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2018.12.31 20:30 深圳“春茧”体育馆,罗振宇2018“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如约而至。罗胖曾发下大愿望:跨年演讲要连办二十年。今年,是第四场,也是倒数第十场。
在历时四个小时的演讲中,罗胖通过对过去一整年的回顾和未来的愿望,连发“扎心五问”,最终揭示出---
比起普通人无法把控的大趋势,真正能给所有人带来机会,从细微处引发大变化的,恰恰是我们身边的各种“小趋势”。
今天是格式化听完2018“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后的感悟系列四。
《【跨年感悟系列一】(01.02):小趋势》
《【跨年感悟系列二】(01.03):如何抓住小趋势?》
《【跨年感悟系列三】(01.04):如何抓住小趋势?(续)》
什么是“非共识”?
“非共识”是在原来社会的共识里面,突然跟大家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那个瞬间有点像孩子离开母体、分娩降生那一刻。孩子的感受是,这一刻受到了母亲的排斥,来到孤独的、寒冷的世界,他感受到的这种压力,压得他要大声啼哭。但很快,他就会被母亲拥入怀抱。
所以,这是两个过程完整地、连续地被接在了一起。从被排斥到被承认,从脱离共识到再造共识。整个过程,就叫“非共识”。
“非共识”是一个阶段,一个过程。
创新过程是一个“非共识”的过程。
比如,中国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四大发明的时间顺序为: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
在宋代之前,中国只有三个发明: 指南针、造纸术、火药。没有印刷术。人们出生时就已经有了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对这三大发明就已经形成了共识。
宋代人提出印刷术时,印刷术就成为了当时“非共识”的新技术。印刷术成功实现后,人们慢慢接受它,到最后,大多数人都认可印刷术,就形成了新的共识: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
所以,“非共识”是一个阶段,一个过程,是从一个共识到另一个共识之间的阶段,是一个过渡阶段。
非共识并非高大上
刚才举的例子是一个创新到另一个创新之间的过程,我们称为“非共识”。其实“非共识”并非高大上,否则让创新者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罗胖在演讲中讲到一个例子:
2015年8月,他们公司想做个新产品,拉了个群。他把自己的好多设想,关于这个产品的很多描述,在里面说了又说、讲了又讲,但是包括他在内,所有人都是懵的,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这个东西最终做出来是什么。
他们只好取了一个群名,叫“音频怪物产品群”。“音频”这两个字,是他们当时唯一想清楚的东西,但是“怪物”这两个字,才能表达他们当时所有同事对它的感受。
三个月后,2015年11月,这个产品上线了。那就是得到App。
几年之后,当得到App被市场初步认可之后,罗胖知道了两件事:
第一,一个创新的想法,在它冒头的那一刻,连亲爹亲妈都觉得它是个怪物;
第二,如果它后来不被社会接受,它就真的是个怪物。
这两个逻辑结合起来理解就是“非共识”。
所以,“非共识”并非需要一个创新,它可以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变。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前两天微信的升级大改版。
1.欢迎页变得清新文艺。微信欢迎页面的『人与地球』变成了一朵格桑花,并附『因你看见,所以存在』,清晰文艺。
2.时刻视频。虽然视频功能原来也有,但那时只能传到朋友圈,而现在可以传到自己的主页了。
3.变 『好看』了。公众号文章右下角的『点赞』变成了『好看』了;
4.UI更简洁了。页面的小图标全部做了镂空处理,变得更加纤细简洁;
5.把『零钱』和『银行卡』装在『钱包』里。
这就是微信的一次“非共识”。
武志红心理学
空间
最后,祝格式化在新的一年里遇到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