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到了刘润给他孩子写了一篇文章,里面有写到,希望他的孩子从小能培养「三心二力」——好奇心,同理心,平常心,自驱力,意志力。
其实在我看来,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在这样的土壤当中当大,那么长大后,只要大方向没有走错,基本上可以成为一个能成事儿的人。
今天我们讲讲「自驱力」。
这个概念,之前听笑来老师的课就有讲过。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经历过「自我驱动」,但是极少的人能持续、能坚持。往往因为,在做事的过程中,被迫做了太多自己觉得无意义的事情。然后,渐渐就放弃了。
怎么样才能让自己「长期自驱」呢?有一个好方法,就是无论什么事情,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要“拼命”想明白它的意义。
对意义的认知,是自我驱动的核心。但凡我们想做成一件事情,过程中也许要面对很多我们认为“无意义”的事。这时,我们也许要做很多的“心理建设”,其实这所谓的“心理假设”,核心也是“对意义的探索和认知”。只要始终记住这件事的最终意义,那么中间经历的一切将不再是问题。
写到这,让我想起最近金杜老师的朋友圈分享的一段话:
「真正做大事的人,一定是有愿力的;愿力的修炼,就是从每件小事背后的“不愿意”开始的。通过小事,看见自己的“不愿意”,把这些小小的不愿意,修炼成愿意,是愿力修炼的关键所在。」
这里的愿力,其实跟自驱力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是源于自己内心的动力,把一些不愿意或自认为无意义的事情,通过刻意练习,变成有意愿去做的事情。久而久之,便把自己修炼成一个开放、包容、耐心、坚韧的人。
今天跟朋友吃饭,我们在谈话交流的过程中,我尝试去练习自己的愿力。
朋友提出了一个她的想法,在我头脑的潜意识中,我是排斥的,不是很愿意听她往下讲。但又有另一个声音告诉我,这个信息从长久来看说不定会帮到我,而且也正是让我对一个行业有进一步了解的机会。于是,我按捺住了自己的“不愿意”,通过认真倾听和思考,并通过自己的了解提问了一些我关注的问题,发现真实情况跟自己想象中真的很不一样。
通过一点点剖析自己的改变,发现在内心时刻保持开放的态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却是值得我不断去尝试的事。
回过头来思考,我会主动尝试去修炼愿力,其实也源于自驱力,源于我对这件事意义的探索和认知。当我们的心是打开的,阳光才能飘洒进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