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这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随着这几天天气转好,有些人思想上放松了警惕,抱有侥幸心理,其实这才是最危险的时候,国家做了大量工作,投入很多人力资金,但成败的关键还是每个普遍人,俗话说,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当前形势我很赞同《三体》中的一句话,无知和弱小都不是生存的障碍,是傲慢。疫情阻击战还远没有结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任何麻痹思想也不能有。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关于亚姆村的故事,我们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在英国曼彻斯特城西北部的山谷中,有一个小村叫亚姆村,今天它已经成为一个“博物馆”和一座丰碑,因为它有一段令人痛彻心扉的故事。
在17世纪的欧洲曾爆发过一场空前绝后的烈性传染病———黑死病(鼠疫),不到一年的时间,欧洲人口便减掉了一半,在英伦半岛,以伦敦为中心的中南部是重灾区,但非常令人奇怪的是,英伦半岛的北部却幸免于难,神奇究竟在哪里?原来在英伦半岛的南北接壤处的峡谷中,有一个村叫亚姆村,有一天从伦敦来的商人将黑死病带进了村里,很快这个只有344人的小村庄就人心惶惶,村民们纷纷准备想向北逃离,这时一个叫威廉莫伯桑的牧师站了出来,他坚决反对村民向北逃离,他对村民说,谁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感染?如果已经感染了,逃与不逃一样都是死,但逃出去一定会传染更多的人,留下来吧,让我们把善良传递下去,后人会因祸得福,会铭记并感谢我们的。村民们在威廉牧师的劝说下,做出了痛苦的选择,都表示愿意留下来。他们在亚姆村的北出口,恐起来一道石墙,相当于交通设卡堵墙,派一些身强力壮的人,阻止行人通过,其余的人在收师的决策下躲进酒窖中、枯井内、围栏中,或躲在地下室中隔离起来,不互相串门,不外出走动,400天后,终于打赢了这场没有硝烟、没有政府驰援的瘟疫战争。这中间有许多感人和充满智慧的故事,但在当时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在黑死病的肆虐下,村民们纷纷死去,死状残不忍睹,最后侥幸活下了33个人,且多半都是未成年的孩子,威廉收师也死于黑死病,但就是这个亚姆村成功的阻断了黑死病向北蔓延,给英国留下了一个后花园,威廉牧师让每个垂危的病人都提前写下了自己的墓志铭。
今天人们到达这个小村子,都能在墓碑上看到那些催人泪下的语言,威廉牧师只写了一句话:请把善良传递下去,一位医生写给你回娘家的妻子的是:原谅我不能给你更多的爱,因为他们需要我,矿工莱德写给女儿的事:亲爱的孩子,你见证了父母与村民的伟大。这便是信仰、信念的力量,即便是死也要善良,也要死的有尊严,也不能丧失对人的爱,失去大爱无疆的胸怀与勇敢,简而言之,有信仰的人活的是人,无信仰的人活的是命。请牢记,没有信仰,所谓道德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康德说过,一个人的缺点来源于他的时代,但美德和伟大却属于他自己。
多难是否能够兴邦,关键在于每一次苦难中这个邦的人们是否能够成长?如果遇到灾难,就不顾一切裸奔,灾难就永远成为灾难,再来一次还是一样,只有灾难中的人们充实了自觉的信念,无论这灾难造成多大的危害,才算真正战胜了灾难。
今天许多到英国旅游的人,都会去亚姆村看一看,会追着村民来购买他们私人家的羊奶、蔬菜、水果,为的就是表达一点心意,以及对善良的尊敬,许多人的婚礼也选在这个小村举行,许多英国北部居民把这里当作圣地,亚姆村人一直被当作圣贤者的代名词,英国王室决定对亚姆村人世袭免税。
当人们面对瘟疫时,首先表现出恐慌,甚至失去理智,许多人会产生出离家出走保命的念头,甚至做出远离传染源,尽快远离疫区的打算,殊不知,如果被感染者发病出逃,不仅难以躲过一劫,还会传染给更多的人。在我国这次重大疫情中,中央果断做出封城的决定,对于一个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灾难面前人性是无处遁形的,卑劣也张牙舞爪,这时就需要高尚来放着熠熠的光芒。生命短暂,只有美德将永远在后世流传。
亚姆村的故事值得我们今天肺炎保卫战中的人们深思、借鉴和学习,亚姆村的故事也给了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给我们一种信念,它传递着一种善良无私的精神,鼓舞我们奋斗下去。
这次疫情国家给予最强力的重视指挥,各部门统力协作,身体力行,我们每个人都要积极的配合,钟南山院士说过,“如非必要,决不要出门”,这是每个人必须履行的责任和义务,是律己、利己、利他,安静有时真的挺好。
惟愿我们这个历尽沧桑的祖国,这个饱受苦难的民族。惟愿这片热土,那些热爱生活,勤劳勇敢的人们,能够早日摆脱病魔,尽快的再一次在大地上自由奔跑,在人群中安全穿梭,在岁月中安全奋斗,我相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生死决战中,我们这个民族,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政党,我们每一个人都一定会胜利,一定会笑到最后,也必然会胜利!
天佑我中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