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之至,阳气始生, 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是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出的。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冬至节气,也被称为“亚岁”,排在24个节气之首。“冬至大如年”,一是说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仅次于过年。
早在周朝,直到汉代,人们都把冬至作为新年之始,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于是阖家欢聚,祭祖庆节。汉武帝之后,冬至才渐渐失去了新年的含义。然而,作为一个节日,冬至依旧保留着团圆的色彩。在民间把冬至称为“过小年”。明清两代皇帝例行在冬至日举行祭天大典,即“冬至郊天”,仪式非常隆重。民间,大多要在这一天改善伙食。流行冬至日吃肉,有道是“冬至不吃肉,冻掉脚指头”,不管穷家富户,这一日都要煮肉吃,并以肉食馈赠亲友,也是为了御寒和养生。羊肉,性温,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最适宜于冬季食用,故被称为冬令补品。成都气候潮湿,冬季天阴湿冷,不比北方有暖气抗寒,人们选择在这一年之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亲朋好友团聚一起,围着一锅热腾腾的羊肉汤,热气氤氲,欢声笑语,将严寒就忘怀在了脑后。
所以,冬至成为大人孩子们企盼的节日。成都自古以来不乏好吃嘴,冬至正值秋收冬藏的时节,市民只要稍有闲暇,都会进补。在老成都,羊肉汤多是贫苦百姓吃的,只在冬至前后卖,明清时期就已经形成风气,是老成都冬至特有的一道风景线。
据说,老成都羊肉汤铺的美味秘诀在于用料,全部选用成都土生土长的麻羊。双流一带家家户户都要养2只麻羊,补贴家用。老成都的羊肉汤只在冬至前后售卖,每到这时,开有羊肉汤铺的街道满街飘香。老成都人还有一句耳熟能详的俗语——吃了羊肠不穿衣裳,吃了狗肺不盖棉絮。每到寒冷的三九天,老成都的贫苦百姓们总要到街头喝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富贵人家的太太小姐,也有自己的最爱——羊肉火锅。这些高雅精致的去处自然只有老成都的市中心才有,大多集中在提督街、祠堂街、顺城街等地。
而今“冬至吃羊肉”已然成为成都周边的重要的冬至习俗了。但是对羊肉膻味很敏感的我,也可能运气不好,很长时间以来却是一直都无福消受这羊肉汤的。
直到上周看网上在卖好评率超高,号称“自带体香,无膻味”的内蒙古锡盟散养苏尼特羊蝎子,便果断决定买了份,很快顺风到货,还硬硬的,赶紧冻冰箱里。
提前解冻后,昨晚就开始准备羊蝎子汤了,先把已经切成小块的羊蝎子们用清水泡着,多换几次水直至没有血水,这样有助于去除膻味,但貌似敏感的我也压根没闻着什么膻味。泡好的羊蝎子、料酒、姜片、清水放锅里煮,煮出泡沫就关火,羊肉清洗干净加香料包和清水一起放入砂锅里,煲90 min。炖的时候满屋飘香,热气腾腾着幸福!
晨起就开始就将切成小块的白萝卜放入汤里,开火热汤另起一锅清水下入面条,煮至半熟的时候将面条放入羊肉汤里煮,煮好后关火,放入嫩绿的豌豆尖,调好味、再撒上香菜,更是鲜美!一贯羊肉厌恶症患者的女儿吃罢都连说:“好香的汤面啊,里面还有带着翅膀的小飞机,早餐吃这个真是幸福的暖暖呢!”仔细一瞧,女儿手中的一个小骨头不正是小飞机的形状吗?
冬至已至,热气小飞机暖寒冬 冬至已至,热气小飞机暖寒冬晚餐时,出差的徐先生返程时顺便接女儿一起回家。本来已经在学校吃过晚饭的小人儿,又忍不住和我们一起围坐,喝起香浓的羊蝎子汤来,很幸运地,又吃到热气腾腾的小飞机了!屋外夜黑风高,寒意浸骨。屋里热气腾腾,羊骨汤飘香……无论如何,一家人,难得地一起坐下来,团团圆圆地吃这样简单质朴的热气飞机,让冬至这个寒冷的节日,便因此多了焐热心灵的温暖。
无论是吃什么
那都是代表家的味道
那个只属于自己的记忆
有时候我们常常会感慨于
人与物之间的奇妙际遇
如张爱玲所言
“于千万人之中遇到你所要遇到的人
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荒野中,
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很庆幸上周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与尝试
并一试倾心
也许,当已然成人的女儿,走过千山万水之后,总有那么一些时刻,恍惚觉得世界并未变化,自己仍像当初的孩童一般,在父我们膝前快乐嬉戏——记忆未远,画面重回,唤醒自己的,也许便是这普普通通的,一碗冬至羊蝎子汤。
冬至是夜最长的一天,是寒冷的一天,想起立冬时酿的桂花酒了,赶紧倒出一杯来温热。也学雅致的吴地人家,围着暖锅,就热气小飞机,喝杯冬酿酒,过后的数九寒天再冷,也不会感觉冷了,下来就可以期盼明媚的春天了。所以,冬至不是冬天到了,而是冬天到了极致,因为这一天过后,阳气上升,万物开始慢慢复苏。成都的春天早,明天开始数九,数到五九、六九的时候,春天就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