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樊荣强
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家,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他被公认为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学术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教等领域,均有建树,一生著述达1400万字。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更容易摘取梦想的桂冠。跟梁启超这样的大师学习写作理念与方法,一定可以快速到达我们后学的目的。
梁启超在《作文法》一书中,把天下的文章分为两种:一种叫记述之文,一种叫论辩之文。
今天我们来说说记述之文。
梁启超把记述之文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记静态,一种是记动态。实际上,还有第三种,就是记静态与动态组合。
一、记静态之文
记静态的文章非常多,梁启超又把它们分为三种:
第一种:记已经完成的事物。我认为,这里就指对某物品的说明与介绍。
第二种:记某一事物在完成过程中的某一固定状态。比如,发好的馒头面。
第三种:在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抽出某一段,看其中一刹那的静态。就如绘画或雕刻,只是描绘某一人物某一时间的状态,只是描绘山水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中的一部分景象。
这一类文章一般包括以下这些:
为一本书写提要,为一个产品作说明,为一座建筑做记要,为一幅画作宣传,夫一个地方做史志或游记。
由于文章内容的不同,记静态之文还分为两类:
单纯静态。如专做一书提要、一种法律,记一支山脉或漂流等类。
复杂静态。如合记几部同类的书,比较各种静态,如记一都市,从各个方面来记它。
作文法,梁启超著二、记动态之文
也就是专门记录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梁启超打了个比喻:其性质如留声机,如电影。乐谱是静态的,但从留声机里发出来的声音是动态的。电影胶片是一格格静态的图画,但播放出来就是动态的。
属于这样的文章,如替一人作传记,或替一事件记录本末过程,等等。
记动态之文,也因内容复杂程度不同而分两种:
单纯动态。一个人在一个时间内做一件事的动态。如记梁某某时在东南大学演讲。
复杂动态。记录多数人在许多时间空间内做同一件事或几件事。最复杂的是记录战争的过程。
三、记动静组合之文
其实,还有很多的文章,并不是单纯的记动态或记静态,而往往是动态与静态组合在一起的。
这种组合,梁启超用了四象限法,即横竖坐标分成了四种类型:
静中之动。如写一刹那之风景。
静中之静。如做一本书的提要。
动中之静。如人物传记。
动中之动。如记某某活动的过程。
四、外表与内含
当月启超先生特别强调,写文章,无论记静态还是记动态,无论单纯还是复杂,都要有外表与内含两个方面的状态。比如:
书——书中篇目、章节是外表。书中的精神所在是内含。
风景——风景的状态是外表。观者的心情是内含。同是一个月亮,清高的人看月,一面写月的妙处,一面写心境的清洁。生离死别的人看月,一面写月,一面写生离死别之情,这便是内含的状态。
人物——人的经历是外表,人的精神是内含。
我觉得,梁启超先生外表与内含的区分,对于作者写作时避免空洞无物很有启发。
任何的文字,你要让它具有意义,就必须挖掘内含,就必须与读者的生活建立联系,否则就不值得读了。
五、详略得当
梁启超指出,记静态的文章以记空间关系为主,记时间关系为辅。记动态的文章则相反,以记时间关系为主,记空间关系为辅。
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记时间、空间不能平均单调。
以记中国五千年历史为例,如果平均分配,百年为一期,或五十年或十年或一年为一期,都是不对的。必须详记某一时期的历史,别的时期的历史从略才对。
梁启超说:详略之间,要配置适当,这是作文的要道。
经常也有学生问我,为了结构的均衡,是不是几个点都要平均分配文字呢?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作者樊荣强的书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