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大学生们,
你们好!
最近,参加今年高考的考生们陆续收到了自己大学录取通知书,我的两位外甥也收到了他们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祝贺他们!也祝贺所有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准大学生们。原来也没有计划要对现在的“准大学生”们说什么,但是想到两位外甥,还是想通过“写信”方式和他们聊一聊我对大学生活的理解和看法。
当你们步入职场,你们几乎都会知道(也可能现在已经知道了)一条职场“成功”法则——10000小时定律。大意就是想要在一个领域内成为专家,或者做出好成绩,需要专注地投入10000个小时,这一定律最早在微软的程序员身上得到印证,微软的人力管理部门发现,那些写过10000小时代码的程序员的稳定性、专业性及创新性等总体上比那些没有写过10000小时代码的程序员要好得多。后来,有学者总结了“10000小时”定律,再之后这也成为微软判断(和培训)一位优秀程序员的标准之一,更进一步,“10000小时定律”也成为各行各业从业者遵循的一条职场“成功规律”。以我自己为例,我2011年开始从事管理咨询工作,迄今投入了十年时间,基本上可以算投入了10000+小时,在很多时候,在相关领域内能够有效解决客户碰到的很多问题,也能够获得客户及同事们的认可。
为什么一开始,我要和你们谈“10000小时定律”呢?实际上,我们每一位参加过高考的人,在高考这件事上几乎都投入了10000+小时。回顾起来,几乎每位参加高考的考生从初中开始就在系统地准备高考,按每个“工作日”8小时的投入,一年9个多月,每年的投入大概是1800小时,6年,刚好是10000+小时,事实上这还不算高中起,每天至少投入10小时,每月几乎只休一个周末的很多学校,也没算各种补课、早、晚自习……总之,我们每位参加高考的人,几乎都为“高考”投入了10000+小时,所以我们很多人考取了自己最理想的成绩,而据我的观察,我发现很多人高考之后再没有一件事愿意或者真实的投入了下一个“10000小时”,也因此,高考成了很多人的“终身最高成就”,收到通知书的那一刻,也成为了很多人的“人生的顶峰”——自此往后再无突破(这事实上是一件非常心酸的事)。
所以,我想对你们说的第一个点是,“高考”这一页已经翻篇了,不要也不必沉浸在这一“功能薄”上,接下来最为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下一个“10000+小时”的投入领域。这可能是你们学习的专业,也可能不是,这个要自己去找(多花一点精力和时间去找、去尝试,实际上,当我们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也需要花时间去寻找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工作,所以我们能够越早地发现这一点,就越能够赢在“起跑线”上),再也不会有人像安排“高考”一样,来安排你们的下一个10000小时投入领域了。
在我看来,读大学(包括毕业后)的本质之一是不断发现自己的能和不能,能够最好地发挥自身优势。仍以我自己为例,我上学时,虽然也不知道自己的专业(工商管理)最后能干吗,但是隐隐约约认为管理学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除了正常的学专业课外(有些专业课也特别没兴趣),还读了很多管理学专业相关的书籍,回想起来,大概也是那个时候进一步培养了自己对管理学的敏感性吧,以至于现在在很多别人看来“没啥意思”的东西,我看起来和用起来常常还是那么回事。再比如,我的某位同学,他们刚到大学时,就坚定地认为自己选错了专业,而且坚定地认为现在的专业未来就业前景一片堪忧,所以他果断地自学了会计相关课程(我们学校的会计专业在全国范围内很有影响力),毕业后轻松地找到了很好的工作,并且在工作中持续取得好的成绩。
第二点,我想说的是,无论你们在什么学校、学习什么专业,在大学期间要学会并不断练习自己的表达能力,这包括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你们当中有些人可能会苦恼父母、老师同学们不了解自己,事实是,在中学阶段有这样的苦恼并不会受太大影响(尤其是如果你成绩还不错),很多人,包括老师、家长及同学们似乎还愿意多一些关注和了解你,但是到了大学,或者更进一步到了社会,基本上不会有人有义务和责任,甚至也不会有人有兴趣要去主动了解你们了,因此在大学期间要学习如何更好表达自己的技能,要能够通过口头清晰地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想法,要能够准确的、有逻辑通过书面表达自己的成果,实际上,在我看来,获得他人理解的本质是清晰、准确及有效地表达自己——大家都挺忙的,没有人有责任、义务和兴趣去了解一个总是把想法闷在心里的人。
具体来讲,口头表达能力除了“私下”练以外,还要多在“大庭广众”之下去练,而且要有不怕在大庭广众之下“出丑”的勇气,比如多参加社团活动,积极主动参加班干部竞选等,我大学期间,并没有很好的表达口头表达能力,所以工作中第一次面对200人汇报(当时是“被迫”救急)时,那种紧张感是无以言表的。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除了多写多练大概也没有别的捷径,经历了高考我们都是可以很清晰的表达观点、论据、论证的,但是大学如果不继续练习,这些技能很快就会退化。我个人的一个经验就是可以多和你们的老师写信(邮件)交流,尤其是那些影响力大的老师,我在学校的时候偶尔就会给我们管理学院院长写信请教一些自己的困惑,现在想来当时问了什么问题实际记不得了,但是院长给我鼓励始终记得,我给他写了第一封邮件,他回复末尾写了一句“你文笔很好,望能坚持练习”。
第三,我想说的是,大学期间要能够尽可能的养成一些好习惯。现在的我,也算是一个中年人了,在我们这个群体里,被“攻击”得最多的就是“中年油腻大叔”,庆幸的是,2014年,我就开始跑步,并且坚持至今,因此,基本上,在大部分的时候,并没有人把“油腻”的标签贴给我,前两天,我在东莞拜访某客户时,客户董事长还夸我“人很精神”,当然,他还加了一句“除了头发少以外”……
我个人认为一个人要不显得油腻,需要养成一些好习惯,包括守时、整理、阅读、运动。以上4个习惯,如果你们能够在大学期间都养成,当你们毕业的时候,已经优于很多你们的同龄人了。以一个社会人的角度来看,在这4个习惯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做家务”,如果5条都能做到,在人群中,基本上就是“凤毛麟角”了。退一步讲,以上四个习惯,我认为在大学期间最应该养成的是“阅读”和“运动”两项,毕业后,我们在大学学的很多知识已经用不上了,而学习能力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阅读永远都是最有效的学校手段;同样的,当你们工作后,无论你们从事的是世俗意义上多么“高大上”的工作,但是要在你们的同事圈内胜出,本质上拼的是体力,所以一定要有一个好身体,锻炼是保持好身体的关键,大学期间至少找一项自己热爱的运动并且坚持。
最后,我知道,你们当中有不少人从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开始就闷闷不乐了,这一情绪甚至贯穿你们的整个大学,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你们的高考分数远高于你们被录取的院校,大学期间,你们甚至会以一种“鄙视”的眼光看待你周边的同学……我建议,这大可不必,事实上,在我看来,生活的本质之一就是有随机性,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运气”成分,高考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与其为失去的骄阳哭泣,不如好好欣赏晚霞!
祝
学业有成,不悔青春!
王荣增
2021年8月1日 于广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