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LQ
在人际交往中,准确地理解他人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但是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我们今天来学习一下,在不同文化下如何理解他人。
理解他人的方式主要有:
1、语言
2、非语言行为
3、表达情绪的面部表情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特别注意,不同文化环境下,以上的方式表现形式看起来是一样的,但是实际意义可能会大相径庭。
比如:
1、目光接触与注视
在美国文化中,直接的目光接触是受到肯定的;一个人如果不肯直视对方的眼晴,会被认为是在逃避甚至撒谎。
不过,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直接的目光接触却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在面对地位较高者时更是如此。例如,在尼日利亚、波多黎各和国,教导儿童不要与师长或其他成年人做直接的目光接触。
美国的柴罗基族、那瓦和族和印第安人,也尽量不使用目光接触。日本人与美国人相比,使用目光接触要少得多。
相对地,阿拉伯人则运用大量的目光接触,他们的注视对某些其他文化中的人而言,好像是要把对方给穿透似的。
2、个人空间与身体接触
社会类型是形形色色的,有些社会属于接触率高的文化,这些地方的人彼此站得很靠近,也经常碰触对方;有些社会则属于接触率低的文化,这些地方的人保持较大的人际空间,较少彼此接触。
碰触率高的文化包括:中东、南美和南欧各国。
触率低的文化包括:北美、北欧、亚洲各国、巴基斯坦以及印第安人。
同性朋友间碰触的适当与否,各国文化的态度也不一致。举例来说,在韩国和线及,当地的男人或女人经常和同性的友人牵手、勾肩以及紧靠着对方走在一起,这些非语言行为并没有任何性的暗示。在美国,这样的行为则少见多了,在男性朋友之间更是如此。
3、手部和头部的姿势
OK手势:用指和食指构成一个圆圈,其余三指向上伸。在美国,这个手势代表“没问题”。不过,这个手势在日本则代表“钱”,在法国代表“零”,在墨西哥代表“性”,在埃塞俄比亚代表同性恋。另外,在南美洲的某些国家(如巴西),这是个的手势,意义和美国“去你的”手势(即只有中指向上伸)一样。
”竖大拇指”的手势:在美国,竖起大拇指而将其余手指握成举头的手势代表“没问题”。在几个欧洲的国家也有类似的意思,例如,在法国代表“很棒”,似是,
同样的手势在日本却代表“男人”,在伊朗和丁尼亚则是个猥亵的手势。
“手指指尖靠拢”的手势:先将一只手的各个手指伸直,再将它们收拢,让指尖并拢,指向上方。在美国文化中,这个手势并无清楚的意义。
在意大利这代表“你想讲什么?”,在西班牙代表“不错”,在突尼斯代表“慢点”,在马耳他则代表“你看起来像是好人,但你其实是个坏人”或“伪君子”。
点头:在美国,上下点头代表“是”,左右摇头代表“否”。但是在非洲和印度的某些地方,意义却恰恰相反:上下点头代表“否”,左右摇头代表“是”。另外,在韩国,左右摇头代表“不知道”(在美国则以耸肩表达),这使情况显
得更加复杂。最后,保加利亚人表达“不同意”的方式是:先将头往后一甩,再回复到直立的位置,这个姿势常常被美国人误认为是同意的意思。
看了以上这些例子,你是不是感觉太复杂了?知道了这些规则,我们可以先把它们保存下来,需要和这些国家的人交往了,再找出来,重点记忆一下即可,但是前提是你的认知里要有这个文化差异的概念,这会不会给你继续学习的动力呢?
(以上摘自《社会心理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