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对清明上河图的理解和印象,就是一幅记录北宋年间汴京生活的一幅画。
今天,听到了高晓松的讲解的清明上河图,听着他诙谐幽默的解说,才第一次了解到,原来这个画也可以看做是一场戏剧,一场由张择端导演的北宋清明那天首都街头百姓的生活情景剧。
这个戏剧有几个冲突情节:
一个是新婚不久的夫妇,妇人坐着娇子,夫君骑马带着仆人礼物回门,结果在街上,马惊了!三人狂追,牛回头看,驴也被惊的叫,周围百姓慌乱喊叫及奔跑的戏剧场景~
第二个是在画的中心点位置,虹桥下的一艘船由于桅杆放的晚了,即将撞上桥!船上的人喊叫、支撑杆、纤夫在拉船,桥上有见义勇为的连续5个人翻出栏杆在往船上扔绳子,周围群众指指点点~
第三个是桥上坐轿子的文官,和骑马的武馆,当街冲突,互不相让(文武不和)。
这个戏剧还表达了对时政的不满:望火楼(宋朝的消防队)无人值守;政府的衙门,当官的在大晌午都不上班,所以马卧衙门外、士兵歪歪斜斜倒在街边,;城门也无人把守(预兆了之后被元朝轻易占领);尤其是,描画了新党旧党之争后,新党获胜,新党的党首蔡京下令焚烧旧党的书画这件事,两大车的书画被焚烧,两个地方都画了这个事情,表达了作者无比心痛(很多大书法家大画家的作品都被烧了,也是苏轼的字留存于世非常少的原因)。
当然,描画民风情境的也不少:一个是船邦外面伸出一个船板,上面摆着香和菜,是在祭祀;一个是桥上有长袖的两个人(牙行)的在袖子里讲价;北宋街上出现送外卖的了;还有,囊,出现在了街面上,还有胡人商队带着骆驼队出城(开放贸易,没有海禁也没有路引,只要交税就可以);城门旁边就是“修面”的,看得出来,古往今来,世代都是“看脸的”......
画后,十几年,靖康耻。(这个画属于“回光返照”)
另外,母亲是建筑学家的高晓松,遗憾的说,从画上看到的木头叠梁拱的桥梁建造方法失传了,大跨度的木桥对两岸的地基要求不那么高,在当时世界上大跨度的木桥是非常先进的,但我们民族有技术没科学记录,工匠失传,技术就在历史上失传了~
长长的一幅画,在故宫要排队7个多小时才能看两分钟的画,从绘画技法上看并不算艺术品的画,在我以往认知里一直误读的画......原来,可以有这么多解读。
我们的生活中,有多少被忽视,被误读,被轻易加了某某标签的事情,实际并不是表面理解的那样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