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说心经(九)

说心经(九)

作者: 習儒斋 | 来源:发表于2018-12-28 17:30 被阅读16次

    文/太哥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几句心经,怎么解?

    这里牵扯一个佛学的十二因缘话题。在《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中,普光正见如来对颠倒女人宣说十二因缘:

    (1)无明:就是一切烦恼的总称。缘起性空,无所明了,因而妄生一切执著,故此谓为“无明”;

    (2)行:一切行为,因为无明所造的种种善业和恶业;

    (3)识:随业受报,因为过去业力所驱使,挟持所造善恶种子前来投胎;

    (4)名色:名指心识,色指形体。因为一念爱染就会投入母体为名,成胎之后为色。此所谓心物和合而成胎,胎相初成就叫做“名色”。

    (5)六入:即“六根”。我们在母胎十个月的中间,由名色渐渐成长到六根完备,于出胎后对六尘境有互相涉入的作用,故名“六入”;

    (6)触:即接触。六根、六尘和合而成触。指出胎之后,这个六根与一切外境之接触;

    (7)受:即领受。根境相对于违顺二种境界上,生起苦乐二种感觉,谓之“受”,此即为对境所起的一种情绪;

    (8)爱:即贪爱。对于五尘欲境,心生贪著,此即为对境所起的一种贪染心;所谓青春年少时的情爱。

    (9)取:即妄取,追取。遇喜欢之乐境则念念贪求,必尽心竭力以求得之,遇所憎之苦境则念念厌离,必千方百计以图舍之,此即为爱染欲境的一种趋求。

    (10)有:即业。即有因有果,因爱而取,而有生老死,业力牵引,因果不亡,于是演变成为三界轮回的事实。此当为所作业力感报的一种规定;

    (11)生:即受生。以现在所作之业为因,依因感果,必招来世受生,此即为未来受报的一种活动;

    (12)老死:即老耄和死亡。诸根衰败叫做老,身坏命终谓之死。有生就不能不死,四大和合的身躯,自然从少到老,无常转变必至于死,此即为未来受报的一种结果。

    这十二因缘法,前者为因,后者为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

    所以,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

    颠倒当知,一切众生,不能见于十二因缘,是故轮转生死苦趣。若有人见十二因缘者,即是见法,见法者即是见佛,见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一切诸佛以此为性,汝今得闻佛说此十二因缘,汝今以得佛性清净,堪为法器。

    这个十二因缘法,可以理解为我们众生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什么力量推动我们来又让我们去!

    因为过去的一念无明妄动,便有行为造作,有行为造业便有入胎之识。有入胎之识便有现生之胚胎,有了胚胎便具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出胎后,六根就会有六种触觉,有六种触觉便有六种感受。有感受便懂得爱,懂得爱之后,就会执着,极力去夺取,有所夺取,便会形成未来世之业因。有了未来之业因,就会领受来世之生。有生就必然会有老死,及一切忧愁悲伤苦恼。这就是十二因缘的顺生门。

    如果没有无明妄动,那里会有行为造业?没有行为造业,怎么会有入胎之识?没有入胎之识,那裹会有胚胎这个色身?没有色身,就不会有六根存在。没有六根,就不会有六种触觉。没有触觉就没有感受。没有感受便没有爱。没有爱就不会有执着夺取。没有执着夺取,就不会有未来生之业因。没有未来生之业因,就不会有未来世之生。没有生,就不会有老死,及忧伤悲苦。这就是十二因缘的还灭门。

    唉呀,真是颠倒梦想,我们众生不能观察这十二因缘之法,所以才会轮转在生死苦海里面。古代就有人能观察十二因缘之法,这是能看见实相的法门。能见实相法的人,就是见到了佛。见佛的人,就是见到佛性。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切诸佛,都以此十二因缘法为法性。

    现在得闻佛所说此十二因缘法,就得到佛性清净了。虽然我们不具备佛弟子的资格,但是在抄写心经时,还是要注意这里的无明到老死所涉及的十二因缘法,其实就是对我们只所以遭遇这个人生过程,给予一个充分的解释和理由!

    但是,我们还要留心,心经里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里的般若波罗蜜多智慧,大概是要惊醒我们,在深入经典的过程里,切莫深陷其中不自拔。用“无"字来开道,在觉悟有情的征途中或许会轻松快乐些罢!

    这一回说心经,温故而知新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心经(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rse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