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的教育信条——杜威《学校与社会》

我的教育信条——杜威《学校与社会》

作者: 张馨28 | 来源:发表于2023-01-31 22:45 被阅读0次

一、教育信条

1.什么是教育?

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进行的。这是杜威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原理,并一一贯之。

2.什么是学校?

学校是一种社会组织,教育是社会生活的过程,而不是生活的预备,学校是现实生活的简化、净化。

3.教材问题

儿童的社会生活是他的一切训练生长的集中或相互联系的基础。从知识中心到儿童中心。

4.教育方法的性质。

把方法问题归结为儿童的能力和兴趣的发展问题。

遵循儿童的本性,引导其兴趣,科学的干预。

5.教育的目的

是社会进步和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

6.教师的作用

是真正的上帝的代言者,真正的天国引路人。

二、学校与社会

杜威所寻求的是通过各种形式的主动作业,使学校成为一种生动的社会生活的真正形式,或者说,成为一种雏形的社会生活。

1.儿童中心

认为静听是被动的,重心在儿童以外。主张儿童变成太阳,是中心。教育的各种措施围绕着他们而组织起来,以儿童的生活为中心,把儿童的生活组织起来。

(与社会中心相比较)儿童中心是心理因素,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社会中心是社会因素,从目的论来解释。最终,“一切教育最后问题是协调心理和社会的因素,这种协调要求儿童能够表现自己,而且在这样的方式中认识社会的目的。”

2.儿童的天赋资源(四个方面的兴趣)

①谈话或交际

②探索或发现

③制造东西或建造东西

④艺术表现方面

三、儿童与课程

1.课程与儿童根本对立的观点是一种偏见。儿童和课程今天是构成一个单一的过程的两极,正如两点构成一条直线一样。儿童现在的观点以及构成各种科目的事实和真理构成了教学。从儿童现在的观点以构成有组织体系的真理即我们称之为各门科目为代表的东西,是继续改造的过程。

所以,要把各门学科的教材和知识的各部分恢复到原来的经验,它必须心理化(知识最初被发现的样子?)换言之,变为直接的和个人的经验,在其中有着它的原始的很重要的东西。

四、道德原理与教育

1.概念界定

在《教育中的道德原理》中,杜威首先把“道德的观念”和“关于道德的观念”区别开来。关于道德观念是直接传授的道德知识,这些观念不能自动的转化为好的品格和好的行为。相反,道德的观念是能够影响和改进行为,使行为变得更好的观念。

2.道德教育途径和标准

道德教育是通过学校生活的所有媒介手段和资料来进行的,学校的社会性乃至衡量学校道德工作和价值的制度。

3.道德教育的方法

①杜威认为社会道德和学校道德应是统一的。不能有两套伦理原则,一套是为校内生活的,一套是为校外生活的。我们必须从最广义上把儿童看作是社会的一个成员,要求学到任何事情都必须使儿童能理智的认识他的一切社会关系,并参与维护这些关系。他认为,“在美国,儿童要成为其中一个成员的社会是一个民主的进步的社会。因此,必须教育儿童既能领导,又能服从,他必须具有自我指导的能力和指导别人的能力,管理能力、承担负责工作的能力。”

②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既没有道德教育的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唯一途径是参与社会生活,否则,如同在岸上教儿童游泳一样。

③道德教育的合理要求是合作与共同参与。知道怎样将道德价值的社会标准应用于学校工作的教材,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杜威主张,应当把学科作为认识社会活动情况的工具,知识只有在引导学生看到新的关系和联系,增进尊他的理解历史,才是有教育现的。训练只有在引导个人为了社会的目的而控制他的行为时,才是有吸引力的。他就代表知识和训练的生动的联合,他标志着个人人生观的社会化。

④学校科目的鸽子笼式的分类,如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的,这些科目只代表统一的社会生活的几个方面,地理研究人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有人类造成的自然环境的改变,历史不能看作是关于过去事情的单纯的汇集,它是赋予生命力的或者是僵死的东西,根据它是否从社会学观点提供出来,历史教学的伦理价值是根据它过去的事情做出理解现在的工具达到何种程度来衡量的。

⑤道德教育应贯穿在学校全部生活之中。一学校的生活,二教和学的方法,三学校科目或课程,杜威称这是学校道德的三位一体。

五、兴趣与努力

1.兴趣与努力不矛盾

兴趣与努力的对立实际上是错误的,没有观察到儿童一直在活动的。兴趣和努力是密切相关的,不是两个对立的东西,而是同样东西同样是不断进行中的活动,有时从一个方面称呼它,有时从另一个方面称呼它。

杜威认为兴趣这个词的根本意义,就是认清它的价值,而集中注意全神贯注和专心致志于某种活动的意思。

强制的方法恰恰与上述兴趣的根本意义相抵触,在强制的外在条件下,儿童聪明的决定适应教师的需求。他可能全神贯注于掌握乘法表,并能在教师要他背诵时把它背诵出来。可是他不是直接的对乘法表感兴趣,而仅仅是间接的。其原因主要是外在的,从内心讲,他仍然对乘法表不感兴趣。他把剩余的精力用来探索感兴趣的事物,随之而来就出现形成杜威所说的“分裂的自我”的危险。如果儿童长期的在一种外在服从而内在抵抗的制度下学习,他将会变得性格乖戾,这就是杜威所说的“人格的失调”。

所以,努力从实践上看,是活动的持久性和连贯性,是克服阻力和通过障碍的忍耐性。为努力而努力是我们要避免的事。努力教育意义是在于它能激发更多的认真思考,而不在于它有更大的压力。

2.兴趣观念在教育中的意义

兴趣是各种各样的,每一个冲动和习惯,凡能产生一个目的,而这个目的又有充分的力量,推动一个人为实现他而奋斗,就会变成兴趣。(冲动或习惯——目的——充分的力量——奋斗)

各种兴趣随千差万别,但在原理上都是一样的,它们都标志着在行动上,因而在欲望、努力和思想上自我与客体融合为一体。即是说,与活动所中至的客体(目的)融为一体,与活动赖以向目的前进的客体(方法)融为一体。

实际上对于兴趣的一些误解,都来自不了解兴趣的活动发展的性质,他没签活动变成停滞不前的,像活动持续不断的生长,隔离成一串静止的横断面。

杜威说,如果认为兴趣本身就是目的和方法,必将一事无成。如果我们能发现一个儿童的迫切需要和能力,又如果我们能提供一个有内容,有具用具有资源的环境,知道他们充分的去运用,我们就不需要考虑兴趣。

(迫切需要——教育环境——科学引领)

相关文章

  • 我的教育信条——杜威《学校与社会》

    一、教育信条 1.什么是教育? 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进行的。这是杜威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原理...

  • 教育家著作(摘抄)

    1.福禄贝尔代表作:《母亲与儿歌》《人的教育》 2.杜威代表作:《我的教育信条》《儿童与课程》《学校与社会》 3....

  • 让家庭教育回归生活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陶行知则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杜威是从生活的角度谈教育,陶行知则...

  • 明日之学校心得体会

    带着好奇与敬意,读完了杜威的《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这本书,该书内容丰富,包括了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教育中的...

  • 我的教育信条 杜威

    第一条 什么是教育 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唯一的真正教育是通过对儿童能力的刺激而来的...

  • 参与方能内化于行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孩子的幸福,精致的生活可谓是高质量生活的一种体现。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认为,“学校必...

  • 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陶行知)

    生活教育的直接思想来源曾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陶行知曾经十分崇拜自己的老师杜威,全盘接受了他教育即生活、...

  • 语文分享教学·33

    6.3 生活——语文分享教学的外延 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儿童的生长。而他的得意门生——...

  • 教育要打破金钱带来的恐惧

    杜威完成了他“做中学”“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实用主义哲学理论的升华,通过对杜威的解读我们或许得到:教育中的...

  • 《我的教育信条》心得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分别阐释了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学校,教材,方法的性质,学校与社会进步。这本书较为系统的表达了杜威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教育信条——杜威《学校与社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hwbhdtx.html