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明君与枭雄——刘备

明君与枭雄——刘备

作者: 笺墨心语 | 来源:发表于2019-02-17 13:35 被阅读0次

刘思棋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是作为理想的“明君” 形象来塑造的。 罗贯中在描写《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时,以历史人物刘备为原型,同时根据封建时代广大民众对政治家的选择,根据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审美倾向,着力突出其明君形象,而有意淡化其枭雄色彩。

首先,作品多方表现了刘备的宽仁爱民,深得人心。《演义》第1回,写刘关张桃园结义,其誓词便赫然标出“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八个大字。这既是他们的政治目标,又是他们高高举起的一面道德旗帜。从此,宽仁爱民,深得人心就成了刘备区别于其他政治集团领袖的显著标志。

当曹操亲率大军南征荆州,刘琮不战而降之时,刘备被迫向襄阳撤退,新野、樊城“两县之民,齐声大呼曰:‘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即日号泣而行。”到了襄阳城外,刘琮闭门不纳,蔡瑁、张允还下令放箭。魏延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开了城门,放下吊桥,大叫:“刘皇叔快领兵入城,共杀卖国之贼!”刘备见魏延与文聘在城边混战,便道:“本欲保民,反害民也。吾不愿入襄阳。”于是“引着百姓,尽离襄阳大路,望江陵而走。襄阳城中百姓,多有乘乱逃出城来,跟玄德而去。” 就这样,在建安十三年秋天的江汉大地上,刘备带领十余万军民,扶老携幼,含辛茹苦,上演了“携民南行”的悲壮一幕。如此撤退,显然有违于“兵贵神速”的军事原则,对保存实力、避免曹军追击十分不利。故众将皆曰:“今拥民众数万,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刘备明知此言有理,却泣而拒之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行至当阳,果然被曹操亲自率领的精兵赶上,十余万军民顿时大乱。刘备在张飞保护下且战且走,天明看时,身边仅剩百余骑,不禁大哭道:“十数万生灵,皆因恋我,遭此大难;诸将及老小,皆不知存亡。虽土木之人,宁不悲乎!”

这一仗,刘备在军事上一败涂地,而在道义上却赢得了极大的胜利。这种生死关头的自觉选择,在《三国演义》写到的各个政治军事集团领袖中是独一无二的,决非一般乱世英雄的惺惺作态所能比拟。从此,刘备的“仁德爱民”的明君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并成为他迥别于其他创业之君的最大的政治优势。

相关文章

  • 明君与枭雄——刘备

    刘思棋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是作为理想的“明君” 形象来塑造的。 罗贯中在描写《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时,以历史人物刘...

  • 枭雄刘备

    枭雄是强横而有野心的人物;智勇杰出的人物;魁首,也要有一定的政治能力,而刘备则就具备这种性格! 为什么说刘备世...

  • 另议三国“枭雄”刘备

    方诗铭先生提到一个鲜明的观点,刘备其实是“枭雄”。这一部分,我们就看看,为什么说刘备是“枭雄”,为什么蜀汉集团最终...

  • 仁慈的枭雄 刘备

    第一章 突来的噩耗,成为孤儿 刘母的回忆 汉延熹九年,北方大地还处在冬日凛冽的寒风之中,世间万物被皑皑白雪所覆盖,...

  • 曹操最著名的一首诗,有吞吐天地的胸怀,难怪帐下聚集那么多人才

    历史上,人们常用奸雄、枭雄、英雄来评价历史人物。比如,提起英雄,人们会想到项羽、岳飞等人;提起枭雄,人们会想到刘备...

  • 刘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许多人眼中,刘备是一个只会哭的人,非常懦弱,实际上,刘备不是一个懦弱的人,恰恰相反他是枭雄,与他能争上下的只有曹...

  • 仁慈的枭雄的刘备

    枭雄刘备,他比任何人都仁慈,也比任何人都奸诈,有的人说他虚伪,有的人说他仁义,但是谁又知道能够虚伪一辈子的仁义那就...

  • 刘备论(我观刘备,非枭雄也)

    刘备者,世称以天下枭雄,然吾观此人,非然也。 备,素称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玄孙,然,岂可知乎?虽献帝查宗谱以封皇叔...

  • 职场__感情投资

    刘备与诸葛亮,可以说是君恩忠的典型例子。诸葛亮感激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出山后尽力辅佐刘备深得刘备的信任,刘备临...

  • 风云战国之枭雄:弱者的尊严

    提到枭雄这个词小伙伴们首先会想到谁呢?记得儿时听评书,经常提到的两个枭雄一个是刘备一个是张作霖。那么枭雄的评价标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君与枭雄——刘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bjg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