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阅读的内容是第二章的第6节课和第7节课。
第6节课是记叙文故事情节的展开。黄老师这节课选用学生的习作《满分》,但他没有将这篇习作完整呈现,而是根据教学活动的展开,将文章分为三个部分逐层加以呈现。这节课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出示文章的第一部分,在这一部分老师设计了三个问题,①如果让你们接着写,你们觉得故事怎么发展?②事件的发展必须达到什么样的要求?③根据这些要求,审视上面的种种方案,你们觉得哪些方案是不太好的?第二板块出示文章的第二部分,这一板块也有三项内容,①你认为作者的事件发展写得比较成功的同学说说理由。②请不认可作者写法的说说理由。③黄老师谈自己的看法,并要求大家想想事件该怎样发展下去。第三板块,出示文章的第三部分,在交流讨论之后,黄老师出示了几个结尾,让学生比较。
这节课的意义在于将学生在写作时所进行的内在思维——比如如何确定立意,选用什么材料,如何改进表达等,变成了可以分解和展开的精神活动。在课堂的第一板块,教师引导学生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让学生思考事件的发展必须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师生共同讨论明确出故事情节展开的五条基本要求:合理、出人意料、波折、波澜、变化,围绕一个点,事件发展有因果关联。接着带着学生根据五条要求评价之前提出的情节发展的方案,学生有了“脚手架”很快就作出了中肯的评价。
这节课也让我认识到教师在教学前先行体验写作,清楚学生写作的关隘所在的重要性。教师不仅应该“懂写作”,而且要“懂写作教学”。
第7节课是用情节表现主题。黄老师以一篇考场作文作为载体,让学生评价这篇习作的优劣点,引导学生发现记叙文要靠情节来表现主题,心理最好融合在情节中。在教学中又适时地引入一篇描写二战的微型小说《德军剩下来的东西》,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情节对于表达主题的重要作用。最后让同学为这篇作文续写一个主题明确、情节丰满的结尾。
这节课的最大特点是运用半成品写作来进行作文评讲。半成品写作的优点如下:一是使写作情境具体化。规定了具体的人物事件和情节,设置了人物的主要矛盾,提供的半成品既是限制,也是写作的触发点。二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这节课营造了具体的写作情境,学生在依循前文进行写作时,有多种选择的可能,也更具创造性和挑战性。三是具有实用性。这种写作方式可以培养学生活用材料、改造材料,根据具体情景再创造的能力,对于学生在考场上快速完成作文是很有帮助的。
另外这种半成品写作的教学方式比较容易形成课堂教学的共生情境。首先是与未完成的原作进行共生,其次是在交流中形成学生之间的共生,不仅是在形式上的共生,也是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共生。
这一节课对我的启示是在教学中也可以采用半成品来进行作文教学,要能够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半成品材料,但是选择一个合适的材料并非易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