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好老师非暴力沟通第4讲 2020.5.7
一起来读书的伙伴,大家晚上好,我是多好,今天我们进行第1章最后一部分的阅读——关于非暴力沟通的运用。
那么接下来我针对这个部分来给大家做核心摘要的分享。主要是想跟大家来沟通非暴力沟通的运用。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的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去使用我们的语言。这样的沟通方式能使我们建立有品质的连接,从而让爱在彼此心中开放。非暴力沟通运用的范围很广。书中列出了一些范围,对我们大部分的普通人来说,非暴力沟通更常见于亲密关系、亲子关系、个人成长、冲突调解、内在小孩的疗愈这五个范畴。
接下来,书里对于非暴力沟通在各个范围内的运用举了具体的案例。最后面的这个杀孩子的凶手的案例对我个人的触动很大,我们也来做一个拆解。米歇尔博士在难民营中讲解非暴力沟通,当听到有人冲他使劲儿喊:“谋杀犯、杀人犯”的时候。米歇尔博士全身心地去关注和体会那个男人当时的感受和需要,这个对话差不多进行了二十分钟。对方一直在表达痛苦,马歇尔博士在倾听每句话所包含的情感和需要。在这个案例里有一句话非常打动我。书里说:他主动帮助我了解他的心灵以及深深的不幸,我并不将他的话视为攻击。而当作来自人类同胞的礼物。非暴力沟通的珍贵就是在冲突和困难的情况下。我们能在自己和反应之间留一点点间歇,我们去倾听对方的感受和背后深深的渴望。当我们联结到对方的需要,无论对方在说什么都会像是在听一首美丽的歌。当然,如果我们被对方的话语刺激,调入自己情绪的陷阱。陷入了悲伤、痛苦,这时候我们需要先关爱自己,暂停、离开或者寻找可以倾听自己的伙伴。当我们内在的情绪流淌,重新回到平和的状态时,我们可以再次进行沟通。大家不用期待沟通一次胜利。或者觉得这次沟通失败了,就很沮丧。真实的生活中允许有一个迂回、反复、缓慢的过程。只要是在不断的连接,最终都会走向新的沟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我曾经发生的案例。大概在两三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带女儿去家附近的游泳馆练习游泳。为了鼓励我的孩子,我跟她一起学习游泳的一个小孩子比赛游泳。
我知道自己可能游不过那个小孩,但是我希望孩子看到自己妈妈的勇敢。所以在和那个孩子一起比赛游泳的过程中,我是非常的努力、用心。忽然,当我蹬腿时,我感觉到可能蹬到了一个正在游泳的伙伴。可是因为是在比赛,没有办法停下来,所以我就继续游泳。但是我听到那位被我蹬到的阿姨非常愤怒地停下来,在泳池里大声地说:是什么素质,这么差,一点都没有教养!她的声音越来越大,旁边也开始聚集越来越多的人围观。她说,这样还做妈妈,一点都不是好榜样,怎么配做别人的母亲。当我听到这些话语的时候。那一个瞬间,其实我也会有一些情绪。特别幸运的是,当时因为我是在水里。没有办法发言,给了我一个特别好的积极暂停的空间和时间。我就在想,在那个过程中,我的愤怒生气,它在传递着一个什么样的需要呢?是的,我需要尊重;是的,我需要公平。因为那些语言描述的不是真实的我。当我深深地去链接自己的需要,和那个需要在一起的时候,内心开始充满了平静。然后,我再去想那个被我蹬到的,特别愤怒的阿姨。她的背后有着怎样的需要?是的,我看到她是一位五六十岁的阿姨,身体发福,皮肤也开始变得松弛。她这样的一个年纪,对老去应该是充满着担心和恐惧的,所以她特别需要年青人的尊重、体贴、关爱 也包括对健康和安全的渴望。让我想到这些的时候,那些情绪都烟消云散了,内心深处是慈悲和体谅。所以当我结束游泳的比赛后,走向那个阿姨。我平静地看向她,问她的第一句话就是:阿姨,你有没有受伤?刚才因为是和孩子在比赛,所以没有办法停下来,真的很抱歉,你受伤了没有啊?我们要不要去医院看一下。那位阿姨听到我这么说的时候,我看到她的脸上某个瞬间出现了一些非常微妙的变化。有一种非常意外和震惊的表情,然后整个人就从刚才的那种僵硬、准备作战的状态慢慢松弛了下来。接着她又继续说我们年纪大了,蹬一下是非常痛的,我们也需要尊重。我一直都很平静、耐心地听她说,脸上带着微笑。她最后说:我也知道你带着孩子也不容易,也想好好的陪孩子。那这样吧,你们在这个泳道游,我到旁边的泳道去游好啦!
这个案例带给我非常深刻的启发。如果我们不把对方的话当成是针对我们,而是去把它理解成对方内心有深深的渴望。她是在表达她的观点或者渴望。她的情绪越激动,就说明她对那个渴望越强烈。这些都会带我们走向最终的平静和慈悲。当然这样的事情不是每次都会发生。我也有出离愤怒的时候,但只要我们不断的练习倾听、连接,慢慢的就会一次一次地通过刻意练习,越来越多的收获这样的时刻。
最后想和大家分享的是,非暴力沟通不只是语言表达或者使用文字的技巧。它所包含的意识和意图也可以通过沉默、专注以及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来表达。而且我们真实的生活中,轻轻地倾听、故事、幽默,姿势等,会让我们彼此的沟通更加自然,生动有趣。非暴力沟通可不是一门严肃的学问,它教的从来都不是刻板的公式,而是一颗自由的灵魂。亲爱的伙伴们,今日份的阅读分享就到这里了,欢迎大家收听,也欢迎大家反馈。
《多好老师非暴力沟通第五讲》
一起来读书的伙伴们大家晚上好,我是多好,就到了我们一起读书的时间了!上周的周一到周四我们共读了第1章,在周五针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进行了部分的答疑,在共读的过程中,我们认识了隐蔽的暴力,念头层面的暴力对关系的伤害,同时了解了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以及非暴力沟通在各个领域的运用。如果说沟通是一束光,我们很希望借住它来照亮我们的生活。
我们今天继续来读第2章。米歇尔博士说某些语言和表达方式,虽然致力于某种愿望,却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书中把这些沟通方式称为异化的沟通方式,之所以没有称为暴力的沟通方式,我猜想,可能是因为马歇尔博士觉得暴力沟通也是一种评判吗?带着这种好奇的心,真的好想跟米歇尔博士对话。
首先我们来看道德评判,道德评判是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或是邪恶的。在我们的生活里,道德的词语有:高尚,伟大,自私,贪婪,善良,无私等等。我们会在各种情形里运用这些词语。比如孩子想要买一些玩具,如果此刻我们不想买,那孩子就太不懂事了,而如果孩子想要买的是学习类的东西,那孩子就太上进了。如果女朋友想要多一些体贴,那她就太黏人了,可是如果是我们想要多一些体贴,那她就太冷漠太麻木了。如果同事很关心细节,那他就是有强迫症,而如果是我们在于细节,那对方就是粗心大意。
在这其中有几个重要的区分点,一个是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价值判断反映了我们的内心和渴望,我们在意什么?渴望什么?在刚才的案例里,孩子提出买玩具,我们不想买,我们的渴望是理解支持以及合作。我们的价值观是懂事和理解他人很重要,这是我们的价值观。而孩子的价值观可能是喜欢的东西要买下来。对待工作,同事关心细节,他的价值观可能是尽可能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对待工作要认真。而我们认为他有强迫症,可能是我们的价值观是轻松一些的生活更快乐。什么是珍贵的品质,什么是重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些人看重轻松、自由、空间,有些人看重意义、成长、价值,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私人价值观,我们也叫做私人逻辑。这个私人逻辑的形成是由于小时候的经历,父母的价值观,周边环境的影响,时代的集体意识等等,形成的独有的部分。价值观反映的是我们内心的渴望,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逻辑。而在非暴力沟通里我们提倡不要将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混为一谈。当我们因为彼此看重的不同,上升到道德层面去批判他人,很有可能招来对方的敌意,使我们的愿望更难得到满足,同时彼此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当我们彼此价值判断不同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去了解彼此的感受和需要,去倾听自己和他人,寻找共同满足需要的方式。
举一个特别好玩的例子,前几天我们几个讲师聚餐。大家在前一天提议去必胜客,我当时也没觉得什么,可是在第2天的下午我提议改成火锅,因为我超级爱吃火锅,加上可能快要生理期,特别想吃重口味的。这时候大家意见就不一致了,有个讲师因为刚刚染了头发,觉得火锅的味道大,她这几天又不能洗头,担心吃火锅让头发有味道,上课的时候对学生会有影响。还有一个讲师觉得吃火锅,大家光顾着涮,不能安心聊天。而我觉得火锅又好吃又热闹。其他的几位伙伴则保持观望的态度。这个时候我们大家就形成了不同的意见,代表了我们内心不同的需要。我不知道这样的情形,如果发生在你们的生活中,你们会怎么处理呢?而我们后来采取了什么方式呢?我们进行了头脑风暴,大家列出来可以吃饭的地方,看看哪些能满足我们共同的需要。最后我们依然把地点定在了必胜客。但是,我点了两份小龙虾,这样就妥善的解决了我们大家所有的需要
。
人和人之间的很多冲突是因为我们在不经意间,把价值判断的不同上升到道德判断,忽视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而把责任归咎在对方。如果我们可以倾听自己和他人,去寻找满足彼此需要的办法,那么关系就会轻松很多。最后用诗人鲁米的话,来结束这一小节的分享“在道德与不道德的区分之外,有片田野我将在那里见你。”好了,亲爱的伙伴们,今天的语音分享就到这里啦!
多好老师非暴力沟通第6课
一起来读书的伙伴大家晚上好,我是多好。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异化的沟通的第二部分:进行比较。这一小节作者花了很少的篇幅来写,我猜可能是因为大家对什么是比较,以及比较可能带来的影响太了解了。比较在任何一个年龄时代或者情形里应该都不陌生。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老公,别人家的房子,别人家的车子,别人的外貌等等。在我们的生活里,类似这样的比较随处可见。比较会给人带来什么样的感受?比较会让自己觉得过得不好,心情也会变得低落。比较后胜出的那一方,可能当时的感觉还是蛮好的,觉得自己很棒。同时,在内心深处是不是也会产生一些不安全感,自己必须要比别人好才能够得到认可。一些各方面很好的孩子,在成年后依然觉得内心有些空荡荡的,有部分可能也是这个原因。
对我个人来说当然也有很多被比较的过程,比别人高,比别人黑,比别人赚钱少,比别人学历低等等。而最让我无力反驳的是这样一句话:“别人可以做到,为什么你不可以?”这句话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可以说非常熟悉吧?有一次当我听到他人对我这样说的时候,那一刻我有一种无从分辩,却格外沮丧的感受。我们来拿亲子关系做一个例子,如果是父母拿孩子作比较,出发点可能是为了刺激孩子,更加努力上进。妈妈其实看重的是爱,价值,意义,成长。可是用这样的话来进行沟通,会让对方感受到爱还是疏远?是不是也同时让爱,连接,信任,支持,理解,这样的需要无法满足。那么,如果这两部分需要,对父母来说都是如此的重要,我们可以怎么表达、怎么行动来让这两部分的需要同时满足?在非暴力沟通里,我们主张诚实表达以及同理心倾听,和孩子做倾听和沟通,我们去留意彼此的感受和需要,真诚的表达自己的这个部分,我们的观察、我们的感受和我们真正在意的部分。同时来听听看,在这样的情形下,孩子的感受和需要,一旦建立了连接,我们一定能够找到很多种满足需要的策略。
进行比较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方式,我相信它曾经给我们的生活一定带来了很多的好处。比如让我们更努力,同时它也会影响关系的联结和生活的幸福感。那么现在我们可以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来慢慢更新和替代,我知道这很难,所以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亲爱的伙伴们,今天的语音分享主要是以上的内容,进行比较——它是怎么样的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我们要如何去做呢?感谢大家的收听,也同时期待你们的反馈。
多好老师非暴力沟通第7讲
大家晚上好,我是多好,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异化的沟通第3部分——回避责任。回避责任这个词比较书面,如果我们换成下面的几组词,大家可能就比较容易理解。
“不可不”——不得不做饭,不得不早起,不得不上班,不得不结婚,不得不生孩子,不得不考大学…还有个词儿是:“你让我”。这个词真的特别的神奇,我的女儿今年9岁,她在很小的时候就会用了,都不知道她跟谁学的?她经常会说:你让我很生气,你让我很伤心,你让我很兴奋,你让我很受伤…这些句式是不是觉得特别耳熟?
“不得不”这样的句式淡化了个人责任,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我们不需要为自己的语言或者行为负责。这句话在不同的情形下,试图满足不同的需要。比如:我不得不辞退你,因为你违反了公司的规定。这么说的时候试图满足的需要可能是信任,连接,关爱,理解。“我不得不工作。”试图满足的需要可能是公平,理解,认可,休息等等。由于这些词语是我们日常经常会用到的,所以听起来好像也没有太大的问题,可是当我们仔细去观察,我们这么说的时候,内心的感受是怎么样的?是有些沮丧,有些委屈吗?我们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无论人们做还是不做某事都是在满足内在的需要
。无论我们在做什么,我们肯定都是在试图去满足我们内心深深的渴望和需要的,一旦意识到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是在满足内在的需要,而不是委曲求全,我们就会更加的坚定也更愿意负责,比如我选择工作,因为我看重自我的价值和认可。你让我很生气很伤心,这类表达方式,忽视了我们情感的内在根源,而把责任归咎于对方,当我们这么说的时候,其实我们的内在也充满了沮丧,委屈和不安。也会有很低的能量感。如果我们改成为自己的情感或者需要负责的话
,我们可以把以上的句式转换成:我感到伤心,是因为我需要安全。或者我感到伤心,因为我看重信任,理解和支持。听上去好像只是句式的转换,但仔细去觉察,内在的力量是不是也发生了变化,一旦意识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就会少了很多外在的抓取和不安。
回避责任可以说是人的本能了,不得不让我这样的句式,中国有,美国也有,差不多是祖传秘方了吧!类似的句式还有:都怪你,要不是因为你,如果不是你等等。归根结底,当我们这么说的时候,是为了满足内在的安全感,担心承担责任后的结果,但同时呢,也会影响一些需要的满足,以及削弱内在的力量和价值感。所以,去建立我们内在的安全感,去看看我们害怕什么?再去想想我们做这件事情的初衷,就会让我们内心更加的笃定。下一次当我们想说“不得不”或者“你让我”的时候,我们可以停一停,想一想,我们真正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我们在意什么?担心什么?我们做这些事情的初衷是什么呢?
今天的语音分享就到这里咯,欢迎大家的收听,也期待大家的反馈。
多好-非暴力沟通应用第二章—4:强人所难 讲义
大家晚上好,我是多好,时间过得真快,我们一起已经共读了两周。很开心和大家一起共读的时光,每天读一小段,然后再去实践。看大家的打卡,很多的伙伴越来越多地去看见自己,看见孩子或者身边的人,这让我感到特别的幸福。
今天我们来读第2章:是什么蒙蔽了爱,这个章节的异化的沟通的最后一个小节——强人所难。在今天的作业里有问大家怎么理解强人所难,看到了大家不同的答案。书里说我们对别人的要求往往暗含着威胁,如果不配合,他们就会受到惩罚。在我们的社会中这是强者常用的手段,通俗一点来理解的话就是在关系中,占主导地位或者优势地位的那一方,会要求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行动。如果对方不如自己所愿,对方就得承担相应的后果。这样的关系在生活里常见的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伴侣间的关系等等。我们一定有很好的理由,希望对方按照自己的期待或者意愿去行动,那也都是为了满足我们内在深深的渴望和需要。比如我们要求孩子一周内只能吃一个冰淇淋,见了大人要说叔叔好阿姨好,要求下属必须加班,要求查看先生或者太太的手机…我想在这些要求里包含着我们对于健康、尊重、连接、欣赏、安全等等的需要。无论我们如何提出这样的命令或者要求,我们最终会发现:我们无法强迫他人按照我们的期待去生活,盛气凌人也无济于事,我们可以通过惩罚来教训他们,但如果真的那么做了,会有两种情况出现,一种是对方服从了,失去了自己的主见;另外一种是对方早晚有一天会想办法来对付我们。强人所难的信念之一,是觉得人们必须通过一些手段或者措施才能成长,恐惧给对方空间和自由后,就失去了对对方的控制,而一发而不可收拾。当我们表现得越来越愤怒和激烈的时候,也是我们担心失去控制的时候。从非暴力沟通的角度来说,我们会希望大家在情绪来临的时候先走心,去看看当下发生了什么,我们的感受是什么?曾经在什么时候我们也有过类似的感受,我们最深的渴望是什么?怎么样才能够更好的满足我们内在的需要。当我们通过倾听自己,来获得了内心的笃定和安宁,我们就更愿意去倾听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很多时候,当我们执着于行为层面的时候,会看到当下的资源非常有限,根本就没有办法满足两个人的需要,可是一旦回归到内心的需要,会找到满足彼此需要的万千种方法。
说到强人所难,想起很多年前,我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一份电话销售的工作,我们当时的工作还蛮辛苦的,强度很大,当然这是一家非常非常优秀的公司。有一次,我们新换的部门经理要求周一的早会大家不能迟到,迟到的人需要站在最前面参加早会,而其他所有的人都是坐着参加早会的。那个周一的早上,我出门的时间和平时差不多,但是在离公司还有几站路的时候,因为太担心迟到而下了公交车,想打车可以早到。周一的早上非常繁忙,等我到达公司的时候,已经迟到了几分钟,因为一直都打不到车。我依然记得当时的心情,恐惧,担心,紧张,我想找各种理由逃离,但最终还是硬着头皮进入了会议室。于是,我在经理灼人的目光下,被要求罚站,站在了会议室的最前方,面对着所有开会的同事,站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直到会议结束。我的同事都偷偷的朝我投来同情的目光,那一刻真的很希望有个魔法棒,把那个经理一下子变走。过了很多年,我依然记得那个时刻,经理的严格要求,并没有让我变得努力上进,我对他用这样的方式来管理成年人感到一些遗憾。现在我理解经理当时想要满足的需要是效率、秩序、尊重、意义和价值,同时他采取的方式让我们感到恐惧,以至于后来每次看到他,我都想绕道。如果我选择努力工作,尊重秩序,不是为了追求幸福,而是为了逃避惩罚,那么早晚我会在这份工作中失去乐趣。这也是后来我选择离开这份工作的原因之一。讲到这里大家理解,强人所难所试图满足的需要,以及它可能带来的影响了吗?当一个人选择新的生活是为了追求幸福,而非为了逃避惩罚,那么他的行为就会很大程度上符合所有人的利益,也会最终带来幸福。
到今天为止我们第2章就分享完毕了,感谢大家的聆听,也期待你们的反馈。
2020.5.15 多好老师第二次线上答疑汇总
问题一和二
1、是否有意愿去改变是改变的前提
2、觉察:自己的感受,念头
3、接纳——看见自己生命的状态、感受,陪这样的自己待一会儿,接纳当下的自己。
4、选择 :可以继续保留原来的生命状态,因为它能够保持这么长时间存在,一定有理由;也可以选择忘掉过去,想想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可以有哪些策略?可以寻找经常会出现的恐惧点进行突破。
问题三:
1、父母与孩子价值观不同,没有好坏!可以和孩子讨论,与孩子平等交流彼此的感受和需要,探讨满足彼此需要的策略。
2、给自己的能量续杯,关爱自己。“因、缘、果”理论:因:父母内在不平静,要多照顾自己。父母的生命状态其实比语言对孩子的影响更大。孩子是时刻在看着我们如何做的。我们焦虑的状态会给孩子有负面的影响。“缘”:孩子不按时做作业。“果”:我很生气,焦虑。一切问题要从“因”上解决。
“凡人畏果,菩萨畏因”。有智慧的人看中原因。
3、界线—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需要放手给孩子,这需要一个过程。妈妈不要把孩子现在的状态当成永恒。父母可以问自己:“孩子现在不认真学习,孩子以后就一定没有幸福的人生吗,孩子的人生就失败吗??这是事实吗?”经常保持这样的觉察,让自己回到当下,摒弃负面念头。
父母觉得孩子认真学习,感觉孩子一定会考上好大学,父母会感到幸福、有面子。否则就会焦虑,没面子,担心孩子如果不认真学习,就会没有未来…其实父母内心真正的需要是:安全和轻松。孩子认真学习是满足父母安全和轻松需要的唯一策略吗?可以有其它途径满足这个需要吗?这个需要在过往的生命中满足程度高吗?
如果不是唯一策略,那就把生命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孩子和自己会放松。
孩子不按时完成作业只是刺激我们需要的一个“缘”,因为它时刻出现,所以我们会把需要的满足都投放在“孩子认真学习上啦!”
“安全和轻松”的需要有很多策略可以满足,可以多思考。
问题四: 1、体察自己的感受,在担心什么?平和自己的情绪 2、接纳孩子的感受。平和与孩子交流,问孩子的感受,接纳孩子的感受。问孩子做题的时候是如何想的?是看错行啦?还是什么原因? 4、引导孩子自己提出策略。
问题五 1、孩子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需要与孩子沟通,共同讨论形成满足彼此需要的惯例表。 2、如果孩子没有按照惯例表执行是正常的,爸爸妈妈需要有耐心,需要和善而坚定的帮助孩子执行。 3、“术”——父母内心的修炼。有什么策略可以激发孩子内心动力?当孩子在学习上存在得失时,父母是否能保持云淡风轻的状态,让自己平和的状态去影响孩子,胜不骄败不馁。总结得失,不断进步。 4、与孩子好的联结。是孩子是否能够接受我们建议的重要基础。所以父母内在的是否有足够的能量非常重要! 把情绪的遥控器掌握在自己手里。
问题六:初三的孩子不去上学,不爱学习
1、与孩子建立联结,知道孩子的感受和需要,才能一起建立目标,找到方法。更多的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先让自己富足、幸福。让自己积极的状态去影响孩子。
2、青春期孩子,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比规则重要。亲密关系可以让孩子有力量感。
3、可以从老师、朋友、偶像上找到正能量。
4、每天坚持写觉察日记,清理自己。越觉察越通透。
问题七 高三孩子,不爱学习。经常会控制不好情绪,与孩子起冲突,每次与孩子沟通时都不能实现目的。 1、我们参加学习的目的是改变自己,而不是改变孩子。如果我们想去改变别人,结果一定是失望的。 2、只有在自己内心平静的情况下,与孩子的沟通才能有效,才能在谈话中不被孩子再次激怒,让谈话的初衷适得其反。 3、从孩子的各种行为中去寻找孩子的感受,并且找到孩子的需要。接纳孩子,温暖他,才能让孩子有安全感,愿意信任我们。 4、接纳孩子,不只是嘴上接纳。如果内心还有评判,我们的言行都会不自然的流露出来,孩子会从我们的表情看出我们的不接纳。 我们内心是否真的信任孩子还是充满恐惧?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自己。 与孩子交流的时候,如果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就要这样说,不断给孩子正面能量,知行合一。 5、凡事领悟皆是礼物 6、先看到自己,才能看到孩子。我们自己的需要有很多实现的策略,而不是“孩子听我们的话”这唯一策略。
多好老师非暴力沟通应用第三章—1
亲爱的伙伴们,大家晚上好,又到了我们一起读书的时间,这周我们将要一起阅读的是第3章:区分观察与评论。今天我们来共读的是书上的第一小节的部分,在这个部分里有这样几点需要大家注意。
第1部分:什么是观察。观察是非暴力沟通的第1个要素,我们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的说出观察结果。在这里观察指的是我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嘴巴尝到的,身体触碰到的。更加形象一些的说法,观察就像是一个摄像机或者录音机,如实如是的呈现发生的事实
。什么是评论呢?评论是基于观察产生的想法和观点。观察会给我们带来平静,而评论会带给人内心波动。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评论,都会将我们带离平静。不妨你试一试,当你听到对方夸你好看,感觉一下你的内心是不是有点激动呢?当对方指责你,某件事情做得不好,再体会一下你的身体,是不是感觉到喉咙有点堵,小腹有点胀呢?这就是观察和评论带给我们的身体的感受。
第2部分,非暴力沟通的第1个要素是观察,但它并不要求我们保持完全的客观,不做任何评论,而是主张给予特定时间和环境中的观察。很多伙伴在学了这一章后,都说感觉自己不会讲话了。因为一讲话,感觉都是评论。大可不必这么紧张,我们不是不可以评论,有时候评论会拉近彼此的关系,表达关爱,有时候评论里会暗含着我们的需要,只是我们讲话的时候可以带着觉察。
第3部分,书中有句话“用静态的语言捕捉变动不居的现实,会造成许多的困扰。”这也是本小节里的一个重点。语言是我们人类的一个重大发明,它帮助人们进行沟通和表达,同时它也有着先天的不足和缺陷,那就是人和事物都是流动和不断更新的,我们很难用一个语言去表达一件事物或者一个人的全貌。静态的语言与动态的世界并不匹配。举个例子大家可能更容易理解,比如我们会说:他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我们在说的时候,很有可能是针对对方当时当刻的一个行为,比如他在工作中迟到了。可这个人他对于长期的工作或者对于家庭来说,他肯定也有非常尽职尽责的时候,这时候我们用“不负责任的人”来概括一个人,显然是片面的。所以语言虽然很好用,同时存在着这样的不足,大家在表达的时候,我们才会提倡更多的带着觉察,用观察性的语言。
第4部分,我们除了要警惕,给他人贴上负面标签或者评论,其实正面或者中性的标签也是需要我们觉察的。比如“一个好人”,听起来是一个非常正面的标签,依然会让一个人被装在了一个叫做好人的套子里,会带给这个人很多的限制。比如他就会觉得我时时刻刻要去做一个好人,要去符合一个好人的标签,人就会变得不自由了。中性标签,比如医生,很多人一旦被称作医生,就会被大家做了定义,似乎做任何事得符合这个形象,得理智、得反应快,但实际上他除了是医生,还会有很多的身份。被固定在一个形象里,也会带给人很多的局限,
第5部分。在这部分的最后是一首诗,特别打动我,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观察与评论。分享给大家。
多好老师非暴力应用第10讲—第三章-2
亲爱的伙伴们,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又到一起读书啦!今天阅读书中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这一小节的内容。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过:“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这句话说明,想做到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一件不那么容易的事情。既然是最高形式,那么我们可以对自己放松一些,我们不追求最高形式,不追求完全的不评论,可以带着觉察给予特定环境的评论。
关于评论,书上有一个经典案例。当米歇尔博士受邀给小学提供咨询服务时,这个学校的教师和校长经常反映彼此很难沟通,而当马歇尔博士请求大家列出校长的行为时,大家给出的是:大嘴巴话太多了,他认为只有他的话才有价值,他希望所有的人都一直听他说话,这些评论或者推测的话。而这些话是没有办法让他人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又该如何改进。后来他们通过列出具体行为这样的方式来针对行为进行了调整,解决了问题。这个案例之所以经典,是因为这很像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情形,我们常常看到两个人之间发生冲突,当我们介入去问发生了什么的时候,很常见的情形是两边互相在指责对方,发生了什么,反而都无从知晓了,而问题的关键往往是通过了解客观发生了什么来探索在这个发生中,我们的感受和彼此感受背后的需要,从而找到满足双方需要的方法。这也是为什么非暴力沟通,把观察作为第一要素的原因,如果我们有时候想把事情弄得一团乱,那么就可以把观察和评论混在一起。比如说你太邋遢了,听到这个评论的一方会有怎么样的回应呢?如果对方是比自己强势的,估计就是嘟着嘴、憋着气、默不作声,但空气中都是压力的味道。如果对方不是权威,是路人或者平行的关系,那么回应很可能是:我怎么邋遢了,你有多利索啊?过不了多久,空气中就是充满火药的味道了。
还有个例子是前几天我发在群里给大家的,是一个爸爸和孩子之间的故事。爸爸非常希望孩子上进努力,所以他他会选择用自己曾经接受过的,认为很有帮助的方式去对待孩子,比如指责不上进,刺激,评价,拿别的孩子来比较,这些方式让孩子觉得很不服气,这个孩子已经9岁了,随着力量的逐渐增大,孩子和爸爸开始对抗,除了语言上的对抗还是有了一个不一样的举动。他把吃过的芒果核洗干净,在芒果核的边缘穿了一个小洞,插入了一个细细的夹子,在芒果盒的正面写上:“加油”,变成了一个芒果盒加油发夹,这是一个非常可爱的行为。同时也是孩子在面对评论时,为了满足自己关爱鼓励的需要,选择的一个方法。我们是不是会发现,观察是身体的、是链接的、是心的层面;评价是大脑层面的加工和判断。观察让彼此平静和连接,从而去寻找满足彼此需要的方法,评论会让大家关注批评,防御或者攻击会阻断彼此的链接。
今天早上的小练习,让大家去觉察:什么妨碍了我们说出发生的事情,而习惯于评论性的语言。看到了大家的反馈,说是头脑中的条件反射让我们脱口而出。是的,我们小时候的经历,父母的做法,我们自己总结的部分,以及当下流行的,它们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帮助,或者满足一些需要,比如保护安全、价值等等,那么在被同类的事件刺激的时候,头脑的反应马上就会出来,来满足我们关于保护安全、认可价值等等的需要。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评论比较省事儿、见效快,我们去说出发生的事情,再来表达需要对太多人来说是一个漫长的、不能忍的过程。觉得这样说话太累了,不过瘾。可事实上是,快的会变慢,慢的最终会变快。亲爱的大家,我们一起慢慢练习,慢下来,去提高我们观察的能力,去观察一棵树,一朵花,一片云,一个孩子,去体会当你和那个人、那件事在一起,内心没有任何评判时候的感受,期待大家都有不一样的收获,今天就到这里了,谢谢你们的收听,也欢迎反馈。
多好老师非暴力应用第10讲—第三章-2
亲爱的伙伴们,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又到一起读书啦!今天阅读书中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这一小节的内容。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过:“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这句话说明,想做到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一件不那么容易的事情。既然是最高形式,那么我们可以对自己放松一些,我们不追求最高形式,不追求完全的不评论,可以带着觉察给予特定环境的评论。
关于评论,书上有一个经典案例。当米歇尔博士受邀给小学提供咨询服务时,这个学校的教师和校长经常反映彼此很难沟通,而当马歇尔博士请求大家列出校长的行为时,大家给出的是:大嘴巴话太多了,他认为只有他的话才有价值,他希望所有的人都一直听他说话,这些评论或者推测的话。而这些话是没有办法让他人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又该如何改进。后来他们通过列出具体行为这样的方式来针对行为进行了调整,解决了问题。这个案例之所以经典,是因为这很像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情形,我们常常看到两个人之间发生冲突,当我们介入去问发生了什么的时候,很常见的情形是两边互相在指责对方,发生了什么,反而都无从知晓了,而问题的关键往往是通过了解客观发生了什么来探索在这个发生中,我们的感受和彼此感受背后的需要,从而找到满足双方需要的方法。这也是为什么非暴力沟通,把观察作为第一要素的原因,如果我们有时候想把事情弄得一团乱,那么就可以把观察和评论混在一起。比如说你太邋遢了,听到这个评论的一方会有怎么样的回应呢?如果对方是比自己强势的,估计就是嘟着嘴、憋着气、默不作声,但空气中都是压力的味道。如果对方不是权威,是路人或者平行的关系,那么回应很可能是:我怎么邋遢了,你有多利索啊?过不了多久,空气中就是充满火药的味道了。
还有个例子是前几天我发在群里给大家的,是一个爸爸和孩子之间的故事。爸爸非常希望孩子上进努力,所以他他会选择用自己曾经接受过的,认为很有帮助的方式去对待孩子,比如指责不上进,刺激,评价,拿别的孩子来比较,这些方式让孩子觉得很不服气,这个孩子已经9岁了,随着力量的逐渐增大,孩子和爸爸开始对抗,除了语言上的对抗还是有了一个不一样的举动。他把吃过的芒果核洗干净,在芒果核的边缘穿了一个小洞,插入了一个细细的夹子,在芒果盒的正面写上:“加油”,变成了一个芒果盒加油发夹,这是一个非常可爱的行为。同时也是孩子在面对评论时,为了满足自己关爱鼓励的需要,选择的一个方法。我们是不是会发现,观察是身体的、是链接的、是心的层面;评价是大脑层面的加工和判断。观察让彼此平静和连接,从而去寻找满足彼此需要的方法,评论会让大家关注批评,防御或者攻击会阻断彼此的链接。
今天早上的小练习,让大家去觉察:什么妨碍了我们说出发生的事情,而习惯于评论性的语言。看到了大家的反馈,说是头脑中的条件反射让我们脱口而出。是的,我们小时候的经历,父母的做法,我们自己总结的部分,以及当下流行的,它们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帮助,或者满足一些需要,比如保护安全、价值等等,那么在被同类的事件刺激的时候,头脑的反应马上就会出来,来满足我们关于保护安全、认可价值等等的需要。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评论比较省事儿、见效快,我们去说出发生的事情,再来表达需要对太多人来说是一个漫长的、不能忍的过程。觉得这样说话太累了,不过瘾。可事实上是,快的会变慢,慢的最终会变快。亲爱的大家,我们一起慢慢练习,慢下来,去提高我们观察的能力,去观察一棵树,一朵花,一片云,一个孩子,去体会当你和那个人、那件事在一起,内心没有任何评判时候的感受,期待大家都有不一样的收获,今天就到这里了,谢谢你们的收听,也欢迎反馈。
多好老师非暴力应用第10讲—第三章-2
亲爱的伙伴们,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又到一起读书啦!今天阅读书中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这一小节的内容。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过:“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这句话说明,想做到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一件不那么容易的事情。既然是最高形式,那么我们可以对自己放松一些,我们不追求最高形式,不追求完全的不评论,可以带着觉察给予特定环境的评论。
关于评论,书上有一个经典案例。当米歇尔博士受邀给小学提供咨询服务时,这个学校的教师和校长经常反映彼此很难沟通,而当马歇尔博士请求大家列出校长的行为时,大家给出的是:大嘴巴话太多了,他认为只有他的话才有价值,他希望所有的人都一直听他说话,这些评论或者推测的话。而这些话是没有办法让他人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又该如何改进。后来他们通过列出具体行为这样的方式来针对行为进行了调整,解决了问题。这个案例之所以经典,是因为这很像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情形,我们常常看到两个人之间发生冲突,当我们介入去问发生了什么的时候,很常见的情形是两边互相在指责对方,发生了什么,反而都无从知晓了,而问题的关键往往是通过了解客观发生了什么来探索在这个发生中,我们的感受和彼此感受背后的需要,从而找到满足双方需要的方法。这也是为什么非暴力沟通,把观察作为第一要素的原因,如果我们有时候想把事情弄得一团乱,那么就可以把观察和评论混在一起。比如说你太邋遢了,听到这个评论的一方会有怎么样的回应呢?如果对方是比自己强势的,估计就是嘟着嘴、憋着气、默不作声,但空气中都是压力的味道。如果对方不是权威,是路人或者平行的关系,那么回应很可能是:我怎么邋遢了,你有多利索啊?过不了多久,空气中就是充满火药的味道了。
还有个例子是前几天我发在群里给大家的,是一个爸爸和孩子之间的故事。爸爸非常希望孩子上进努力,所以他他会选择用自己曾经接受过的,认为很有帮助的方式去对待孩子,比如指责不上进,刺激,评价,拿别的孩子来比较,这些方式让孩子觉得很不服气,这个孩子已经9岁了,随着力量的逐渐增大,孩子和爸爸开始对抗,除了语言上的对抗还是有了一个不一样的举动。他把吃过的芒果核洗干净,在芒果核的边缘穿了一个小洞,插入了一个细细的夹子,在芒果盒的正面写上:“加油”,变成了一个芒果盒加油发夹,这是一个非常可爱的行为。同时也是孩子在面对评论时,为了满足自己关爱鼓励的需要,选择的一个方法。我们是不是会发现,观察是身体的、是链接的、是心的层面;评价是大脑层面的加工和判断。观察让彼此平静和连接,从而去寻找满足彼此需要的方法,评论会让大家关注批评,防御或者攻击会阻断彼此的链接。
今天早上的小练习,让大家去觉察:什么妨碍了我们说出发生的事情,而习惯于评论性的语言。看到了大家的反馈,说是头脑中的条件反射让我们脱口而出。是的,我们小时候的经历,父母的做法,我们自己总结的部分,以及当下流行的,它们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帮助,或者满足一些需要,比如保护安全、价值等等,那么在被同类的事件刺激的时候,头脑的反应马上就会出来,来满足我们关于保护安全、认可价值等等的需要。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评论比较省事儿、见效快,我们去说出发生的事情,再来表达需要对太多人来说是一个漫长的、不能忍的过程。觉得这样说话太累了,不过瘾。可事实上是,快的会变慢,慢的最终会变快。亲爱的大家,我们一起慢慢练习,慢下来,去提高我们观察的能力,去观察一棵树,一朵花,一片云,一个孩子,去体会当你和那个人、那件事在一起,内心没有任何评判时候的感受,期待大家都有不一样的收获,今天就到这里了,谢谢你们的收听,也欢迎反馈。
多好老师非暴应用第12讲-第三章区分观察和评论-3
各位亲爱的伙伴,大家晚上好,我是多好!今天是我们第3章共读的最后一天,早上邀请大家共读了这一章节里的两首诗:《我从没见过愚蠢的人》和《面具》。
我从没见过你说的那些人,
我见过的是一个个生命,
他们在做些什么,
或者没做些什么,
我们可以对他们进行一些评论,
但这些评论大多也只是和自己相关,
和对方并没有什么关系。
这是我对《我从未见过愚蠢的人》这首诗的理解。
我对《面具》的理解是:我们在表达的时候,会因为安全、接纳、认可或者其他的需要,去说一些并没有满足我们内心需要的话。后来也慢慢变成了习惯,在这首诗里我读到的是诚实表达。内心的需要和外在的语言一致,身心的一致会带来很大的能量。那么今天给大家布置的作业是去对家里的一件东西做5分钟的观察,可以是一朵花,一个杯子或者一幅画。有伙伴问我,老师你为什么今天布置这个作业啊?我邀请大家先去做,然后体会。这个练习在我们工作坊或者沙龙中也会有,我们看着一朵花,只是看着,在那个当下把注意力放在花朵上,当我们发现我们的头脑中会有一些念头闪过,比如这个花颜色不够鲜艳,花瓣有些枯萎,这个水杯杯口太小,水杯里还有很多茶渍等等。当我们觉察到这些念头,我们就离开了当下,被我们的念头带走。觉察到了,我们再回来,继续观察,就是这样觉察我们的念头。当我们的念头升起,我们的内心有着怎么样的感受?当我们只是处于观察的时候,我们的内在又是怎么样的感受?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我们留意我们的念头。去体会到有时候,这些只是我们的念头,而不是我们此刻正在观察的事物本身。举几个在生活中区分观察与评论的例子。
第1个是我女儿的。有一次我和女儿回宁波的奶奶家,在高铁站候车的时候,女儿打开巧克力豆的盒子,里面有颗巧克力豆掉了出来,女儿马上弯腰去捡。当时我的内心有一句条件反射的话,几乎马上就要说出口了:“拽拽不要捡,掉在地上的不能吃!”但我忍住了,这时候我发现女儿把巧克力豆捡起来,走过来,放进我手上的塑料袋里。那一刻我特别的庆幸,幸好我没有把自己的推测当成事实。我在那一刻的紧张,不是因为发生了什么,而是我脑海中的念头,或者评论。
第2个例子也是和女儿的。有一天接女儿放学,我们买了零食,在路上遇到了我们的邻居小男孩,也是女儿幼儿园班里的同学。一向都很愿意分享的女儿,不愿意分享零食给那个小男孩,我也没说什么,默许了。后来我问她:你是怎么想的?女儿的答案是:妈妈我不想被拒绝,我不喜欢那个被拒绝的感觉!哦,原来是因为那个小男孩家教特别的严格,父母是不太允许他吃别人的东西的,以前女儿有分享过好几次零食给那个小男孩都被拒绝了。我当时真的感觉倒舒一口冷气,幸好,真的幸好,我没有用小气或者不礼貌来评价女儿,不然我很可能就失去了了解女儿内心的机会了。
第三个例子是我在给一所小学里的孩子做一对一咨询的时候遇到的。这个来访的小男孩,当时差不多读二年级,作为行为需要纠正和关注的孩子来到咨询室。我清晰的记得和他沟通的很多场景。第1次聊,为了跟他建立连接,我问孩子最喜欢哪个动画片儿?孩子说最喜欢小红帽,我说那你最喜欢小红帽里的哪个形象啊?他说大灰狼。一般说到小红帽,大部分人喜欢的是小红帽或者猎人吧!当我听到这个答案的时候,我问你为什么喜欢大灰狼呢?孩子说,因为大灰狼很有力量!面对一个被称为行为需要关注的孩子,当他这么回答,你会怎么想呢?我接着问,如果你拥有大灰狼的力量,你会想要做什么呢?
我想要去帮助弱者。
哪些弱者呢?
比如老人和小孩。
当我听到这里的时候。我对那个小男孩笑了笑,他也回报了我一个灿烂的微笑。我一直记得那个笑容,就让我一直记着,去听见,看见你对面的这个人,不要用我们原有的经验、认知去判断,而是用心去观察,去连接,这样我们就会看到对方最真实的样子。
以上三个例子是我和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的一些片段,特别喜欢和孩子相处,因为他们更加的真实,也很少会戴着面具,他们的喜怒哀乐都是在当下的,都是临在的。
区分观察和评论这一章节,文字的内容非常少,但在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要面对,当我们面对周围的世界环境和人群,我们时时刻刻都处在观察和评论的切换当中,更多的用眼睛去看,有心去体会。有一个小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去觉察:我们是在念头里,还是在身体的链接里?
在我们和对方或者和环境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觉察自己的注意力是在自己的头部还是在脖子以下的部分,如果我们的注意力是集中在头部,那我们差不多就是在念头里打转;如果我们的注意力是在自己脖子以下的部分,那么这个当下我们差不多是在临在的、用心连接的状态。好了,今天的语音分享就到这里了,欢迎大家收听,也欢迎大家反馈,更希望我们能够在生活中去实践。
阅读 10praise0
jubao举报 >
推荐【考研必备】 21考研精品公开课免费领!
bt_logo
立即下载
广告img_sdk
本内容并不代表有道立场
登录
comment_btn评论
save_btn保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