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的“代孕”事件一经曝出就受到人民群众热切关注,你会发现大多数人关注的重点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当事人所呈现的角色转变及崩塌。其实你仔细想想,如果这个人不是明星,并不会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但就是因这个社会角色让无数人向往又妒羡,所以所遭受到的冲击也是巨大的。
其实每个人身处社会都会扮演不同的角色,重要的不是扮演什么角色,而是如何平衡角色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受到社会、家庭、自我这三方面的冲击与影响,而这也是张沛超《我的内在无穷大:自我探索的40堂必修课》(下文简称《我的内在无穷大》)这本书所讲述的重点。
张沛超,资深心理咨询师、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师,被誉为“国内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在《心理学前沿》《国际应有精神分析杂志》等期刊与杂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著有畅销书《过好一个你说了不算的人生》。
在张沛超所写的《我的内在无穷大》这本书中他想表达的核心是人要了解自己的精神需求,看清自己的本心,并从社会、家庭、自我这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与解答。阅读完整本书后也让我重新意识到养育与摧毁一个幼小的生命是多么艰难与容易。那么接下来就跟我一起进入《我的内在无穷大》这本书吧。
图片选择网络社会面具与自我成全的分割
张沛超在《我的内在无穷大》这本书中写道:“人最深处的本质,其实是想成全自己。”我从这句话得到的启示是,人一直以来都是自私而偏执的,我们所作所为皆是出自内心所需所求,尽管看似是无私奉献,但究其根本依然回归于自我身上。
在文章开头,我提到明星这个社会角色,是想表达明星其实只是作为一个工作岗位。他(她)们通过自己的光鲜外表、演技等等去服务于大众,当他(她)们出现在荧幕上时其实就戴上了相应的面具,以及外界给予的标签。至于人们如何看待他(她)们这并不在其控制中,但可以确定的是:我们对别人的印象其实经过了自己主观的需要、需求或是欲望的转化。
而这个认知可能大多数人并不知晓,反而错误地以为这是别人所带给我们的印象。不知道你看到这里会有什么感受呢?至少当时我读到这些语句时会感到不可思议,会去想难道我所生活的这个世界都是我自己编造出来的吗?那我该怎么确认别人真正想要留给我的印象呢?
张沛超在《我的内在无穷大》书中就指出:首先,你要知道的是有一些工作确实会要求人们戴上职业性的面具,因为大部分的人们都希望留给别人好的印象,即使是我们自己也一样。也就是说并不是有时候我们所面对的这个人,他所做出的姿态是职业化所需,并不是因为你是谁而改变。
然后,你要知道:社会面具的意义是为了适应各种各样的场合,但并不是绝对化的将真实的自我掩藏。职业的特殊性确实会改变人的某些地方,特别是当周围人对这个角色的认同,可能会使这个人隐藏自我本性,而本人却并不知晓。但熟悉他的人会了解,并且因为我们自己的人格是希望人生舞台变得更宽,于是会不知不觉中进行自我脱离和检视这个面具。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的人格保存着亲近和迎合他人的成分,我们万万不能将其视为羞耻或错误,因为这只是天性的一部分。亲近与迎合有时是短暂的表面行为,毕竟人是无法与社会脱离,但人终究是个体存在,他需要往外寻求,也需要向内探索,这个过程有时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所以,无论处在任何一种环境,我们的改变都是为了使得自己更好的生存。于是在与他人相处时我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为此做出的改变除了更好的融入社会,更重要的目的是发展真实的自我,让我们人生的宽度和深度随之增加。
图片选自网络家庭关系与自我存在的妥协
在进入社会大环境之前,我们所处的家庭环境是帮助我们更好适应社会环境的重要前提,因为当我们还是小孩时,不仅实际生活需要家庭保障,内心世界也同时需要家庭保护。但大部分的父母通常并未意识到后者的重要性,使得孩子成年后内心世界极其脆弱,导致无法独自适应真正的生活。
在上一节中我提到迎合他人这一点,是因为张沛超在《我的内在无穷大》中提到:人类幼崽或说新生儿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方面都实在太弱小了,所以一开始他们就要学会迎合他人。而这种基础表现其实也是判断他们是否患有大众所说的自闭症,因为有些人天生就没有这种能力。
一般来说,孩子会对他的第一抚养者产生依恋关系,我们可以看作是母亲。当孩子希望亲近、被人照顾时,母亲能立即反馈,在书中称之为安全型依恋,也是充电关系。但另一方面,如果母亲的能量低,比如生育孩子时有抑郁状态,不仅无法给孩子提供能量,反而需要寻求她的家庭或丈夫来进行充电,这种情况便叫不安全型依恋,是耗电关系。
这两种关系对孩子意味着什么呢?书中解释道,“如果我们从诞生伊始就能被很好地充电,这样做的好处不仅在于我们从一‘出厂’就已经被充上了足够的电量,还在于这会让我们相信自己这块电池还不错,能被充上电。”
这个比喻很贴切,让我一下子就回想到幼时的自己。虽然一直以她第一次当母亲作为安抚自己幼时受到伤害的理由,但无法否认,那时的母亲经常向我倾诉她内心的苦楚,使得作为小孩的我时常处于不安、焦虑的,再加上父亲的常年不在家,我独自承受了这不应该是小孩可以担负的负能量。
记忆里很深刻的一件事。读小学因为距离家太远,父母让我在重男轻女的奶奶家吃午饭。那时母亲就经常告诉我奶奶做了很多可恨的事,可我在还无法理解这份恨意的重量时,就先一步学会了记恨这个行为,于是每次去吃饭时内心的挣扎不言而喻。
直到今天,我才终于明白,那些恨啊原本应该是大人的事,小孩是不应该承受的。可我有些不幸,成为了后者。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唯有我才能保护母亲不受到伤害,于是在那几十年的时间里我无意识的做了很多不好的事。
而这些行为看似大逆不道,其实都是为了保护一个家庭。当时我也并不明白自己的行为,直到很久以后我才意识到,是因为当时我想如果我作为恶毒之人,母亲会成为中间调节者,更甚者或许会站在父亲一方,不管是协调还是斥责,至少这个家庭是稳定的。
也许许多家庭都会遇到与我类似的情况。那时不知道这种行为是为何,但在书中张沛超提到这个概念——配重理论。意思是如果一个家庭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保持原本的平衡,会使得父母或孩子做出无意识的行为。我想自己便是如此。
但这种方法现在看来肯定是不对的。就像遇到问题去找制造麻烦的人,但在一个家庭中,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是问题的制造者。那么该如何解决?用张沛超在书中的话来解答:让家庭的所有人意识到大家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人,船着火了不一定是某个成员造成的。
还记得文初提到的事件吗?大部分人在讨伐当事人的道德底线,只有极少数的人在乎这件事背后所牵扯的问题关键。所以你知道为何现在网络越发达,但反而却有更多人想要舍弃这个交流的渠道吗?因为“所有人都会这样看待他,一边看热闹,一边唾弃他,没人在乎无趣的真相。”(这里借用《恶之花》的台词)
而家庭的存在便是可以保护孩子臂弯,但事实上,往往是家庭让孩子受到更重的伤害,因为父母任何一方太过在意对与错,太过在意得与失,都会是一把利剑。可小孩要的是什么呢?无非是希望自己无论如何都不会被遗弃,不会失去爱。
图片选自网络面对真我与过去的自己和解
在《我的内在无穷大》中张沛超写道,“社会对每个家庭寄予的养育观与情绪观都会传达对悲伤的不喜”。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媒体喜欢大肆宣扬个人的成功和努力,却极其轻视失败和受挫的过程;社会会大加赞扬个人的聪慧和天赋,而难以认同笨拙和局限的存在。其实这些存在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但经过不同渠道的传递扭曲了原本的意味,使得人们惧怕这种正常化的存在。
而对于悲伤,社会更喜欢用喜悦将其掩盖。就好像大人在乎面子,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表现好,让自己脸上得到光彩。可实际上,大部分的家庭的孩子都是平凡普通的,却在成长中不断为了迎合父母或某个场景的需求,做出了违背自己的行为。
不知道读到此处的你小时候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呢?不过等到我们跨入成长这条河流时,会发现这样的事情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工作方面,似乎成为了交际的某种手段。
你也许会说二者不是一样的吗?二者当然是不一样,因为此刻的角色和目的不同。此刻的我们与孩子的我们,身处在不同的层面,所对应的心态和情绪完全不一样。
可是过了这么多年,说这些话有什么意义呢?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需要回到小孩时期。因为脆弱,因为没有能力解读自己的情绪,因为对于未知的恐惧,这所有的一切使得我不敢泄露自己的本来的模样,即使是在父母面前,我依然不敢真实说出内心想法。
你知道这对于一个小孩来讲会造成多么大的伤害吗?即使是在他成年后,他在与人交往时可能会是一个胆怯、不敢发表自己意见的人,他拥有成年人的外表,但内心却依然是一个封闭自我、毫无安全感的孩子。
张沛超在书中说,“人本来拥有无限的可能性,但当我们出生于某一个家庭,就有可能因为过度认同家庭局限了自身。”原本一个人应该首先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家庭,最后才是社会。但因为出生时家庭所带来的不可愈合的伤害而遗失了本我,这样的巨大损失除了自我寻找,自我治愈,其他人毫无办法。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首先建立边界。张沛超在《我的内在无穷大》这本书中指出:很多家长要求孩子不能有半点秘密,让孩子没有办法形成一种“我”的感觉,可是如果没有“我”的感觉,那就意味着他可能产生“任何人都可以剥夺他”的感觉。这是很可怕的事,因为这意味着父母在无意识中欺负孩子,而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全世界都可以欺负他。
所以当你意识到曾经的自己受到“欺负”了,无论是从物理位置,还是心理方面,你得让自己有“领土意识”,这不单单是对你个人的尊重,更是对一个生命的尊重。只有当你意识到了这一点,当你与人相处或教育下一代时你才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然后是处理情绪。在书中张沛超提到他遇到的一些来访者,比如能预测他感冒,即使当时他一个喷嚏都没有打。就是因为小时候母亲体弱多病,一旦母亲生病,父亲就会很生气,而孩子因为父亲的脾气变得惶惶不安,导致他发展出很强大的配重方式——“我要提前预知母亲的感冒”,以至于他真的能够感知到他人发病前的健康状态。
你看,这个世界上真的无奇不有,即使只是个别特例,但你应该也能够从中看出小孩在这样的环境下情绪是多么敏感,但相应的,也会有人因为处于敏感时期太久,而自动关闭了感觉通道,导致他没办法与这个世界沟通。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学会感知自身情绪。也许一开始会很难,因为忽略太久或是心底惧怕,而不敢面对。就像我们本来一直在持续地走路,突然要求你跑步,身体的机能因为不适而释放抗拒的信号。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喜欢拖延的原因。因为拖延就意味着可以维持当前的连续性。哪怕这种连续性是对人有害的,但因为无法割舍这种生活状态,因为害怕做出改变后的未知,以及各种难以预料的发生。
可是正是因为如此,你才可以看见真实的自己,因为唯有在这样的行为之下,你才能明确自己的价值观,特别是当你感知到自己愤怒,你既需要发泄,也需要舔舐伤口,唯有如此,它才能真正愈合。
最后一点是活在当下。张沛超在书中解释,“我们当下的情绪体验与身体体验,是在结合了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规划后,综合得出的结果,而且这两个维度和我们当下的经验是环环相扣的。”
如果你经历了前面两个阶段,你会发现如果我们局限于过去,没有无法开放的接纳之心,受伤的必然是我们自己。如果说过去是伤害,那么此刻它们便化作了经验或某种智慧,我们唯有在疼痛之中才能得到保护自己的能力。
这也许该说是时间的礼物,因为越到后面,我们才会发现原来了解自己是如此困难的事,而太多人不愿意去花费心思,不知如何处理情绪,不知如何与自己真实相处,这既是一种庆幸,也是一种悲哀。
忽然想到庆山曾写过的一段话,“大多数中国人的情感意识处于低的水平,习惯以模式相处,忽略心灵的感受。我们早年被如何对待,长大之后也会这样去对待自己和他人。如果没有经历自我教育,不去训练,获得觉知,这段弯路会延伸到老死都不改变。”
我想张沛超老师写出《我的内在无穷大》这本书也是为此,我们需要了解、需要深入,是为了发现那些东西该放下,那些事情该行动,以及我们自己到底该珍视什么,同时我还希望抚养者们在养育一个生命时,是为了使他们更好的成长,而不是如同某些不负责任的人看作为儿戏。
——完——
作者简介:疯华绝代的四喜,写作者,阅书写感悟,希望所写内容帮助人成长,给人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