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中庸点滴(6)- 过与不及

中庸点滴(6)- 过与不及

作者: 君子执中 | 来源:发表于2018-11-23 13:46 被阅读0次

    子曰:道之不行,我知之也。知(智)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1. 什么是“过”和“不及”

    “不及”一般指做不到,做不到什么呢?有人说是中庸之道。但这样的话就不好理解“过”了,如果理解成把中庸之道做过分了,就成了要适度做中庸之道,这与强调中庸之道要时时实行,要久久为功不一致了。

    于是有人又说“过”指的是做事不要太过分、过度,引申为不要走极端。但什么叫做事不要太过分、过度?做善事有“过”,有走“极端”之说吗?因此,秉持这样认识的话,就容易要当老好人,做事不尽心尽力,显然不合理。在真、善、美的追求上,儒家是强调极致的,没有过的说法,比如说“至诚”、“止于至善”等。

    因此,这里的“过”、“不及”的修饰的不是外在事物,而应该是内在的东西。

    这一段是承接前文“君子而时中”、“小人而无忌惮”而来。所以“不及”的外在表现就是“无忌惮”。为什么“不及”就会“无忌惮”呢?因为对自己内心的观照、情绪的控制没有做到(不及),所以任由自己性情做事,就无所忌惮了。借用西方哲学的观点,就是没有遵守“内心律”。

    理解了“不及”,“过”就不难理解了。因为过度去控制情绪,反而情绪僵化、做事刻板了,反而做不到“中”、“和”了。

    2. 为什么“过”不是“中庸”

    智贤之人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意识,容易先入为主,先有了喜怒哀乐的情绪,反而不客观了,所以做不到“中”—“喜怒哀乐之未发”。所以中庸讲舜的时候强调其“好问而察迩言”是大智。儒家讲“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都是强调不要先入为主,才能做到“中”。

    而过分、过度控制情绪、压抑情绪,不让其发,就无法做到“诚”,就会“发而不中节”就达不到“和”。

    所以“过”就会“不让发”,“不及”就会“乱发”,都不是“中节”,都不是“和”。

    所以中庸后文花了大量的篇幅来说“诚”。诚,不自欺也。客观对待自己的内心情绪,不压制,不自欺,才能做到诚。

    后世朱熹提出“存天理,去人欲”就是不诚,因为世人皆有欲,不承认这个现实,就是自欺,就是不诚。人欲不可怕,关键要合理控制,发而皆中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点滴(6)- 过与不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arj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