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个提问:“如何辨别身边的聪明人?”
其中一个高赞回答是:
“当你遇到一个人,他能理解你的处境,尊重你的观点和信仰,和你打成一片让你觉得很舒服。
但当你想进一步和他深入交往时,会发现他总是和你保持一定距离,让你觉得你们总是隔着一层,这人八成比你聪明很多。”
确实如此。
所谓“聪明人”,在社交方面大多数是“友善、亲切但不乏距离感”。
因为他们懂得这个道理:
“人脉论”是个伪命题,能让自己通行无阻的,是“实力”,而不是其他。
有人说,对于中国人而言,有时候按“堆”来计算,比按“个”来计算更准确更直观。
说得很有道理。
每逢大事小事,一些人总要找各种由头,组所谓的饭局、酒局、同学会、老乡会等等。
闹哄哄的一堆人聚集在一起,吃吃喝喝、玩玩闹闹,乐不思蜀。
即使烂醉如泥、胃痛如绞,即使家人担忧埋怨,也在所不惜。
要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
回答不外乎是:只有吃好喝好玩好了,关系才能处好,事情才能办好。
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
我身边就有一个例子。
朋友大郭刚开始经营广告公司时,为了积累人脉多拉点单子,对外永远是一副“我有空”的样子,有约必到,有局必赴。
有一次为了招待一个意向客户,他索性夜不归宿,通宵陪着客户辗转各个场子。
而那次刚好妻子出差了,孩子的作业没人签字,哭闹不止,老父亲气得血压飙升。
但事后,这个客户并没有将广告业务投放给大郭的公司,给出的理由是:
这是年度KPI,必须找有成功案例的公司做。
说白了,客户很理性,大郭陪吃喝、陪玩乐的人情,修补不了大郭公司“技不如人”的硬伤。
大郭总结说:我太傻了,出来行走江湖的,谁心里都有杆秤,一个人有多大本事,能成多大事,别人看得明明白白。
作家周国平曾说:
“社交场上的主宰绝对不是友谊,而是时尚、利益或无聊。”
傻热闹聚会,只是过去情分的点缀,而不是别人对你认可的明证。
酒力不是实力,推杯换盏的“感情”,始于酒桌,终于酒桌,无法“变现”,更无法外延。
如果一味沉浸其中,那就是对自己的消耗。
《樵夫与牧羊人》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
樵夫上山砍柴,遇到了牧羊人。
牧羊人为了打发时间,一边照看羊群吃草,一边拉着樵夫聊天。
樵夫为了让牧羊人尽兴,放下了手里的活儿,全程“专注”唠嗑。
天黑了,牧羊人赶着吃得肚皮圆滚的羊儿回家了,而樵夫却两手空空,成了大家嘴里的笑话:
“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的羊吃饱了,你的柴呢?”
生活中有不少这样的人,为了“合群”,为了“存在感”,就刻意讨好、四处攀附,以致忘了自己的路。
童话绘本《阿狸•永远站》里说:
“人这一生,会遇到8263563人,会打招呼的是39778人,会和3619人熟悉,会和275人亲近,但最终,都会失散在人海。”
缘聚缘散,人来人往,都是常态,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去深交的。
志趣相异的朋友要放手。
管宁与华歆,二人曾互为影像,吟诗饮酒,谈古论今,清风明月,好不快活;
但面对人声喧哗、名车贵马,华歆忍不住前往以探究竟,待他返回,管宁已割席绝交。
不相为谋的朋友要断往来。
张爱玲与炎樱,少女时期要好得如同亲姐妹,但后来两人互生嫌隙,不再联系……
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鲁迅与闰土,少年时交好,两人一起看西瓜,刺猹,捕麻雀,捡贝壳;
但多年后重逢,闰土恭恭敬敬唤鲁迅“老爷”,两人之间隔起了可悲的厚障壁;至此,少时缘分,已然消逝。
作家雪小禅曾说:
“人到了一定年纪,是往回收的。收到最后,三两知己、一杯浅茶,把生活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余生,不必把所有人都请进生命里,若经过时间的淘洗,只余两三知己,已胜过千千万万个泛泛之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