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面试小故事
上一期的职场观察分享了作为面试官的一些感想,其中一条是作为求职者,求职动机一定要清晰、自洽。不能逻辑自洽的候选人,会第一个被淘汰,即使行业或职位经验很贴合。
近期遇到一位候选人,再次验证了这条想法。
单看简历,这位候选人很有优势。他当前所在公司S与拟求职公司C属于同一行业,业务上有重叠部分,现职位也与应聘岗位一致。按说这是社招的雇主很喜欢的一类候选人,因为契合度高、熟悉工作,入职后胜任岗位的可能性高。
然而开始面试后,他的表现却令人大跌眼镜。
背景提示:C公司是新设的创业公司,在市场上还没有广泛的知名度和认可度。S公司是十年历史、较为成熟的企业。两家均为国内企业,非外资公司。
面试官提问:S公司是行业里某细分业务领域较为知名的企业,而且去年已经启动上市,计划冲刺科创板,前景良好,为什么要跳槽到C公司?对C公司和所应聘岗位有何了解与认知?
候选人:S公司虽然计划今年上市,但今年业绩没有那么好,经营压力大。作为该领域国产供应商,在市场上还是竞争不过国外厂家;国外大厂毕竟优势雄厚,强者恒强……
面试官听到这里已经忍不住打断:请问你在S公司是否持有股权?如果持有为什么不等到上市再跳槽?
候选人:持有。但持有股权数量极少。我还是更看好C公司……S公司说是国产化,其实XX部件还没有国产化;C公司XX部件上非常有竞争力(其实并没有,C公司还处在研发阶段,没有上市产品,也没有研发该部件)……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如果你是面试官,相信你也无法理解候选人的逻辑。如果说是因为目前职位较低,希望在新平台获得职位提升,以及看好快速发展的未来前景,倒可以作为一个解释。
而他根本就不看好国内厂家,却来应聘还在发展初期的国内厂家。并且选1不选10的理由完全站不住脚:因为对S系统集成的产品经营业绩不看好,却看好所谓C的某一两个部件;并且关于C的这个信息还是错误的。
候选人在短短的十几分钟面试中暴露出几大缺点:
1. 对行业认知不足,对现有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不够了解。
2. 缺乏成长性思维,认为市场竞争格局是一成不变的,看不到历史的变化,也看不到未来趋势。
3. 缺乏逻辑,解释不了自己的求职动机,前后矛盾,思维混乱。
4. 对应聘公司的了解不够,信息检索与搜集能力不足。
5. 对国产厂家在该行业创业的信心不足。
这些缺点,尤其是最后一条,对创业公司员工来说是致命的。
尤其他面试的还是HR经理岗位,一大工作就是招揽人才。带着现有的观念和思维桎梏,他如何能够帮助公司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呢?搞不好他入职后再宣扬自己的观念,带动出一批离职潮也说不定。
成年人只能筛选,不能教育,这就是面试作用所在,去发现、筛选理念一致的同路人。
附之前的系列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