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补遗卷三·三五】
如皋女子石氏学仙,戊辰进士石公为崧之女也。适彰德太守沙公次子又文,善书画,工琴棋。皋邑剪彩贴绒花鸟,自学仙始。著有《冰莲绣阁诗抄》。《过故居》云:“风回玉笛夕阳斜,谁傍山阳谱落花。喜得春回梁上燕,不曾飞到别人家。”《答吴门女子感怀》云: “兰思蕙怨惺惺语,柳絮春风字字新。自古伤心同此病,深愁多付有才人。”又有熊澹仙者,幼颖悟,妙解声律,适陈氏,配非其偶,郁郁不乐之意,时形诸吟咏。《见蝶》云:“晓露零香粉,春风拂画衣。轻纨原在手,未忍扑双飞。”《村女》云:“柔桑枝上听鸣鸠,晓起提筐过翠畴。借问谁家春梦好,半窗红日未梳头。”《红树》云:“老树经霜色更鲜,半竿斜日影前川。渔郎指点烟波外,错认桃源二月天。”《感旧》云:“刺绣余闲就塾时,也从花里谒名师。贪看夜月憎眠早,倦挽春云上学迟。琴案屡吟秋柳句,锦笺频写落花诗。而今回忆皆尘梦,怅望当年旧董帷。”调《蝶恋花·咏刺绣美人》云:“二八红闺春似水,几日金针,抛却奁箱里。贪睡朦胧慵不理,帘前鹦鹉频催起。 手展鲛绡重着意,鸳谱拈来,几朵花争丽。绣到双飞私自喜,背人笑向红窗倚。”
如皋,今如皋市,简称“如”或“皋”,江苏省辖县级市,由南通市代管,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唐朝,大和五年(831年)设置如皋场,隶属于海陵县。南唐,升元元年(937年)设置泰州。保大十年(公元952年),升如皋场为如皋县,隶属于泰州。明代,如皋属于扬州府泰州。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置江苏省,如皋属江苏省泰州。清雍正二年(1724)划归通州。1991年,如皋撤县建市,实行计划单列,由省直辖,并暂由南通市人民政府管理。
石学仙,本名石贞,号学仙。江苏如皋人,进士石为崧女,彰德诸生沙又文妻。学诗于其父,学画于其兄石颐(字顽仙)。工书、画,并创制剪彩帖绒花为鸟,著有《冰莲阁诗钞》。
石为崧,字五中,江南如皋人。康熙二十七年(戊辰,1688年)进士。诗人。其他不详。
彰德,指彰德府,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是河北南部与河南北部一带地区特定时期的历史称谓。自汉以来,漳洹流域一直是河北大政区的一部分。治所在安阳县(今河南省安阳市)。金明昌三年(1192年),升相州为彰德府。明代,彰德府隶属于河南承宣布政使司,下辖安阳、汤阴、临漳等县和磁州。清代,彰德府隶属于河南省,最初辖区同明朝一样。雍正三年(1725年),把直隶省大名府所辖的内黄县划入彰德府。清末,彰德府共辖安阳、汤阴、临漳、武安等七县。1913年,撤销彰德府,暂时把府直辖地改为彰德县。不久,正式定名为安阳县,隶属河南省河北道。1937年,安阳城被日军侵占,日伪政权把安阳县改称为彰德县,直至抗日战争胜利。1945年9月以后,彰德作为行政区划名称不复存在。
沙又文,如皋女诗人石贞丈夫。不详。(资料缺)
剪彩贴绒,是古代工艺贴画。类似丝绸贴绒画。《随园诗话》载:如皋女子石氏学仙,戊辰进士石公如松之女。工书画,善琴棋,皋邑剪彩贴绒花鸟,自学仙始。按华亭王兰荪,字慧珠,工制贴绒花卉,为世所称,未知孰先孰后。后读潘曾莹《董小宛贴梅扇子歌》,谓剪彩为之,知其来已久,非石氏创制也。参阅《骨董琐记》。
熊琏,(1757年?—1822年?),字商珍,号澹仙,又号茹雪山人,江苏如皋人,祖籍江西南昌。清代乾嘉时才女。琏自幼许配同邑陈遵,未几,遵染病痴呆。据云陈遵之父允悔婚,而琏“坚持不可”,卒归陈家,于是“里邻称其贤”。出嫁后,家贫不能给,半生依父母弟居,苦吟终身以自遣。晚年设帐为塾师。学诗于诗人江片石,其诗切自身世,出于性灵,读之令人“神凄骨悲,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有诗词文赋传世,颇多佳作,罕为人知。集中屡有惊人之句,然造语过哀,读之泪下。著有《澹仙诗钞》、《澹仙词钞》各四卷,《澹仙赋钞》、《澹仙文钞》各一卷。
董帷,典故名,典出《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董仲舒)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后因以“董帷”指授课之处。
(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