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么快又要交作业,没想到这一次真的来不及完成。所以奉上早期写的一篇关于管理的感悟,下次一定好好写~不过这也提醒了一点,一定要储备点文章应急啊。
管理的门槛,共情力我们现在所讨论的管理,是指对人和人的关系的管理,研究的是我们怎么在工作生活中更好地影响你的下属,同事,甚至是家人或者上司等身边的人。
既然是对人的进行影响,首先要对人本身进行研究。我们知道,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环境,便会有不同的心理条件,想要个更好地影响他人,就要时时刻刻对他人及其所在的外在环境进行评估,做到深度换位思考,考虑在此种条件下,哪些是对方可以接受的,哪些是对方难以接受的,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对其施以激励或者压力进而影响他的行为。
当然,如果想要做到这一点,十分不容易。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困难。
一是我们能否时刻保持敏感,时刻保持对他人的密切关注。这点看起来挺容易,实则不然。我们常习惯于关注别人的言行表现,却不容易保持对别人情绪和心理变化的感知。我们和朋友在一起聚会,有人夸夸其谈/有人沉默寡言,你会关注到每个人的不同表现,关注群体的情绪焦点,关注自己的兴趣点,但往往不会进一步深入地考虑某个个人在这个情景下,处于什么样的心理状态。这就会造成,如果群体的焦点偶然转移到你的身上,或者你在一瞬间与每个个人产生突然的联系,你可能很难做出贴合对方心理情境的反应,进而失去一个好的影响别人的机会。
二是我们的共情力能否支持我们正确的感知别人的心理情绪。换位思考,我们都会说,但是高级的换位思考,也就是共情,真正能做到的少之又少。我们通常只能做到那种自身经历过的切身体会,往往做不到未曾体验过的感同身受。而这种未曾体验但能做到感同身受,才是真正的共情力。
三是我们是否具备基本的心理学常识。有人说,管理就是管人心。这一点虽不能百分百对等,但很大意义上,心理学对管理的促进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理特点,但是总体来说人的心理基本特征是有规律可循的。好的管理,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来管理员工的心理状态,心理预期,进而影响工作状态。具备基本的心理学常识,熟知人的心理特征,对开展管理工作无疑至关重要。
怎么解决这三个问题呢?
第一,强烈的目的性。作为管理者,就是要影响别人,我们在进入一个场景前就要认真想好目的是什么,关键影响人物是哪些,然后就要时时刻刻保持敏感,保持关注,思考关注对象的心理状态。
第二,训练提升的共情力。共情是理解另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经历,就好像你是那个人一般。但要时刻记得,你和他还是不同的,你只是尽量去理解对方,并且试图让你所共情的人知道你理解了他。如此,我们若想提升共情能力,就必须摆脱自我中心,留意观察对方的非语言行为,关注细节,换位思考,让自己自然而然地体会对方的心理微妙变化。
第三,学习心理学常识。这个就比较容易,市面上关于心理学的书籍汗牛充栋,可以随意选择一些学习品味,注意,重要的是品味,不能机械地把书籍里的描述往身边的人身上套,要结合情景情境,去思考体悟。
做到以上三点,我们才能走近管理,走近领导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