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已读完,阅读时间165分钟。
最后一部分读的稍微快了一点。有一点需要提一下,作者的写作还是相对严谨一些的,他只写到沙皇退位,并没有调到后面的十月革命。
最后的两个沙皇是亚历山大三世和尼古拉二世,后者相对有名一点,因为他是末代沙皇,在任内干了很多出格的事,主要是血腥镇压民众的情愿抗议,任用那个“有魔法”的那位拉斯普京,非常幻想能有绝对权力。当然了,更包括参加了一战,造成了几百万士兵伤亡。最终二月革命被撸了下来,十月革命后挂掉。
西伯利亚大铁路这是俄国著名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不难看出他们是要修到中国的东北,一直延伸到旅顺港。所以你就可以想到为什么《辛丑条约》签订后,其他国家都撤军了,俄国没有撤。为什么后面会有日俄战争?
关于最后一部分,作者的笔墨主要放在了政治和社会层面。随着工业革命的普及和推广,技术开始影响民众的生活,社会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去往西伯利亚甚至是远东地区的人也慢慢多了起来。不过,作者指出,这么做对发展工业化十分不利。因为工厂需要大量的人去做工,他所在的城市人口要达到一定的规模,俄国又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这么分散下去,好处当然有,就是短期经济增长很快,因为开垦了大量荒地,但是“走不远”,仅仅讨论农业就看到,那个效率是十分低下的。所以说,当1914年俄国参加一战的时候发现许多士兵没有枪,只带了根烧火棍就冲过去当炮灰了,它的根源就在于此。再加上贵族与平民之间的撕裂性,一场革命在所难免。
全书读完了,不得不说,老天爷还是十分眷顾俄罗斯人,进入二十世纪,石油的重要性开始凸显,靠着向国外卖石油续了好几次命(要不然早在赫鲁晓夫的时候就没了)。只不过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开始“休克疗法”,直接一波去工业化,彻底退回到之前的样子。至于以后,那就是那个谁的事了。
下一本,最后一本了,是讲东印度公司和“亚洲之海”的,听这名就知道参与者是哪些人了:东亚、东南亚、荷兰和英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