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最好的告别

最好的告别

作者: bydefault | 来源:发表于2019-03-16 13:18 被阅读0次

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阿图·葛文德 王一方主编
44个想法

总序 了不起的葛文德

恋生恶死是人之常态,但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无论你是国王,还是车夫,是大亨,还是乞丐,地位与金钱都无法改变个体生命必死的事实。人生的最后一道考题就是如何面对死神的召唤,恐惧、沮丧、忧伤是人之常情,再坚强、豁达的人在死神面前也无法高傲、从容起来。现世的花红柳绿、死亡过程的挣扎抗拒和对于来世的困惑迷茫都是死亡降临时不可避免的纠结。但是无论怎样纠结,我们还是需要迈过那一道门槛,去远方遨游。如何安顿这颗不安的灵魂,是现代安宁缓和医疗的首要课题,也是每个凡人需要借助灵魂修炼才能坦然面对的生命节目。

自序 一介凡夫 医生也许都想错了

应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对此,大多数人缺少清晰的观念,而只是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

好在我们的社会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个待解的问题,我们正在为生命的末期关怀开辟安宁缓和医疗(临终关怀)的新路径。到那一天,生的愉悦与死的坦然都将成为生命圆满的标志。

03 依赖 我们为老做好准备了吗

高龄老人告诉我,他们最害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那之前的种种状况——丧失听力、记忆力,失去最好的朋友和固有的生活方式。正如菲利克斯对我说的:“老年是一系列连续不断的丧失。”

衰老是一系列的丧失

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星期,她安宁地住在家里,享受着他们的漫长爱情的温暖,而不是作为一个心智迷失、思维混乱的病人住在疗养区。

应运而生的疗养院

。他告诉一位朋友:“如果我明天死去,我也已经度过了愉快的一生。我能做的事都做了,想做的事都做了。”

老了但对生活的要求不能仅仅是安全

谁能想到在某种情境下,吃个饼干就能构成反抗呢?

在我们衰老脆弱、不再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时候,如何使生活存在价值。

什么时候可以考虑去老人院看一看

一旦衰老导致衰弱,似乎就没人可以活得快乐。

有没有一个真正像家的“老年之家”

1943年,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发表了他影响巨大的论文《人类动机论》(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当“生命的脆弱性凸显出来”时,人们的日常生活目标和动机会彻底改变。至关紧要的是观念,而不是年龄。

用两条狗、4只猫、100只鸟发起的革命

“文化具有极大的惰性,”他说,“所以它是文化。它之所以能发挥作用,是因为它持久。文化会把创新扼杀在摇篮中。”

我相信死亡率的差异可以追踪到人对于活着的理由的根本需求。

针对厌倦感,生物会体现出自发性;针对孤独感,生物能提供陪伴;针对无助感,生物会提供照顾其他生命的机会。

修复健康,也需滋养心灵

随着年龄增长,我们都学会从简单的愉悦中寻求慰藉——友情、日常的例行公事、好食物的味道,以及阳光照在脸上的那种温暖。我们对于实现和积累的奖赏兴趣变小了,对于仅仅活着的奖赏兴趣加大了。然而,一方面我们感觉没那么雄心勃勃了,同时,我们对于我们的遗产又更加关心了。我们深深感到一种需要,必须确认外在于我们,使我们觉得活着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目标。

生活中最好的事,就是能自己上厕所

“我在那儿好开心啊。我是在生活,我过的是人应该过的生活:我有朋友,能玩游戏。有个人会开车,我们说走就走。我是在生活。”

战胜老年生活的无聊与无助

对疾病和老年的恐惧不仅仅是被迫忍受对种种丧失的恐惧,同样也是对孤独的恐惧。当人意识到生命的有限,他们就不再要求太多。他们不再寻求更多的财富,不再寻求更多的权力。他们只要求,在可能的情况下,被允许保留塑造自己在这个世界的生命故事的权利——根据自己的优先顺序作出选择,维持与他人的联系。

100种治疗方法不一定能有一种有用

当我活到头的时候,我希望能平静地面对生命的终点,并且是以我自己选择的方式。

临终讨论专家的话术

接受个人的必死性、清楚了解医学的局限性和可能性,这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顿悟。

,“那一刻,我的直觉会是让他走,因为情况太糟糕了。但是,之后我会痛打我自己,会不停质疑自己是不是让他走得太早。

他说,那最后的一个月,家人只是一心一意地待在一起,结果这是他们在一起度过的最有意义的时光。

07 艰难的谈话 为迎接生命的终点谋求共识

要在人的必死性方面谋求共识,并以生命尊严和保持有意义生活作为生存追求,医患双方都面临着学习的任务,

选择可以信任的医生

那一刻,我们仿佛一下子进入了另一个生死攸关的世界,有关我父亲的生活及一切期待瞬间变得面目全非。我们全家开始面对身边人终有一死的事实。无论父母还是子女,我们都要经历一场考验。父亲的治疗之路如何走,是认同生死、顺应生死,还是全力抵抗、永不言弃?作为一个医生,走技术救助的惯性之路轻而易举,但要作出新的选择,却有所不同。如同一次新的竞赛,大家都没有做好准备,但发令枪已经响起,生死观的测试开始了。

理解个人生命的有限性

直到现在,我才认识到,理解个人生命的有限性是一份怎样的礼物。

这就是所谓拥有自主性的意思——你不能控制生命的情形,但是,做自己生命的作者意味着要把握住自己想怎么应对。

少做一点也是一种帮助

然而,选择并未停止。生活就是选择,而选择了无尽头。刚做完一个选择,下一个选择又摆在了面前。

在压力之下,他同意了。但是,结果证明这些预测愚不可及。这些专家不像本泽尔,他们没准备承认治疗带来的不确定性远远大于带来好处的可能性。他们也没准备花点儿时间去了解我父亲,了解放疗对他意味着什么。

她又加了一句:“这个夏天你可望回到网球场。”我难以相信她会说出这样的话。他还会回到网球场,这样的想法太疯狂了——根本一点儿希望都不存在。看到她用这个话忽悠我父亲,我简直要气疯了。我看到他想象自己重回网球场时脸上的表情。但是,此时,事实再一次证明他作为医生的明显好处。

谈话一直没有涉及他关心的问题——找到一条让他最有机会维持他觉得有价值的生活的途径。

她的这个回答既让我们难以接受,又出乎意料。“真没想到。”我父亲小声说。我想起了萨拉·莫诺波利的肿瘤医生保罗·马尔库克斯跟我说起他的病人:“我在想,有没有办法抢下一年或者两年?……而他们想的是10年、20年。”我们也想的是10年、20年。

临床医生唯一害怕犯的错误就是做得太少。大多数医生不理解在另一个方向上也可以犯同样可怕的错误——做得太多对一个生命具有同样的毁灭性。

选择比风险计算更复杂

于是我退回来,问她我问过我父亲的问题:她最大的恐惧和关心有哪些?她最重要的目标有哪些?她愿意做哪些交换、不愿意做哪些交换?

所以,她的正确做法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么痛苦?我意识到,选择比风险计算复杂多了。在消除恶心、恢复吃饭能力的机会与疼痛、感染和必须往袋子里排便的可能之间,如何进行权衡?

多个背景下的研究都证实了峰终定律以及我们对疼痛长度的忽视。研究还说明,这个现象也同样适用于人们对愉快经验的评价。每个人都了解观看体育比赛的经验:一支球队在整个比赛中都表现得很出色,但是在结束的时候出了意外状况,我们会觉得糟糕的结尾毁了整体感受。然而,这个判断在根源处有一个矛盾:体验的自我获得了几个小时的愉快,而只有一小会儿的不愉快,但是记忆的自我则看不到任何的愉快。

两周后,道格拉斯的女儿苏珊给我写了一封信。“妈妈于周五早晨去世了。她在安静的睡眠状态中停止了呼吸,走得非常平静。当时我爸爸一个人陪在她身边,我们其他人都在客厅。这个结局是如此完美,正如我父母之间的关系。”

善终不是好死而是好好活到终点

我从来不敢说结局可以控制,因为没有人真的能够控制。说到底,物理学、生物学和意外事故对我们的生活为所欲为。但是重点在于,我们也并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所谓勇气,就是同时认识到这两个事实

我们在对待病人和老人方面最残酷的失败,是没有认识到,除了安全和长寿,他们还有优先考虑事项;建构个人故事的机会是维持人生意义的根本;通过改变每个人生命最后阶段的可能性这一方式,我们有机会重塑我们的养老机构、我们的文化和我们的对话。

技术化的社会已经忘记了学者所谓的“垂死角色”(dying role),以及生命接近终点时,它对于人们的重要意义。人们希望分享记忆、传承智慧和纪念品、解决关系问题、确立遗产、与上帝讲和、确定留下的人能好好活着。他们希望按照自己的主张结束自己的故事。观察者认为这个角色无论对于逝者,还是对于活着的人,都是生命最重要的内容。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出于愚钝和忽视而剥夺人们的这个角色,就应该永远感到羞愧。一而再地,我们医学领域中的人在人们生命的终点给他们造成深刻的伤害,并对造成的伤害毫无觉察。

和父亲最后的对话

一个人的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也就是做决定的责任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的时候。

这个过程中,他一直紧闭着双眼。谁会想到自己会有这一天呢?终于,我把导尿管插了进去,尿一下子奔涌而出。那一瞬间的舒畅感无疑是强烈的。

尾声 三杯恒河水 思考死亡是为了活得更好

对于医学工作者的任务究竟是什么,我们一直都搞错了。我们认为我们的工作是保证健康和生存,但是其实应该有更远大的目标——我们的工作是助人幸福。

。无论什么时候身患重病或者受伤,身体或者心智因此垮掉,最重要的问题都是同样的:你怎么理解当前情况及其潜在后果?你有哪些恐惧,哪些希望?你愿意做哪些交易,不愿意做哪些妥协?最有助于实现这一想法的行动方案是什么?

恒河对于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可能是神圣的,但是对于身为医生的我来说,它更突出的地方在于它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而这部分是那些被扔进河里、未充分火化的尸体所致

漂浮在这条水流汹涌的历史长河中,我情不自禁地感到无数代人的手穿越时间相握在一起。通过把我们带到这里,我父亲帮助我们理解,他是有着几千年历史渊源的故事的一部分——我们也是。

译者后记

就人与人之间的情谊而言,美国人跟中国人那么相似,并不是传说中的人情冷漠。

相关文章

  • 【城市物语116】清晨是最好的告别时刻

    清晨是最好的告别时刻, 告别梦, 告别凌乱的床以及床上凌乱的缠绵; 清晨是最好的告别时刻, 挥别昨日, 挥别眼屎、...

  • 告别

    面对告别最好的态度就是 好好告别。

  • 最好的告别

    什么才是最好的告别呢?合适彼此交流方式的告别,即是最好的告别,就像刚经历的这一场2022.04.02.22...

  • 2017年4月

    《最好的告别》 《告白》

  • 最好的告别

    这本书是意外买到的,为了凑包邮,看了之后章节的分类好评1.医学的现状2.一个癌症末期病人的故事3.衰老的来临4.一...

  • 最好的告别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爷爷。 爷爷大年初一下午六点多去世了。 我和...

  • 最好的告别

    我们在往事里相遇,却终究也要在时光中告别,只是已在彼此的心底里留痕,这样就好。 “我们最好的告别/是现在这样没红眼...

  • 最好的告别

    清明节,宜慎终追远,宜思考人生终极问题。 任何人,无论富有还是贫穷,无论显赫还是平凡,都逃不开四个字:生老病死。 ...

  • 最好的告别

    今天想想聊一聊关于生命和死亡。 这个话题的动机始于一本书。 我这个人看书挺做作的。总要在手机屏幕那个闪着蓝光的一亩...

  • 最好的告别

    过去的这一年对于我和我父母而言,意义重大。去年夏天我刚生完小孩,迈入人生新的里程;母亲从老家赶来照顾我和孩子,因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好的告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fzj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