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课堂还给学生,如何做

课堂还给学生,如何做

作者: 糊涂啊 | 来源:发表于2024-03-04 16:19 被阅读0次

    基本情况:和徐校一起听了三节课。两节是相同的课题——中和反应,一节是化肥那些事。

    基本认知:学校是集体备课的,每一节课有共性的研究痕迹,也有个性渗透的展示。

    亮点:1.化学组的团结和谐是令人羡慕的,所以她们在一起不仅是研究学术,也在研究生活,她们过得是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就是应该具备的状态。

    2.化学组整体发展均衡,在阳光测评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没有哪个要素是弱的。在课堂中也有一些想法:

    (1)学校的班际差距有40分,如何做好分层教学,就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在听课过程中,有目的的选择了比较差得班际,提出一些问题。

    a.如何关注到学生的学:课标中要求我们不仅要学习常见的物质,还要学习认识物质性质的思路和方法、物质性质的广泛应用及化学品的合理使用、学生必做实验和实践活动。很多老师还是基于基础知识的讲课,在此基础上也有了对思路和方法的学习,但是不够自然。

    在了解了基本的课标要求之后,我们还可以依据课标针对学生设计相关的活动。同时做好活动之后有相关的评价手段。

    b.关于读课标的活动,老师们并不愿意读课标,因为过于理论性,而且跨度较大,课时课标又是导航,必须要读,如何渗透性的读课标,可以通过听课活动将课标融入其中,评课时候,将每一个环节如何和课标对接的评价出来。

    例如毛文娟老师上了一节课;化肥,课标里有这样一句话:知道一些常见化肥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这句话就是让学生了解化肥的种类:氮磷钾或者铵态氮肥。如何知道常见化肥呢?这就是课标的第二点:认识物质性质的思路和方法:了解观察、实验,以及对事实进行归纳概括、分析解释等人是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毛老师通过视频、图片等工具,邀请同学们做实验,观察、展示等手法进行学习。例如通过展示一张植物成长的过程,让同学们归纳出一些化肥的种类。第二个点就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老师通过一张图片展示我国耕地、化肥使用量和粮食产量的关系,通过分析,请同学们进行读图能力,了解这些关系和化肥使用量的关系,得出结论:合理使用化肥。这就是课标学业要求中的:能基于真实问题情境,依据常见物质的性质,初步分析和解决相关的综合问题,能基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从辩证的角度,初步分析和评价物质的实际应用,对化学品合理使用等社会性科学议题展开讨论,积极参与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如何达到课标中的学业要求,老师选择读图进行这个要求的实现,得出要根据植物的需求进行施肥,还可以在这个环节上结合实际的一些情况,例如有些地方的土壤板结,哪些具体的地方因为化肥的使用引起了其他环境问题。这就是合理化使用。

    合理使用不仅包括能不能用,用多少,还包括怎么去用,如何安全的用。

    于是通过实验探究的形式探究出如何用。

    老师通过硫酸铵化肥的使用说明书,来进行验证化肥为什么要密封保存。

    设计了实验方案:熟石灰和硫酸铵在研钵中进行研磨,请同学们进行操作和总结现象结论。同时又增加了氢氧化钠与硫酸铵的加热实验,通过红色石蕊试液的检验,验证了刺激性气味,学生可以总结出化肥的保存方法是密封低温,施化肥的时候不能在天气热的时候进行。

    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学习了氨气的检验。

    第三课是一节学生参与课堂的课

    在这节课中印刻是魔术,这是一个情境,这个情境的作用是什么?主题是中和反应。这节课的课标要求是:运用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预测主要性质,设计实验方案,分析解释有关的实验现象,进行证据推理,得出合理结论。

    这样的要求是通过学生来实现的。所以关注到学生的学尤其重要。

    例如如何验证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反应了。

    首先是设计方案,不仅让设计出来的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同时也还能通过实验的现象得出相应的结论。

    这样的方案设计的主题是学生,不是老师,所以邀请学生参与课堂,邀请学生设计方案。

    老师敢这样做,说明勇敢的迈出了第一步,这就是未来一直要进行的教学模式。

    同时也要关注这样的课堂的一些问题:

    1. 注意不要让问题碎片化:老师的指导作用是看着学生去做,而不是牵着他们去做,设计方案不能设计一步,老师总结一步。而是要完整性让薛恒看到方案的全貌。不要出现走一步就停下来总结,这类似于做饭不停的打开锅盖看是否熟了,这样倒是会让热量在不断的散失。

    2. 设置问题的高阶性。学生参与的课堂老师不放心,会设置很多问题来提高学生的专注力,使得问题特别多,从满堂灌变成满堂问。而且问的问题多是识记性、理解性的低阶问题,对于分析、评价、创新的高阶问题提问的就偏少。

    3. 也要防止学生参与的课堂只有简单的操作,忽略了操作背后的思维问题。

    4. 为了让学生更加明白设计的意图,使得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候能够精准把控,可以通过ppt把关键字词呈现出来。

    5. 降低学科的起点,对于宏观到围观的转化,对于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还要进行降低难度的教学。

    关于跨学科教学、项目式教学要进行真正的落地,可以是假期的作业,也可以是平时大单元教学的具体体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堂还给学生,如何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acr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