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里面包含了28个细腻、有趣、温柔的旅行故事。
不是旅行指南,也不是穷游手册,而是一本治愈系的旅行书,也可以说是游记。
拿到这本书是出于一种巧合。向来我读书没什么规划,总喜欢在书堆中随手抽书来看。某天,状态很差,困顿不堪,随手抽了三本书,三本书的风格要么是抨击政治与时代的西方小说,要么是宗教色彩浓厚的黑暗系体裁,要么就是丧到怀疑人生的故事。这本书就是这个时候进入我的眼帘的,封面清新自然,似乎为刚刚徒步走过黑暗的我的身上,洒下一束光。
封皮上写着几句话:
1.哪怕一次也好,我想和你静静坐在这样的日光里,过去与未来,什么也不用提及。
2.生命的旅程原本就艰难漫长,我只想写下那些念念不忘,那些转瞬的火花,那些温柔的确幸,黑夜里的光。
作者凉夏,是专栏作家,杂志主编,她定期去看海,一直在旅行。她也是一个职业旅人。
什么是旅人?旅人的姿态该是什么样?
《城市画报》的执行主编刘琼雄说,旅人应该在旅行中如鱼得水,整体都顺溜溜的,要真的带着心思在路上,并且,发现旅行中该发现的东西,是真正化了情绪在旅行之中。
前段时间读毕淑敏,也提到旅行。她说旅行的意义不是一眼就能看到的,需要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旅行让我们的身体感悟到不同的风和水,我们的头脑在不同风情的滋养下变得机敏和多彩。目光因此老辣,谈吐因此谦逊。
我想,这便是化了心思和情绪在旅行之中的结果吧。
而我们现在大多数人,都还只停留在“出行人”的阶段,用刘琼雄的话来说,“来去匆匆,给自己放个风,就满意而归了。”
有一句比较流行的形容旅游的顺口溜,
“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回去一问,啥都不知道。”
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在都市生活的纷杂中,整日车水马龙,职场风暴,旅行的目的主要就是出去透口气。
而在这透气的过程中,明明都出来了,脑子里很可能还在想着工作,想着孩子,想着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有时候真的适应了旅行的节奏,放松心情,旅行也快结束了;更多的时候却是始终无法放松心情。
这样的旅行确实不能称之为旅行。人在行走,心却还在停留。
旅行是应该思考和旅行相关的事情的。比如,见了什么样的风景,有了什么样的心情,情绪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也许我们终究成不了一个合格的旅人,但我们却应该顾及旅行的心情。因为,旅行中那一瞬间的感动,是以后不管在哪里,和谁在一起,变成什么样,都不会忘记的温柔。
生活本身就是一场旅行,我们应该直白一点,见想见的人,说想说的话,做想做的事,吃想吃的食物。
只为不辜负这次旅行,将情绪化成一首生活的诗,我们歌颂,朗读,记忆,缅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