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某个行业经过充分的竞争之后,往往都会出现产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市场份额增长停滞,利润率开始下降。而寻求差异化就成为了企业在竞争中胜出,求得生存和新的发展的必要手段。然而很多企业对于差异化的理解与应用却存在诸多误区:1.认为差异化仅限于产品本身,是产品功能或某个属性的差异化;2.认为差异化就是在产品上追求和竞争对手不一样;3.差异化只是一种营销手段,是一种包装。
也因此,企业在实施差异化的过程中,总是问题重重,效果甚微。首先,当一个行业发展进入同质化竞争阶段,也就意味着相关的产品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和完善,在产品的功能属性上已经很难拉开差距,可实施差异化的空间几乎没有。其次,很容易陷入到“为了差异化而进行差异化”的境地,不断的在产品的一些细枝末节上进行“差异化”以寻求和竞争对手的不一样,但其实这种“差异化”除了给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增加负担以外,并不能产生任何的价值。最后,很容易让企业在产品的营销宣传中出现过度包装的现象,喊出各种高大上的口号(小米手机十大黑科技),最后往往因名不副实,而让消费者期望落空,品牌形象受损。
破解差异化的误区,我们首先要了解差异化的目的是什么。差异化战略是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三大竞争战略之一,其目的就是要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以便能够在竞争中胜出,寻求新的发展空间。而我们知道,企业在竞争中胜出的关键就是要比竞争对手更有效率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价值。所以当我们实施差异化战略的时候,我们追求的不是和竞争对手不一样,而应该是比竞争对手更有效率,也就是说差异化的实质不是差异而是效率。差异化的前提是细分,从一个大的市场中细分出一个小的市场,从一个大人群中细分出一小部分人群,从一个共性的需求中细分出一个个性化的需求。然后集中企业有限的资源和能力,去满足这样的一个小市场、小部分人群的个性化需求。相比于之前企业对市场需求满足的广度,企业的差异化追求的是对市场需求满足的深度。
差异化也不仅仅限于企业的产品层面,而是来源于企业价值链(甚至包括买方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从入厂物流、运营、出厂物流、营销和销售到服务的每一个阶段;从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发展到物资购买的每一个企业活动,都可以成为企业差异化的源泉。而获得差异化也不仅限于是对各个环节或各个活动本身的能力优化提升,价值链各个环节或企业各个活动之间的关联与协同优化,甚至是企业价值链和买方价值链之间的关联与协同优化也都是企业获得差异化的手段和方法。
最后,差异化不应该只是营销部门考虑的事情;而应该是整个企业都应该考虑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