存在。大家注意,他一个词本身是包含这个东西的,只是大家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当中,要把这些其中没有显示出来的东西显示出来。那大家也许会问:那么为什么海德格尔在这里不说清楚,包括你写的这个论文为什么在这里不说清楚呢?因为他已经有一个具体的文本在这个地方,他不需要在每一个地方都重复这个事情,这么一个问题。我们在这个地方,就为了使大家了解的更清楚,因此就把这样一个空白补充出来。我们知道,就像心理学有一个“格式塔结构”一样,填空一样。他在上下文中确定的一个东西,就是它,不可能有其他别的东西。那么在这样一个上下文的语境当中,海德格尔讲的思考的意愿就是人思考存在,人要思考存在。那么人要思考存在,这样一个意志就会表现为人要设定存在。人要设定存在——如果根据我们一般的近代语言,或者概念机器来说——就是主体设定客体,人设定世界。在这样一个意义上,他的意志是支配了人的思想,支配了人的行为。而反过来呢?人根本就不可能去倾听、去把握存在自身的东西,存在自身的意义。因此我们讲,这种意愿它是阻止了人们真正去思考存在的。对于海德格尔而言,人跟存在的关系,恰恰是要去掉这个意志,恰恰是要去掉这个设定——也就是说,应该没有意志,没有设定,人自身委身于存在之中。这个在以后,我们还会把人跟存在的关系描绘的更清楚。
这是关于所谓的思想的意志的问题。那么关于所谓的思想的能力。海德格尔实际在这里表明首先人是因为这种意愿表现的没有能力。当然要注意,正如前面海德格尔所揭示的:人在存在的面前表面得没有能力思考,并不是因为人自身的无能。大家注意,而是什么呢?而是这种存在没有给予人一种思考的可能,因此导致他没有这样一个思考的能力。存在没有给予人这样一种思考的可能,因此导致人没有这样一个能力。因此重要是什么呢?是要找到一种可能的元素。这种可能的元素只是存在自身。这是海德格尔在这个地方所揭示的,从人这个角度,从这个意愿和能力,来探讨我们时代的无思想性所产生的根源。
再简单归纳一下:这个意愿是因为人从意愿出发,阻止了人去思考存在。那么这个能力呢,主要是因为存在自身隐身而去,没有给予人这样一种思考的可能,因此使人丧失了这样一种思考的能力。
这是对于这个无思考性的一个大致的讲解。下面一段的大致思路,我给大家先讲一讲:我们讲人不懂得居住,人不懂得思想,这就有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人懂得了思想,最应该思考的是什么?对于海德格尔而言,人还不会思想,是最值得思想的。而不是说要思考什么其他另外的东西,什么神秘的东西。正是因为人还不会思想,这才是我们时代的真正的困境,才是值得我们思虑的,才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这是下一次课我们要讲的内容。
今天到此为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