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阅读记录:《内向性格的竞争力:发挥你的本来优势》前四章
作者:凯恩·苏珊
01 已读内容回顾
0. 引言:南北性格
通过罗莎·帕克斯引发的20世纪最重要的人权保护运动引出“激进的谦逊”与“沉默的刚毅”之类的描述性格的词,并提出“南北性格”(性格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南和北正是内向、外向在性格频谱中的位置),指出外向性格与内向性格的特点。
外向者:典型的外向者更喜欢行动而非观望,喜欢冒险而非计划,喜欢肯定而非怀疑。对于这类人而言,也许会喜欢速战速决,即使知道那样做会存在着极大的出错风险。
内向者:同它的“亲戚”们——敏感、严肃以及腼腆,在当今社会都被看成是一种次等的个人性格,一种介乎失望和病态的状态。“有的人并非一受到外界刺激就匆忙反应,而是先有定力地细察一番”。
在引言的最后,作者指出了本书的写作目的:如果你从本书中只得到一点启示,那我希望这一点新的感受就是“做你自己”的权利。
本书第一部分:外向理想型,共包括1-3三章
1. 那群“不可一世又招人喜欢的家伙”的崛起
这章主题是讲述外向性格的兴起:从20世纪初戴尔·卡内基的故事为引说起20世纪外向性格的兴起,各大学校以及企业开始推崇自我营销策略。
在第一章的最后,作者对外向性格的兴起事件提出了一些引人思考的问题:这些事件引发了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我们是怎样从“品格为上”走向“个性为上”的道路,一边走一边丢弃了那些意义重大的东西的呢?
2. 魅力领导的迷思
第二章的主题是外向性格与内向性格在领导方面的不同之处。
通过托尼研习班的故事(外向者通过研习班不断对我们进行“上行营销”)来引发对领导力的思考,由于社会不断推崇自我营销,这给外向性格带来了契机,通过宣传个人魅力、鼓动他人而从中获利。因为企业和学校都推崇外向性格:很多时候,那些表现得最活跃、最健谈的人的观点往往会占上风,并且成为决定性的意见。但是,书中提到,我们不需要那种伟大的人格来改造公司,我们需要的领导不仅要能建构自我,还要能建构他们所运营的机构。
最后指出外向型领导与内向型领导对公司及员工的不同作用:
格兰特的假设:外向型领导者可以在员工情绪消极时改善团队的表现,而内向型领导者则对那些积极的员工更有效。
内向型人才在领导原创性的工作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他们有着倾听他人意见的偏好以及缺乏对于主导社交情境的兴趣,因而更乐于倾听并执行他人的建议。从追随者的才能中获益后,他们就更愿意激发对方,使其在工作中更加主动。换句话说,内向型领导者创造了一个积极的良性循环。
最后举了内向型领导者摩西的例子:人们之所以跟随摩西,并不是因为他讲得多好,而是因为他的一言一行都是深思熟虑的产物。
3. 当合作扼杀了创造力
第三章的主题是合作对创造力的影响,下面是从书中摘取的一部分描述:
我单枪匹马,不成群也不结对……因为我知道,要达到既定的目标,必须要有一个人来思考、来指挥。——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心理学家通常会为小组头脑风暴的失败提供三种解释。第一种解释为社会惰化(social loafing):在一个小组中,有的人会对所有的工作袖手旁观,把所有的工作都丢给队友。第二种解释为产生式阻碍(production blocking):小组中只有一位成员在滔滔不绝或者能迅速产生一种想法,而其他的小组成员则处于被动听取的状态。第三种解释则为评价焦虑(evaluation apprehension),指的是对在同伴面前出丑的恐惧。
同侪压力并不只是会让人觉得不愉快,还会真切地改变你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在第三章的最后,作者指出:对于今后的工作方式,我的建议不是停止面对面的合作,而是改善我们现行的工作模式。首先,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出内向者与外向者共生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工作任务的分配应该依据个人的天生优势和脾气。研究表明,那些效率最高的团队,都是由内向者和外向者恰当组合而成的,而领导结构也是如此。
4. 性情 = 天生的命运?
第四章讲述的事性情是否就是由基因决定的或者说是天生决定的。
在第四章的前半部分通过内向性格的高度应激特征以及外向性格的低度应激特征指出基因对性情是有一定的影响的,但不是决定性的。
对于某个孩子来说,其杏仁核越活跃,心率就可能越高,瞳孔扩张得越大,声带收缩得越紧,唾液中皮质醇(一种压力荷尔蒙)的含量就会越高,也就是说,他在面临新事物或刺激时,所感受到的紧张感越多。
高度应激的孩子也会对他们注意到的事物思考和感受得很深刻,并且总能在每天的经历中发现更深层次的差别。
后半部分讲述了性情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最后的结论是:在解答我们是谁、我们要成为谁等问题上,我们同样希望另一种灵活性的存在。我想有规划自己人生蓝图的自由。我们对于自身的性格,也想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比如对于公开演讲的惧怕。除了我们与生俱来的性情,除了我们童年那些幸运的经历之外,我们同样想要相信,我们——作为成年人的我们,也可以重塑自我,获得我们想要的那种生活。
02 读书心得体会
无可否认的是,我就是一个典型的内向性人格,虽然经常因为不会自我营销、在公众场合表现极差、交际能力太差等问题困扰,但可能是因为初三时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开始有所改变吧,或者说是更加坚定自我、不再强求自己变得外向。
初二最后一次期末考试成绩是进初中后最差的一次,而后暑假里一直不舒服,整个人都处于虚弱的状态,所以初三上的时候根本不想说话,那个学期估计有一个月没怎么讲过话吧,而后不知不觉间自己比以前更加深沉,不再去谈天说地、说那些有的没的的豪情壮志了,也不再去太过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因为没有人会在意你是谁,他们只会在意那些会对他们生活造成影响甚至完全改变他们人生的人,高谈阔论远比不上真正帮人解决一个小问题来得实在。
所以,诚如本书的初衷一样:做你自己。在这基础上,如果有可能的话,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且你有能力帮助的人就好。说到这,突然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TED,讲的是关于人际交往的“三三定律”:
在人际交往中,你需要花三分之一的时间去和你的同侪、与你的能力不分上下的人接触与合作;你还需要花三分之一去帮助那些不如你的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提升自己并带来成就感;最后,你更需要花三分之一的时间去接触那些超越你十年甚至二十年的人(你可能需要花十年甚至二十年时间才能最赶上的人),虽然与他们接触的过程中会感到极为不适(会经常受打击)、但通过与他们的接触,你才会提升的更快,这也是三个三分之一中最重要的部分。(有点偏题了……)
03 好句摘抄
前面摘抄太多,导致篇幅过长,就不再单独列出好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